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庙里的“十八罗汉”怎么数来数去只有十六位?

 指禅李的收藏 2017-12-25

寺庙里的“十八罗汉”,名气颇为响亮,特别是经过影视作品的一番渲染之后。一般,在汉地佛寺大殿的两侧,会供奉十八罗汉。

可是,这十八位罗汉,数来数去都是16+2的组合,那2位怎么看都不正宗,好像是后来混进去的。你还别说,真相就是这样的。

罗汉,即“阿罗汉”(梵文Arhat)的简称,乃是修行有成、不入轮回之人,是小乘佛教四果位中最高之果位。

据佛典称,佛陀取般涅盘之时,曾专门嘱咐十六位(注意,是16位,不是18罗汉!)大阿罗汉,让他们不入涅槃、常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

公元2世纪前后,当时师子国(今天的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法住记》,记下了这16位大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弘法的国度。后来,在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之时,顺便把这部《法住记》带回东土大唐,并且将其翻译成汉语。

16位大阿罗汉,加上一位作者、一位译者,刚好18位。可就是这么巧,当他们被画家画在一起的时候,误会就产生了。

玄奘法师把《法住记》翻译成汉语之后,僧俗信众对十六罗汉充满了敬意。当时,这十六人,名号、事迹分明,不会产生什么误解。但是,到了五代时候,佛教的雕刻、绘画日益普遍,十六罗汉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绘画的主题。

本来,画家画十六罗汉也就算了,可偏偏画家觉得,《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以及《法住记》的译者玄奘法师,同样值得纪念,于是,就大笔一挥,把他们都画在了一起。

于是,误会产生了,十六罗汉变成了16罗汉+2尊者。可误会没有止于智者,因为后来,大家看到画的时候,就要给这些罗汉、尊者标名字,刚开始挺好,《法住记》作者的身份、译者的身份都会标出来。可有人一时疏忽,将庆友尊者身份给漏了,又在玄奘法师名下标注成第一位罗汉的名字,于是,“十八罗汉”就诞生了。以讹传讹之下,民间再也没有十六罗汉,而只有十八罗汉了。

十六罗汉的第一位,名叫宾度罗跋啰惰阇,有一种说法是,在标名字的时候,有人将他的名字标注成两个人的名字,从此以讹传讹,多了一位罗汉。而《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音译为“加难提密多罗”,同样被人理解成一位大阿罗汉,于是,就有了十八罗汉。

说实话,“宾度罗跋啰惰阇”这个名字,对于汉地的普通人来说,看成宾度罗+跋啰惰阇两个名字,是很正常的,毕竟,大家都不认识梵文,谁知道哪个名字才是真的。

而在十六罗汉变成十八罗汉之后,随着一些名人的宣传(比如贯休、苏东坡),名声日隆,就算有误会,也没有人理会了。

归根结底,十六罗汉变成十八罗汉,还是因为大家伙儿对佛教典籍以及佛教历史的不熟悉所致。

不过,在今天汉地的寺庙里,十八罗汉已经成为一种定制,如果非要纠正这些,倒好像有些“不识趣”了。

既然是历史形成的误会,倒不如顺其自然,毕竟,不管是十六罗汉还是十八罗汉,都早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咱们心怀敬意就是了。

作者微信:triac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