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三板史上最大灾难:昔日巨头今日强制摘牌 | 小巴问大头

 不过我最近懂了 2017-12-26

 

 

昔日风光无限,如今黯然退场。今天,中科招商正式完成强制摘牌,和新三板彻底说再见。

 

2015年3月,新三板异常火爆时,中科招商杀入,此后便一路开了挂。当年度连续4次定增,募集资金达108.84亿,号称“定增之王”。此后,举牌16家业绩疲软、股价较低、市值小等特征明显的上市公司,堪称A股“壳王”。今年年初,中科招商开始了一场清仓式减持。

本月15日晚,全国股转公司公告强制终止中科招商挂牌。此后,股价一路下跌。不过,昨日中科招商收盘价0.61元,上涨41.86%,总市值66.05亿。相比2015年4月的1300亿元市值高峰,如今已经缩水95%。

 

面对摘牌,2000多名投资者怎么办?中科招商于22日晚披露了将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相关公告,其中提到自2017年开始,连续五年,按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20%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不过议案尚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那么,昔日巨头为何会遭遇强制摘牌?这个几乎可以列入新三板发展史册的事件,其背后的本质以及带来什么教训是什么?来听听大头的分析。



 

虞涤新

果睿投资董事长

 

强制摘牌实质因中科招商疯狂买壳

背后受伤的往往是中小投资人

 

根据2016527日发布的《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私募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但是中科招商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之和仅占收入来源的41%,因此被强制摘牌。

 

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其背后的实质是,包括中科招商在内的一众新三板挂牌的私募股权基金,在拿到大笔资金后,疯狂在A股买壳,甚至成为A股壳王的一系列行为,与国家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脱虚向实的战略要求不符。



中科招商被强制摘牌,意义重大,带给我们的教训是:

 

① 监管层在推出政策时考虑不够周全。2015年时鼓励私募挂牌,中科招商、九鼎集团、信中利、硅谷天堂等一批私募顺利挂牌,并成功融到大笔钱,这些公司利用融到的钱去做直接投资,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股转中心在发现不对劲后,于2016年就发新规要求自查整改,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监管层的思路就发生转变,表明其前期考虑并不周全。

 

② 受伤的往往是中小投资人。目前中科招商的投资者还有2700人,在摘牌后,投资者的利益该如何得到应有的保障,还是个未知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在资本市场对于投资者的保护是严重缺乏的,公司一旦出现问题,最终的受害人就是中小投资者。

 

③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中科招商在2015年挂牌的时候,异常火爆,募资金额常创新高,市值也持续创新高。在这样的诱惑下,很多达不到合格投资者门槛要求的人,变着法子三五成群地凑钱拼在一起来投资,更有甚者,借钱投资,利用短借长投的方式参与整个项目的投资。而现在,中科招商市值蒸发了90%以上,这样残酷的局面,投资者该如何面对?

 

④ 市场上钱多好项目少。当下中国热钱很多,资金都在追逐高回报的项目,而好的项目真的很缺,在这种情况下,别说那些缺乏专业知识的个人投资者,甚至很多投资机构,也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和谨慎,不管项目的估值是多么不合理,也要先占位再说,相信再过两年,这些专业投资机构也将面临一轮新的洗牌。

 



宋清辉

经济学家 


中科招商被强制摘牌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中科招商应尽快推出相关保护措施

 

中科招商被强制摘牌的消息出来后,仍有不少机构大批量买入。正如A股退市窗口期某些投资者敢于在最后阶段大胆投机一样,中科招商在终止挂牌前也同样有一些投机者将其视为抄底的良机。但若因此产生损失,也只能自食恶果了。

 

中科招商被强制摘牌不亚于一场大地震,未来中小投资者不但很难卖出,还要面对股价暴跌的风险。中科招商应积极配合监管层,尽快推出一系列明确股东退出权益等保护举措,将投资者损失降至最低。


 

中科招商被强制退市估计会载入新三板发展史册,带来三大意义:

 

① 这是一场对投资者很有警示意义的案例。当初新三板之所以设定500万元的投资门槛,就是强调买者自负,因此投资者须自行承担损失,中科招商没有义务回购股份;

 

② 一个新三板公司不管多强,都应该服从监管的要求,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否则或将会被强制摘牌;


③ 在新三板从严监管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资金离开新三板市场转投A股的方式或会受到更加严厉的监管。

 


  

戴剑

弘骥资本创始合伙人

多家知名大学商学院EMBA/总裁班客座教授

 

谁比中科招商更需要拯救?

 

中科招商被强制摘牌的原因,表面上是“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这条没达标。其实资本市场从来都是潜规则大于显规则,监管层和上市(挂牌)公司的关系永远是“狼”和“小羊”的关系。

 

这个案例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进程的规律缩影——一乱就抓,一抓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抓……任何一桩显性的事件从来都是监管层的政策风声和引导倾向的反映。

 

 

这件事告诉市场:任何事物,必须回归本质,坚守初心。作为PE基金,以资金配置的形式,提升被投企业管理水平,对接被投企业所需资源,实现公司价值增值,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飞跃中获取收益。

 

通常PE基金的退出有两种渠道:IPO或被并购,正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现状决定了这两种退出方式的“堰塞湖”特质,才会有这些充满江湖特色的“中国式智慧”剑走偏锋,可悲可叹!

 

真正令人深思的问题是——谁比中科招商更需要拯救?


如何避免败局?核心在于坚守初心,企投家的初心即企业,欢迎加入企投会,以投促企,实现企业与投资共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