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荣:中国历史上的明君,正值壮年却溘然崩逝,至今令人遗憾!

 金色年华554 2017-12-24

01

【继位登基】

柴荣是郭威老婆柴夫人的侄子,从小就跟随姑姑生活在郭威家。

他性格少言寡语,性情敦厚老实,小小年纪就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得姑父郭威的喜爱,被收为养子。

柴荣小时候,姑父家的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了贴补家用,就外出经商,做点小买卖,个子还没有货担高的时候,就天南地北、走街串巷的招揽生意了,因此柴荣少时也吃了不少苦,经历了很多磨难,同时也铸就了坚毅沉稳的性格(小时候吃苦并非坏事!),郭威对他的感情很深,可以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柴荣从小就很聪明,喜欢读书,自学了很多儒家经典著作以及古代历史书籍,再加上他受郭威的影响,对于弓箭骑射也很感兴趣,练就了一身不俗的武艺,等到长大成人的时候,就弃商从军了。

从此以后,柴荣就跟随养父征战天下。

公元951年正月,郭威立国,建立后周,柴荣以佐命之功被任命为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被正式过继给郭威。

公元953年三月,郭威任命柴荣为开封市长(开封尹),御封晋王,正式确定了柴荣的继承人身份。

公元954年正月,已经身染重病自知时日无多的后周太祖郭威任命晋王柴荣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即以王判内外兵马事”),同时火速任命户部侍郎王溥为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命镇宁军节度使郑仁诲为国防部长(枢密使),以此二人作为柴荣日后亲政的文武首辅。

人事任免安排妥当之后,郭威速诏中央殿前禁军总司令(殿前都指挥使)——外甥李重进入宫,当面向柴荣行跪拜之礼,确定君臣名分,并嘱咐李重进用心辅佐柴荣,共保江山。

当天,郭威于滋德殿驾崩。

柴荣随即在郭威灵柩前继位,是为后周世宗。

柴荣:中国历史上的明君,正值壮年却溘然崩逝,至今令人遗憾!

02

【征战四方】

刚刚登基的年轻皇帝马上就遇到了一个决定生死存亡的大难题。

后周的世仇—— 北汉主刘崇,乘后周新丧之机,亲率三万汉军,并联合一万辽军,进逼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

潞州古称上党,号称“天下之脊”,是连接山西和中原的重镇。

打个比方,潞州就如同一根扁担,一头挑起山西,一头挑起中原,其位置就如同辽沈战役时的锦州,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这是一场决定后周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战。

柴荣力排众议,果断决定御驾亲征,终于一战而定,稳固了新生的政权。(这场战役的具体经过,可关注本号,参阅“高平之战”一文。

此战之后,柴荣启动军事改革,并任命赵匡胤全权负责。

经过赵匡胤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周禁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整体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是甲兵之盛,近代无比”。

面对当时割据政权林立的混乱局面,即位之后的柴荣,决心厉兵秣马,一统中原。

为此,他专门下诏,要求大臣们各抒己见,广开言路。

大臣王朴献上了一篇《平边策》,纵论大势,拨云见日,从内政到外事,从战略到战术,无不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其立论之高、用意之深、经略之远、谋划之巧,令人叹服!足以堪称五代之“隆中对”!

《平边策》的战略思想从此成为了柴荣乃至赵匡胤后来统一中国的基本蓝图。

得到王朴的这篇雄文,柴荣不禁大喜。

目光如炬,图谋天下的后周世宗柴荣准备行动了!

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5月,柴荣命凤翔节度使王景为西部战区总司令(西面行营都讨使)同内务部长(宣徽南院使)向训率军攻伐南方后蜀政权占据的秦、凤、成、阶四州。

两个月之后,前线传来捷报,秦、成、阶三州归降。

十一月,凤州城破。

至此,四州之地尽归后周,周军完胜。

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柴荣下诏任命宰相李谷为淮南战区前敌总司令(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王彦超为副总司令,统领韩令坤等十二位高级将领,率军攻伐南唐政权的江北之地。

直到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四月,柴荣亲率大军历时三年三征淮南,终于令南唐——这个当时南方最为强大的割据政权彻底臣服,将南唐长江以北的十四个州、六十个县收入囊中,大大扩充了疆域,增强了国力,奠定了日后统一全国的基础。

而失去了江北富庶之地的南唐从此只能凭借长江天险,在后周帝国的威慑下苟延残喘,实际上等于被判了死缓,并最终由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完成了执行死刑的光荣任务。

同时,由于南唐的惨败,引得四邻震动,柴荣的威望急速飙升,南汉、南平、吴越等国都纷纷遣使向后周称臣。

王朴《平边策》中那句话:“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果然应验!

