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仕先 2017-12-25

雷布斯说过“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请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今天智云通CRM系统小编跟大家一起解读关于战术上的勤奋和战略上的懒惰。

所谓战略,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所谓战术,就是怎么去做这件事情。

就如下面这句话: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正确的事儿比正确的做事儿更重要。

我们来举个例子,看完故事,相信我们都会明白战术上的勤奋和战略上的懒惰了。

一伙人开车勇闯大沙漠,结果好死不死车子抛锚了,车里坐着四个家伙,其中有两个当场就懵逼了。

其中一个拿出什么罗盘啊,指南针啊,地图啊,咔咔一通研究。

最后一个装备好了帽子、围巾、鞋子、饮用水,在后座咔咔一通活动筋骨,顺便还涂了防晒。撂下一句我走了,找绿洲去。

撒丫子就跑了。

车上这仨人一把没拽住他,让他跑了。五分钟后,摆弄地图那哥们缓缓的说,绿洲的方向应该是反方向啊。

下车再找那个奔跑哥,只剩下沙漠巨日下的一个小黑点,然后这哥们连同那两个懵逼,大声疾呼说,你快回来,你一人承受不来啊。

然后这逼以为大家和他告别呢,还销魂的挥了挥手。

奔跑吧兄弟。

想不到这就是永别。

这个逐日而去的奔跑哥,他的行动力体现在了他在战术层面的勤奋,但是他在其战略层面,败的一塌涂地。

结果就是生死两茫茫。

而那个罗盘哥呢,虽然没有那么快的做决断,看起来行动力上并没有那么霹雳雷霆,但是他却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高手。

他面对着那个撒丫子飞奔的傻逼队友,心里的台词估计只有一句,瞎逼跑个毛线啊。

是的,我想对所有勤于战术而懒于战略的朋友说,瞎逼跑个毛线啊。

举个例子

在规划CRM系统功能的时候,某客户提了一需求,产品经理马上安排开发,程序一天内完成了产品的功能开发并完美解决了客户的需求,这叫战术上的勤奋;但是产品经理并没有考虑过客户的这一需求是否大众化、未来市场潜力有多大,是否有其他简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如果不断增加类似小功能,CRM系统会不会变得太臃肿,伤害到普通用户的用户体验等等,这就是战略上的懒惰了。这也说明了这位产品经理没有必备的硬实力

懒惰于战略而勤于战术,其实是一个格局问题。

懒惰于战略而勤于战术,其实是一个格局问题

比如说,日本就是一个没什么战略的民族,比如说太平洋战争吧,在战术上,日本不能说准备的不够充分,连特么士兵怎么上刺刀都考虑的事无巨细。而他们唯一没有想明白的事情,是这仗到底该不该打?

结果呢,被山姆大叔凶残的爆菊,肠子都干漏了。

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战略层面的成败,更多的是取决于智力和智力导致的格局问题。

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再看个例子

比如,在我读高中的时候,班级里有一个哥们,在文理分科的时候,毅然选择了理科,在接下来的两年理科生涯里,他就像是前面提到的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一样,被物理、化学、生物残酷的轮奸了个痛快。

但同时我可以用人格担保,在学业上,他比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同学,都付出了更多,他教科书一般的作对了几乎每一件事情,但是他的高考依然一败涂地。

我这个哥们,在战术上作对了几乎所有的事情,但是依然没能在高考中攻城略地,这是因为,他在战略层面失败了。

他没想明白他究竟应该读理科还是读文科。

还有个例子,更好的诠释了“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战略懒惰,战术勤奋的例子。A君不选择数学就是因为它难,明明知道复习数学是对的,但是因为它难,它选择了轻松的路,然后在这条轻松的路上欢乐的飞奔,还安慰自己,我是勤奋的,我是努力的,其实忘记了,战略的错误不能用战术挽回。当然她还算不错,只是走了条绕远的路,我们很多人在可以选择的时候,走了完全相反的路,然后用飞奔掩饰自己的怯懦,用忙碌掩饰自己的惊惶,然后对别人说,天道酬勤,我离成功不远了。

归根结底,我们要做到:得其位,当其职。

得其位,当其职。

决策者的选择,即决策者的战略,比勤奋更重要。

执行者的勤奋,即执行者的战术,比选择更重要。

身处决策之位,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决策战略中。

身处执行之位,就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当前的战术当中。

记住雷布斯的话: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