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R揭开招聘潜规则 只带走名校生简历

 LEON波格 2017-12-25

  HR经理心中的名校生标签:更聪明、更勤奋、能充当公司门面

  在职场,许多人认同“学历不代表能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但可惜的是,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学历低的往往连“出来遛遛”的资格都没有。

  “目前虽然是应试教育,存在死记硬背的因素,但名校研究生仍意味着更勤奋、更聪明、反应速度快、做事更容易上道。”就职于一家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王亦宣说。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HR经理范雪柯则表示,名校生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很多企业在宣传时经常会提及员工的学历情况、生源地,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时,企业可能招收普通学校的学生,但当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时,谁都想招聘到名校的毕业生。”某国企HR经理邓明表示,录用名校研究生更能壮大公司门面,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学校的毕业生,也能不断优化员工整体素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由于名校学生自带聪明、勤奋、适合充当公司门面的标签,因此被企业聘用的几率更高。

  广开才路、筛选非名校优秀人才?HR经理:成本太高

  一些知名企业的HR经理表示,一次招聘往往会收到数十万份简历,确实存在“简单粗暴地”对待非名校毕业生简历的情况。比如,在进行电脑筛选简历的第一步时,就直接设置学校条件,非名校学生无论能力多强,简历也会被筛掉。但依据学校区分毕业生,企业是否担心会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

  “我个人认为,根据每年的人才市场行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范雪柯表示,“如果重点学校的学生能够满足招聘需求,就不会担心漏掉优秀人才。如果不能满足招聘需求,会适当放宽对学校的要求,非名校的求职者也不是全无机会。”

  邓明告诉记者,在大量简历投递而来的情况下,因为筛选成本太高,一定会设置相应标准删除一些简历,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往往被漏掉。

  王亦宣则表示已经习惯了招聘季时“优秀名校毕业生蜂拥而至”,不担心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名校的优秀研究生数量已经很庞大了,很难有精力再去甄别一名非名校的研究生是否优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名校学生确实更有优势,但非名校学生也会以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