柴荣:中国历史上的明君,正值壮年却溘然崩逝,至今令人遗憾!

03

【治国有方】

在策马扬鞭,征战四方的岁月里,柴荣也没有忘了国内的建设。

其实,道理很简单: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不要以为仅靠兵强马壮就能赢,毕竟肌肉再发达,没有馒头吃,照样得玩完。

因此,柴荣军事上的辉煌成功实际上是建立在国力稳步提升的基础之上的。(就像我们玩三国游戏总是先从内政开始一样,科科。)

短短的五年时间,这位工作狂就从六个方面实行了强有力的改革措施。

第一,人事。

五代十国是个凭拳头大小说话的时代,长期的军阀割据局面造成了一种“重武轻文”的社会氛围,作为当时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国家人才选拔机制——科举制度则被长时期地抑制,以致于国无良吏,君乏良臣。

作为唐太宗的超级FANS,柴荣当然明白“马上得天下,焉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

还是那句话:军阀的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啊!

没有人才,怎么行!我柴荣再牛,能把活都干了吗?!

因此,柴荣即位之初,就四处搜罗人才,并对后周帝国的人才遴选机制进行了深度的改革。

柴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顾群臣的反对,亲手提拔非进士出身的魏仁浦为枢密使,执掌军国大事,以示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决心。

接着,柴荣下诏重新开科取士,恢复科举制度,并亲自出题,亲自考核,量才而取,唯才是用。

也正是柴荣在人事制度方面的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才使得王朴、魏仁浦、赵匡胤等人得以脱颖而出,在短短的数年之内跻身朝廷高级官员的行列。

第二,民生。

五代混乱的局面一方面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为躲避战乱,很多人遁入空门,皈依佛祖,佛教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快速发展势头。(中国人得意的时候是儒家,失意的时候是道家,绝意的时候就成了佛家。

其实,面对战火纷飞的乱世,面对繁重苛杂的赋税徭役,老百姓也是无可奈何,反正不管是看破红尘还是留恋红尘,出家都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

然而,这种状况势必导致躲进寺庙中只吃饭不干活的和尚尼姑越来越多,造成社会劳动力匮乏,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帝国已经不堪重负。

“唯物主义者”柴荣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决定拿佛教开刀,于是一场史称“世宗灭佛”的运动展开了。

首先,严把审核关。

以后无论当和尚还是尼姑,都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

想当和尚是吧?好的,先填个表。

姓名、年龄、性别……

性别?!我当然是男的啦!女的我就当尼姑去了!

少废话,让你填你就填,上头有规定!

表填完了是吧,OK,找你爷爷、奶奶签个字先。

签完了是吧,OK,找你姥爷、姥姥签个字先。

签完了是吧,OK,找你爹地、妈咪签个字先。

##¥%¥%@#&*&*……

其次,实行冗员淘汰制。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寺庙裁员,所有的假和尚、假尼姑全部勒令还俗,该服兵役的服兵役,该生孩子的生孩子。

同时全国各大寺院必须编制详细的人事报表,每年报请国家审核,凡是有出公差奔往西方极乐世界的,空出的名额一律注销。

再次,实行寺院政府审批制。

凡是未经政府批准而设立的寺院一律视为非法,全部予以取缔,相关寺庙里的金身佛像全部融化铸成铜钱,充实国库。

柴荣对此有一个生动的阐释:佛教不是讲究布施吗,现在大家都穷得叮当响了,佛祖当然应该舍下金身,布施百姓,拯救苍生啊。

经过这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后周境内当年就废除寺院三万多所,僧尼还俗六万多人,对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北宋名臣司马光(就是那位砸缸的小盆友)对这场轰轰烈烈的“唯物主义运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第三,财政。

鉴于战乱频繁,导致田地荒芜的情况,柴荣因地制宜地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对于外出逃难的农民,实行年限差别对待制。

三年内回来的,可以拿回一半的土地,即保留50%的股权;

五年以内回来的,可以拿回三分之一的土地,即保留33.3%的股权;

而五年以上回来的,对不起,除了自己的坟地外,一概没收充公!

