分享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冬天惠铃 2017-12-24
2017-12-15 17:54:18 高中时代2017年10期

幕阳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一直以来,优秀的传记作品都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和教育功能。一本好的人物传记,可以让那些我们好奇抑或崇拜的人物再一次真实而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接触他们的人生。当然,阅读的过程也是近距离接触自我的过程,也许,在了解他们的奋斗史、心灵史,与那些勇敢的心灵作伴后,我们也会变得更加淡定从容。

《人类群星闪耀时》:历史是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

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一样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人类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从此书中可以看出来,茨威格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作为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自己的民族和国籍并未在他的书中烙下太多的印记,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而显然反对沙文主义。书中倒是能看出他对于整个欧洲的自豪和热爱,恐怕这也是他最后自杀的原因——对他的“精神家园欧洲”毁灭的痛心。

茨威格相信历史是多数人在多数时刻写下的是编年史,平淡无奇,但是少数人在少数时刻“群星闪耀”,却是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他认为“虽然历史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它也不可能持续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而且,“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但是,这些时刻一旦出现,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这部历史特写书中,并没有对那些利用战争手段建立政权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帝王将相们歌功颂德,他借巴尔扎克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暴力的厌恶,他笔下的人物具有执着的精神,以良知对抗暴力,对于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西塞罗,他致以崇高敬意。

而关于那些人类的群星普照着暂时的黑夜,我们要做的,大概就是在这等待的过程中,努力地成长,期待成为那灿烂群星中的一员。

《为书籍的一生》:不可以放弃,要达到目的

帝俄时代是俄国历史上相当落后、野蛮的时期,以文字或图画为形式的任何出版物必須受到双重的严密检查——一方面是封建教会组织的,另一方面是野蛮政府机关的。绥青凭借其为全俄人民服务的出版理念、大胆而又高超的出版智慧以及“不可以放弃!要达到目的!”的出版精神,与上层的统治者、同行的嫉妒者、基层的愚昧者进行斗智斗勇,历经各种出版险情和困局,他的《为书籍的一生》出色地证明了这位才智卓越的俄罗斯人拥有多么巨大的力量!

本书是俄国出版史上最著名的出版家绥青的回忆录,书中生动再现了他怎样从一个农民、学徒成为一名杰出出版家的传奇历程;本书语言优美,叙述生动,甚至被称为“或可作为一部情节动人的小说阅读”,很受读者欢迎。

绥青在《为书籍的一生》这本回忆录里描述了自己的一生,也描述了自己从农民到书籍出版事业领头人之间是如何艰难前行的种种经历,成就了“为书籍的一生”。因为作者是农民出身,所以整本书中没有咬文嚼字的描写,没有大笔墨的博古通今的铺开,少了文字的卖弄,多了真实的陈述,对社会,对文人都来得十分真实。他就像一个你认识的老人家,在缓缓地给你讲述和回忆他的一生,以及他是如何在逆境下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次一次地改变不尽如意的现实。

绥青本人虽然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长期从事书籍出版,并且和那个时代的文学家有最为密切的沟通,使得他自己也成为了非常不错的作者。他对于自己工作不同方面的影响都做了深入浅出的总结,为大家呈现了当时颇为复杂和落后的教育文化和审查制度,又不失诙谐地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盘旋在这些冥顽不灵的独裁者中,尽可能达成自己的目标。绥青的文字是非常普通的,没有什么晦涩的词汇,他也不是那种善于使用高深词汇的人,但是他依旧用最简单的文字讲述了很多有趣的内容。

总之读完《为书籍的一生》,会很轻松,然而我们可以受益匪浅,因为作者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可以放弃,要达到目的。”就是这样,人的信念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 。

《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的轨迹有始有终

关于《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的这部自传,有人这样评价:很多东西,倘若期待太高,难免会有失望,但马尔克斯的这本自传《活着为了讲述》却是个例外。它“千呼万唤始出来”,同时也几近完美。

我们之所以如此期待这本传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尔克斯已经讲过太多好故事的缘故。他是一个天生的说故事的人,用细细密密的文字编织出一座故事的丛林,令人向往迷醉。而当他要跳出来说这些故事的开始——自己的故事时,那自然会是一次诱人的邀约。

“妈妈让我陪她去卖房子。”传记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开头——马尔克斯并没有像一般的传记作者那样,遵循线性的时间顺序来介绍自己的故事,而是选择了自己生命里一个看似普通,却颇有意义的节点来开始自己的讲述。“下个月,我就满23岁了。”马尔克斯总结此时的自己,“逃过兵役,义无反顾地每天抽60根劣质香烟,在巴兰基亚和卡塔赫纳游荡”“前途一团黑,生活一团糟”。但母亲的意外来访,却成了马尔克斯生活改变的契机。因为这次卖房的”两日旅行”,成了马尔克斯作家生涯的起点。

青年时期的他无疑是个快乐的人,书里写了不少他那时的快乐:靠着写诗在学校里混出了名气,因此考试都可以“靠面子得高分”;15岁时就开始了自己漫长的烟枪生涯;和伙伴一起窃取学校食品储藏室的储备大吃一顿……如此丰富而有趣的青年时代,在自己的传记里毫无保留,恐怕也只有马尔克斯可以如此真诚而毫无顾忌吧。

这部传记唯一的遗憾,在于它尚未及完成,只写到了他搭上前往日内瓦的飞机,开启了自己在欧洲的流浪。尚未满30岁的他那时自然不会预知自己的命运,可我们是知道的,就像写下这本传记时已经75的他也是知道的一样。他会回来,因为离开得不得以,所以更有了要回来必然和渴望。

自然,马尔克斯是个天才,因为只有天才可以如此虔诚和果决,去担负自己的使命。可他又是个很亲切的普通人,因为生活在他身上呈现的,是行云流水般的轨迹——有始有终,有来有回。凭借如此深情,一切都安然无恙。endprin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