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印坛点将录】35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吴隐(石潜)

 伯乐书香小屋 2017-12-24


        吴石潜先生自撰长联云:“冶铜刓石,拔蜡销金,解得汉人成印处;揉艾研砂,封泥署纸,流传谱录任君参。”颇以摹印与调制印泥为平生两大得意事。

  

  石潜既与叶王诸子创印社于湖上,又别设西泠印社于沪之五马路,专售篆刻用具,其中潜泉印泥最有名,吴昌硕喜用之“珍珠美丽印泥”即遯庵秘制。


  潜泉治印亦有独到处,丁辅之论印诗云:“绝技刀藏埒数公,阿谁双眼辨真龙。风流更有吴公子,钿阁尤传铁笔工。”石潜继室夫人孙锦女史,亦工治印,此丁诗末句之本事。今论石潜篆刻,乃是西泠四友中笔力最健,亦最能得圆腴苍劲之妙者。惜其寿促,殁年尚未满周甲,故享名远不及叶丁王三家。


  有关潜泉生卒,诸家说法不一,《西泠印社社员印集》、《现代印选》谓1886-1942,《民国篆刻艺术》、《印海拾遗》谓1867-1922,《西泠印社九十年》谓1866-1922。今考潜泉自刻“吴隐石潜丙辰五十更号潜泉”印,知其生年应在丙寅(1866)或丁卯(1867),卒年载见西泠史志,为1922无疑。


  赞曰:

  遯庵篆刻开别样,岂特珍珠美丽光。

  徒有千钧扛鼎力,享名还待寿而康。



(图35-1)大学士章


(图35-2)那桐之印


(图35-3)爱莲池畔是侬家


(图35-4)高谈娱心a


(图35-4)高谈娱心b


(图35-5)吴隐石潜丙辰五十以后更号潜泉


  吴潜泉年龄略长于叶叶舟,篆刻水平也较高,其所以在点将录中被比拟为阮氏三雄中的“短命二郎阮小五”,大约是为了感叹“享名还待寿而康”的缘故。浙派的陈曼生是吴潜泉篆刻主要的取法对象,1906年为大学士那桐刻“大学士章”、(图35-1)“那桐之印”,(图35-2)边款都说“仿曼生司马意”,次年刻“爱莲池畔是侬家”,(图35-3)也题为“拟种榆仙馆意”。吴潜泉中年以后喜欢古玺,追求“圆腴含苍劲”(见“臧棱庵”印的边款)的风格,对于“近世不学之徒日趋纤巧,工则工矣,其如日流于薄弱何。印虽小道,而学术运会之转移于此亦可见一斑也”,颇多感慨,(见“右章一字锐侯”印的边款)其后与吴昌硕相过从,吴昌硕传授其钝刀中锋之法,于是印风变得苍古奇崛,如1914年刻“高谈娱心”,(图35-4)1916年刻“吴隐石潜丙辰五十以后更号潜泉”,(图35-5)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惜吴潜泉未满周甲即以病卒,新风格尚未能提炼升华也。



(图35-6)生长西湖籍鉴湖


(图35-7)生长西湖籍鉴湖a


(图35-7)生长西湖籍鉴湖b


  吴潜泉是绍兴人而侨寓杭州,绍兴有鉴湖,杭州则有西湖,陈曼生刻有“生长西湖籍鉴湖”,(图35-6)吴潜泉曾有仿作,(图35-7)印虽细碎缺乏精神,四面边款镌西泠印社杂咏六首,却颇可以作为印史来看待。“孤山分绿两湖深,野鹤闲鸥惬倦吟。坐我西泠眉样月,牵萝补竹十年心。”这大约是作者移家杭城十年有所感。“印林偻指吾宗秀,昔日让翁今缶庐。难得湖西风雨外,古香无恙对图书。”让翁是吴让之,缶庐是吴昌硕,语句间大有篆刻是吾家事的自豪,二吴以外更添潜泉,则三吴鼎足。“秦朱汉白亦纷挐,旧谱微嫌瑜掩瑕。略昉苏斋碑选例,敢教糟粕溷精华。”诗中苏斋是翁方纲,翁编有《苏斋唐碑选》,吴潜泉藏印精编为《遁庵印存》,择别谨严。“宣和旧谱富雕锼,天水宗风迥绝俦。松雪鲜于遗制在,徒教印式证吾邱。”这是叙述从宋《宣和印谱》到元吾丘衍《古印式》的印学历史,对赵孟頫、鲜于枢篆刻的赞赏。这首诗也含有自己辑录《遁庵印学丛书》直绍宣和的意思。“印人两传郁琅函,始托陶庵后讱庵。今日石林为增广,后来斯任更谁担。”这是表彰同社叶叶舟撰著的《广印人传》,继美于清初周亮工(陶庵)之《印人传》和汪启淑(讱庵)的《续印人传》。“鉴湖孤贞绿蓑衣,却向西湖占钓矶。为有清缘在金石,画舫烟浦不须归。”叙述作者因有印社,遂乐不思乡的快乐心情,这与叶叶舟心系“新州旧族”的乡土情结正好相反。



(图35-8)叶舟a


(图35-8)叶舟b


(图35-9)丁辅之玺


(图35-10)寿祺


  西泠四友以吴潜泉年长,他为叶、丁、王三位都镌刻有印章,这枚“叶舟”朱文,(图35-8)边款有诗叙述两人交谊:“百年平分各五十,卅载真契非寻常。西泠旧鸥闻息壤,如金石寿毋相忘。”吴潜泉与叶舟同生于同治丁卯(1867),民国丙辰(1916)皆到知天命之年,所以诗云“百年平分各五十”也。同年刊“丁辅之玺”,(图35-9)边款也是一首诗:“金石交情今四世,湖山社约亦十年。知君澄怀如明月,为我流照来潜泉。”这枚“寿祺”则是为王福厂所刻,(图35-10)也是苍劲奇古。



(图35-11)怕你不雕虫篆刻a


(图35-11)怕你不雕虫篆刻b


(图35-12)西泠汉石a


(图35-12)西泠汉石b


(图35-13)唐释应真a


(图35-13)唐释应真b


  “怕你不雕虫篆刻”,这是《西厢记》里张生的话,吴潜泉取以入印,(图35-11)边款诗说:“敢将岁月等闲过,断碣残碑一室罗。金石能为臣刻画,随他刀笔汉萧何。”吴潜泉一门皆能篆刻,继室夫人孙锦(1883-1941)字织云,据《广印人传》说:“工篆刻,尤精小印,善拓旁款,又能拓古彝器款识及全形。”丁仁《咏西泠印社同人诗》咏孙锦云:“蝇头细篆析毫厘,匕首夫人擅巧思,珍重芳名劳弱腕脆,前惟何媛后韩姬。”孙锦亦能诗,题印社仰贤亭中二十八先贤像云:“仰贤亭畔锲贞珉,列宿元精妙写真。莫与云台冠箭比,昆吾寸铁更无论。”两位公子吴熊、吴珑亦能铁笔,孙锦的篆刻未能访得,附录次子吴珑(1907-1977)字振平的作品两方,均出自《西湖胜景印集》,“西泠汉石”、(图35-12)“唐释应真”。(图35-13)



(图35-14)古今楹联汇刻序a


(图35-14)古今楹联汇刻序b


  吴潜泉与叶叶舟皆能镌碑,潜泉曾利用摄影技术将明清名家的楹联缩小,勾摹于石,刻成《古今楹联汇刻》十二卷,这是吴潜泉撰书的序言,(图35-14)其文笔、书法、镌刻于兹可见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