当然,如果是被可恶的契丹人逼走的,那么政策放宽,十五年之内回来,国家还给你保留33.3%的股权。

这下子,出去逃难的农民都恨不得立刻飞回来,把自己的土地赶紧攥到手里,仅此一条,就引发了一股难民回归潮。

其次,允许无地的农民向国家承包土地耕种,只须缴纳必要的田租即可,并且大规模的招募流民,鼓励垦荒,开发土地,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回归,此举导致邻近诸国如南唐、北汉、后蜀的饥民也纷纷归附,既增强了后周的国力,也同时削弱了邻国的实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再次,颁布《均田图》,按照田亩数量征收田租,废除正税之外的一切税收,防止地方豪强、官绅将国家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甚至连历代享受优待的曲阜孔氏也被取消了免税特权。(柴荣: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此举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另一方面缓和了阶级矛盾,收到了一石二鸟之效。

这些措施实行的当年就得到了南北各地几十万劳动力,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极大地提高了后周帝国的经济实力。

第四,水利。

中国人自古靠天吃饭,一年的收成多半指望风调雨顺,万一有个洪涝灾害,那么一年的辛苦无疑就打了水漂。

而后周处于中原腹地,黄河从帝国中央蜿蜒而过,这条哺育中国人的母亲河在滋润两岸的同时,也给中原百姓带来了莫大的威胁。

治理黄河是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柴荣当然也不例外。

为治理黄河水患,柴荣数次亲临一线视察河防,并征发数万民工,整修黄河河堤,基本保证了黄河水道运行的安全,为后周帝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同时,为了确立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柴荣命人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先后疏浚了胡卢河、汴河、五丈河等,“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使山东和江淮等粮食主产区一带的米粮、货物均可以通过水道畅通无阻地直达京城开封。

水路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为今后开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中国走向商业文明的大门。

第五,城建。

自从那位恬不知耻的儿皇帝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后,中原大地已经无险可守,而开封作为后周帝国的政治中心,无疑将遭受北面契丹铁骑的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开封的城防,提升开封城的军事功能,柴荣在位期间,对开封城进行了不间断的拓展与修建。

负责城建工作的正是那位《平边策》的作者——王朴。

王朴不仅文章写得好,房子也修得漂亮,每次柴荣在外打仗,都命令他负责看家——任命他为开封留守。

工作一向积极的王留守就兴致勃勃地搞起了城市建设,经过长达数年的修建、改造,王朴将原来的开封城池扩大了足足一倍有余,并按功能区分外城、内城、皇城以及生活区、工作区等等。

王朴修筑的城墙高大厚实,城市建筑规整有序,既漂亮又稳固,为无险可守的开封城筑起了层层的军事防线。

卓越的城建工作,使得开封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城市,这也成为了后来北宋定都于此的重要原因。

第六,军事。

军事方面的改革,其实从高平之战后就一直在进行,主要工作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赵匡胤负责的,相应的工作内容已经在前面介绍过了,在此不再赘述。

改革家柴荣所实施的强力变革对后周乃至有宋一代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后周帝国迅速成为了当时所有地方割据势力中最为强大的政权,其国力蒸蒸日上,气象万千,国势的强盛给了柴荣足够的底气,他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愿景,心怀天下的柴荣又将目光瞄向了更远的地方……

柴荣:中国历史上的明君,正值壮年却溘然崩逝,至今令人遗憾!

