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华欲掩料应难——香菱诗三首浅析

 wunianyi 2017-12-25



话说苦命的香菱终于抓住薛蟠外出游艺的机会搬进了大观园,一入园,她就迫不及待地恳请宝钗和黛玉教她作诗。从香菱与黛玉的那段对话中,可知香菱在此之前就已爱上诗词,并已看了不少(这就解释了有网友对于香菱学诗进步之快的怀疑)。作诗在黛玉看来,实在不是一件需要专门去学的东西,认为其中的规则是简单,甚至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起点要高,先认真把魏晋至盛唐期间诸位诗词大家的作品通读一遍,就自然能够找到作诗的感觉。就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言,我认为黛玉的此段诗论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认为作诗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学问之多寡,而关乎悟性之有无。接下来,本人想通过分析香菱的三首学习之作——《咏月》,来谈谈自身学诗的一些心得体会。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

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

晴彩辉煌映画栏。


总体来看,香菱第一首诗的平仄和押韵都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它的形式已经具备了格律诗的要求。但宝钗认为不好,黛玉说的稍微明白些,认为“ 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但具体不好在哪里,我认为她俩说得都不够具体,待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 此诗思路凌乱,毫无起承转合的章法。特别是其中的颈联和尾联显然错乱;


(二) 堆砌词藻,凑泊成句。其中的“月”与“玉镜”、“冰盘”重复,还有“皎皎”,“晴彩辉煌”等都为堆砌;


(三) 颔联意义重复,系为合掌;


(四)总体而言,此诗毫无诗境诗情,味同嚼蜡,确为差品。 


我认为黛玉要香菱“只管放开胆子去做”,正好说出了一般学诗人容易犯的一个通病,那就是过于注重诗的形式和词汇,刻意求古,反成矫揉造作和枯燥无味之作,对此自己也有切肤之痛。


那么,经过黛玉老师的一番殷殷指导之后,香菱的第二首《咏月》作得又会如何呢?


香菱便“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看到这段文字,不免勾起了自己曾经的往事,有那么一段时间,因为对中国古诗词的爱好,便经常带上两本诗词,偷偷地去往郊区一个水库的所在——正是一个绿水青山、人迹罕至,唯闻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当时的我也正如香菱一般,看到了一首好诗、一句名句,乃至一个好词,便会轻轻地把书放下,要么极目望尽远山,要么俯身一掬近水。当时真有不知身在何处之感,现在想来也是异常陶醉! 

 

香菱对于诗歌的热爱已经完全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人为之诧异,但黛玉、宝玉却是懂香菱的——“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但天地又是何等不公,一个如此追寻美丽、浪漫、自由、快乐生活的天真的花季少女,一年之后竟会有那等悲惨的命运等待着她的到来。在此,我不由得要替书中的香菱感谢慈悲的曹公,为我们的可怜可悲可叹之人留下了一段如此天真烂漫、欢快诗意的日子!正是在这种痴迷的状态中,香菱交出了她的第二首《咏月》。

 

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

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

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

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

余容犹可隔帘看。


相对第一首而言,这一首显然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整体而言已经有了一定的章法,并且已然懂得利用花香、夜露等来烘托主题,胆子确实放开了一些。但其中存在的不足也是明显的:  



(一)还是有堆砌词语之嫌。比如其中的金砌、玉栏、西楼等,黛玉所说“过于穿凿”,可能正是此意;


(二)时空转换比较混乱。比如首联是远望,颈联颔联似乎都是近看,但尾联又成了远望;


(三) 颔联多少还有合掌之嫌;


(四)如宝钗所言,整首诗的重心不在月上,而是“句句倒像是月色”;


(五)没有寄情寓兴。清陈仅《竹林答问》认为:咏物诗寓兴为上,传神次之。


所以,总的来说香菱第二首也不能说好,还是没能很好地把所咏对象的“神”和诗人本身的“情”表现出来,缺少优秀诗歌所具有的感染力。


自为这首妙绝的香菱,听说不好,不免有些扫兴,但却不肯丢开手,又投入了新的思考和酝酿之中,不知此位可爱的慕雅之女儿是否能够作出令人满意的诗来。    


香菱在黛玉老师的循循善诱和殷殷指导下,已经一步一步地走进这所充满青春梦想的诗歌殿堂,此时此刻的香菱已经完全沉浸在创作诗歌的世界之中,只见她“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难怪连正统的宝钗也要为之折服,称其为“诗魔”要通仙了。通常认为,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需要的不仅是才华,还更需要一种良好的状态。我想,所谓良好的状态,可能正是如同香菱学诗这般如痴如醉、人物两忘的境界。本人似乎也有一段相似的经历,当年为了能够保证顺利通过答辩,硬生生把自己监禁在图书馆翻看文献和查找图书,一开始还有点勉强,但没想到的是自己几天之后便适应了这种生活,后来图书馆里那个小小的阅览室更是成了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走路的时候在想,吃饭的时候在想,甚至就像香菱一般连做梦也在想!半年之后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积累和相当的突破,就连导师也不无惊讶。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有点神奇,遗憾的是发现自己再也没有当年的状态和写出那样的文章了。书中的香菱也正是在这种近乎走火入魔的状态中,神奇地在梦中完成了她的第三首《咏月》。


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

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究竟好不好,我们先看书中人物的点评:“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见是不错了。只可惜行笔一贯狡猾的曹公此处又给读者卖了一个关子——当书中的众芳和书外的书迷都在等着黛钗两位名师点评的时候,他却戛然而止,突然转到了其他的话题——其中的好坏优劣自然留给了千秋后代的读者自行评说。在此,本人为了尊重黛玉老师的指导成果,就用黛玉前面讲过的诗词理论对此篇加以解析。



首先,我们来看该首《咏月》的整体章法布局。好的咏物诗在首联便会直入主题,点明出处,此诗正是如此,首联通过“精华”、“娟娟”,和“寒”等三个词,就已经把所咏对象——月亮(根据时间推算,此时应快到下旬,故为下弦月)的精气神都烘托了出来;接下来的颔联从天上自然承接到人间,通过“砧敲”“鸡唱”“白”“残”等情景的组合进一步增添当晚月亮之清冷孤寂的意境;颈联系为“转”,其意为转向人事或议论,需点明咏物之用,参看本诗的颈联,也成功地做到了此点,其中“红袖”二字便已点明咏者身份和视角,闺阁相思之情已然透露;尾联之合,当为继续发挥,或能题外引申,观本诗之末联,系为承接颈联而合三联,全盘托出了诗人的咏月之情思——孤苦之香菱自幼被卖,吃尽苦头来到大观园,面对西沉之残月、千里之清辉,诗人自感身世飘零,盼望与家人团圆的心绪便油然而生。但残月尚有团圆之日,香菱却永无团聚之时,回到故乡的却是一缕香魂!


读罢此诗,怎能不为之潸然泪下?此诗虽为咏月,但正是香菱悲惨遭际之自况啊!


此诗的立意全在一个“寒”字上面,由此决定整首诗歌的格调,通过各联的层层铺垫和渲染,营造一幅清冷孤寂的情境——天地的清冷孤寂,也正是诗人内心的清冷孤寂,这种天人合一、人物两忘的境界也正是中国传统诗歌所要追求的至高境界。


所以,我认为香菱的第三首《咏月》的确不愧为一首优秀之作。


(本文选自公众号:与君有素约,已获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