04

【历史的遗憾】

三征淮南之后,南唐已经彻底臣服,后蜀则做了缩头乌龟,而南方的其他割据势力只是盼望柴荣能和自己和平共处,根本不敢惹是生非。

倒是后周的老冤家——契丹人,和必死之寇——北汉总是喜欢勾勾搭搭,在背后搞点小动作。

早在柴荣征伐南唐之时,北汉就曾联合契丹来骚扰中原,想趁机捞点油水,好在被后周大将李谦溥以一出五代版的空城计给吓跑了,阴谋才没有得逞。

说到底,南唐、后蜀只是疥癣之疾,而契丹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占据了燕云十六州的契丹就像一个小流氓,时不时搞点拦路抢劫,入室盗窃什么的,惹得房东柴荣心头直冒火。

现在,是时候了,出兵北伐,收回那片令中原人民想想都心痛的燕云十六州!(该死的石敬瑭!)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二十一日,柴荣正式下诏北伐契丹,并任命赵匡胤为水军总司令(水路都部署),韩通为陆军总司令(陆路都部署),水陆齐发,亲率大军向北开拔。

短短的四十二天时间,柴荣率数万大军在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兵不血刃,平定燕南,共得三州十七县,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这也是五代以来,中原对契丹用兵的最大胜利!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气吞万里如虎,柴荣不禁龙颜大悦,豪情勃发。

燕南三关已下,北部重镇幽州(今北京,当时的辽国“南京”)的大门豁然洞开。

一旦攻破幽州,则燕云十六州也就一战可定,威胁中原的这把尖刀将刀口向外,再次成为中原对付契丹的利器。

雄心勃勃的柴荣皇帝传令三军,继续北进!

目标很明确:将契丹人赶回关外喝西北风去!

5月3日,李重进奉命率兵先行出发,很快攻占固安(今河北省固安县),拿下了进攻幽州的桥头堡。

柴荣随后率大军进抵固安,并亲临固安北面安阳河,下令修筑浮桥,准备渡河。

当天傍晚,心情不错的大周皇帝柴荣,率领群臣,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固安城边的一个小山头。

极目远眺,幽州城似乎已经依稀可见。

柴荣望向北方,若有所思。

这是一片属于中原的土地,从来都是。

如今,这片土地的主人回来了!

是时候了,就在明天,直取燕云!

想到这,柴荣的嘴角不禁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

此时,固安城的父老乡亲,听说大周皇帝莅临,纷纷箪食壶浆前来慰劳。

柴荣格外地高兴,亲切地拉着一位老大爷的手,问道:“老人家,此地叫何名字啊?”

老者回答:“此地历代相传,号称:病龙台。”

柴荣闻言心里“咯噔”一下,顿时脸色大变,默然不语。

在中国古代,皇帝都被视为真龙天子,此地名叫“病龙台”,对于大周皇帝柴荣来说,自然是个很犯忌讳的事儿。

于是,柴荣一言不发,立刻上马飞奔回营。

巧合的是,晚上果然出事了。

就在这一天的晚上,历史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遗憾:永远不知疲倦的柴荣突然患病!

至于具体患上的是何种疾病,史书记载不详,只有一句:“世宗不豫”。

不过,从柴荣平时的工作风格来看,我们不难推测,他多半是累出来的毛病。

短短5年时间,选人才,均田赋,清吏治,整禁军,限佛教,务农耕,复漕运,修水利……

三征淮南,北伐契丹,柴荣更是亲力亲为,御驾亲征。

柴皇帝就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闹钟,一刻都停不下来,而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工作方式严重地影响了柴荣的身体健康。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柴荣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

长期隐藏的疾患终于在这一刻爆发,超级工作狂柴荣终于支撑不住了。

北伐大军被迫停止前进,无可奈何之下,柴荣只好将瓦桥关改名为雄州,益津关改名为霸州,用两个充满着无限豪情壮志的名字权且向世人展示其雄霸天下、匡扶九州的伟大抱负!(巧合的是,一千年前柴荣从契丹人手里夺回的雄州和霸州,一千年后,正是如今号称“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

随即,柴荣下令大将陈思让镇守雄州,韩令坤镇守霸州,三军开拔返回首都开封。

就在部队匆匆南返的路上,一件史上有名的悬案发生了。

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 在大军南撤途中,柴荣阅览四方上呈的奏章时,发现其中混有一只皮囊,囊中盛有一段长约三尺的木牌, 上面题写“点检作天子”五个大字,柴荣觉得很是诧异。(“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

是谁狗胆包天,敢冒掉脑袋的风险在皇帝的文书中做手脚?

柴荣心里虽然满腹狐疑,但是又不便声张,毕竟这种事情不能摆到桌面上来,因为在迷信思想浓厚的封建社会,这种谶(chèn)言之类的灵异事件是相当敏感的。

那张刻着谶(chèn)言的神秘小木牌显然已经成为柴荣的一块心病。

谶言几乎就是伴随着中国历史改朝换代一起发展的。

历朝历代都不乏这些莫名其妙的谶言,远的如秦朝末年的“大楚兴,陈胜王”,近的如汉朝末年的“千里草,何青青”等等。

无论是事实还是杜撰,但结果都一样,即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影响,并成为了野心家上台的最佳背景音乐。

何况,二十多年前,石敬瑭就是以后唐驸马爷的身份篡夺帝位的,而现在,张永德的身份正是后周的驸马爷!

不论怎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所以,柴荣回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解除张永德的兵权。

柴荣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赏”了张永德一个名誉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傅的虚职,却免了其殿前都点检的实权,改授澶州节度使,即刻赴任,调离京师。

那么空出来的殿前都点检一职应该由谁来接任呢?

对于柴荣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帝国未来命运的抉择,因为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眼前,儿子柴宗训年仅七岁!(当年刘承佑将郭威的儿子和柴荣的儿子均杀了个一干二净,柴荣的这个儿子是郭威称帝之后才生的。)

这么小的孩子能坐稳帝位吗,能镇得住那帮资历老、威望高的前朝元老吗?

而殿前都点检,这个掌握着中央禁军核心权力的重要职位,交到谁的手里最放心呢?

最终,在反复的权衡之后,柴荣选择了赵匡胤。

柴荣下诏擢升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兼检校太傅,执掌中央殿前司禁军大权。

很显然,柴荣希望自己一手培养和提拔的这个新人能承担起托孤的重任,而赵匡胤相对较浅的资历和声望,又不至于造成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的局面,这让柴荣觉得很安心。

当然赵匡胤在历次战役尤其是高平之战中,忠心耿耿的表现更是加重了柴荣心中的砝码。

接着,柴荣擢升韩通为中央侍卫禁军副总司令(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加检校太傅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荣誉头衔),与殿前司的赵匡胤一老一少搭配,构成了新的中央禁军领导核心。

柴荣同时任命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宰相,辅佐朝政,匡扶幼主。

这样的人事安排,体现了柴荣的良苦用心,既对位高权重的老臣加以必要的限制,又使帝国的权力架构保持了相对的制衡。

三位文臣,两员武将,五根擎天大柱撑起了后周帝国的天空,戎马一生的柴荣终于感到满意和放心了。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五根帝国支柱的周围,赵校长六年前撒下的种子却已经在生根发芽,悄然生长……

柴荣:中国历史上的明君,正值壮年却溘然崩逝,至今令人遗憾!

05

【一声叹息】

五月八日,柴荣从瓦桥关折返回京,三十日抵达京城开封。

仅仅半个多月后,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十八日,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病逝,年仅三十九岁。

柴荣的英年早逝,令史学界几乎异口同声地为之惋惜。

欧阳修评价其“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

薛居正感叹:“江北燕南取之若草芥,神武雄略,及一代之英主也。……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而一代大儒王夫之则不无遗憾:“天假之年,中原其底定乎!”

是啊!天假之年,中原其底定乎!

可是,历史不容许假设。

面对历史,人们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从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登基,到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辞世,柴荣在位仅仅五年零六个月的时间,然而其所开创的丰功伟绩及其对中国历史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而深远的。

正是柴荣在位期间所实施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迅速地提升了后周帝国的综合国力,强化了中原政权的军事实力,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基础。

然而时至今日,人们津津乐道的依然是赵匡胤戡(kān)平乱世、一统九州的不世之功,却忽略甚至漠视柴荣南征北战、呕心沥血所开拓的治乱之基,这就是历史的无奈。

柴荣就像是这广袤历史天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光芒虽然无比绚丽,可惜只是匆匆一瞬。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哎!一声叹息……

柴荣:中国历史上的明君,正值壮年却溘然崩逝,至今令人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