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从老子那里听说的“五帝”版本是什么?

 白西民 2017-12-26


文化传统《孔子家语》微学习092

孔子从老子那里听说的“五帝”版本是什么?


本文授权摘自《孔子家语通解》

作者:杨朝明  编辑导读:文传君

【小编导读】

本篇的主要内容是孔子向季康子解说古代帝王法五行称帝、易服改号。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孔子向季康子概述五帝;第二,太皞氏始于木的原因;第三,关于五正;第四,帝王改号、易德的主要内容;第五,尧、舜不配五帝的原因。

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配五行的“五帝”说法,是与《孔子家语·五帝德》不同的版本,说明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对于古代传说进行整理,或由于地域、文化、民族诸多因素的影响,或由于不同的视角,而产生了不同的五帝说法。以孔子之博闻,听到两种五帝说法不足为奇。这个版本的说法,是孔子从老子那里学来的(教下传统),而后面的描述让现代人看起来觉得颇具神话色彩,为什么呢?小编猜想是老子懂得更多的自然内景,懂得天道赋予帝王的特性和使命吧。

 

【家语原文】

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

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wàng,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

【白话通解】

季康子问孔子说:“过去听说过五帝的名称,但不知道它的实际内容,请问什么叫五帝呢?”

孔子说:“以前我听老聃说:‘天有五行,即水、火、金、木、土,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变化孕育,从而产生万事万物,五行之神就是五帝。’古代的帝王,改换朝代、变更名号,就是以五行为依据的。依五行更换帝王,周而复始,也是按照五行更替的原则。所以那些贤明的帝王,死后配以五行。因此,以木配太皞,以火配炎帝,以土配黄帝,以金配少皞,以水配颛顼。”

【补注】

太皞(hào):号伏羲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以木德王天下,死后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

炎帝:号烈山氏,又号神农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以火德王天下,死后祀于南方,为火德之帝。

黄帝:号轩辕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以土德王天下,死后托祀为中央之帝。

少皞:又作“少昊”,名挚,号金天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以金德王天下,死配金,为西方金德之帝。

颛顼:黄帝之孙,号高阳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以水德王天下,死后祀于北方,为水德之帝。

 

【家语原文】

康子曰:“太皞氏其始之木何如?”

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

【白话通解】

季康子问:“为什么太皞氏要从木开始呢?”

孔子说:“五行主事,先从木开始。木象征东方,万物一开始都从这里产生。所以帝王效法它,首先以木德称王于天下,然后以五行相生的顺序,依次转接。”

【家语原文】

康子曰:“吾闻勾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

孔子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太皞之属配焉,亦云帝,从其号。昔少皞氏之子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之子曰勾龙,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能业为官职,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别称五祀,不得同帝。”

【白话通解】

季康子问:“我听说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这些五行的执掌者没有混乱,却被称为帝,这是为什么?”

孔子说:“五正是五行的官名。五行辅佐天帝成就大事,所以称为五帝。太皞、炎帝等与五行相配,也称为帝,随五行之称。从前,少皞氏有四个弟弟,分别叫重、该、修、熙,他们擅长于管理金、木和水,于是让重做句芒,让该做蓐收,让修和熙做玄冥。颛顼的儿子黎做了祝融,共工氏的儿子勾龙做了后土。这五个人各以自己所擅长的方面作为官职,活着时为上公,死后尊为贵神,另称为五祀,不能等同于帝。”

【补注】

勾芒:名重,少皞氏之后,佐木德之帝,死后为木官之神。勾,同文本作“句”。下同。

祝融:颛顼帝后,为高辛氏火正,死后为火官之神。《史记·楚世家》说:“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蓐(rù)收:名该,有金德,死后托祀为金神。

玄冥:修,死后祀为水神。

后土:勾龙,土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后土。”

共工氏:炎帝后,姜姓。《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古代神话传说中,共工是一个破坏性很大的人物,他欲发动洪水,以害天下,结果被灭。但种种迹象表明,共工本意是想治水的,只不过方法不得当,反而造成更大的灾难。共,四库本、同文本作“龚”。

勾龙:共工氏之子。《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家语原文】

康子曰:“如此之言,帝王改号,于五行之德,各有所统,则其所以相变者,皆主何事?”

孔子曰:“所尚则各从其所王之德次焉。夏后氏以金德王,色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用水德王,色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以木德王,色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骍。此三代之所以不同。”

康子曰:“唐、虞二帝,其所尚者何色?”

孔子曰:“尧以火德王,色尚黄。舜以土德王,色尚青。”

【白话通解】

季康子问:“按这样说,帝王改换称号,在五行之德中,各有所执掌的一种,那么他们的相互变更,都有什么内容呢?”

孔子说:“他们崇尚的是遵循各自称王所依据的五行之德。夏后氏以金德称王,崇尚黑色,丧葬定在黄昏之时,有战事时车乘用黑马,祭祀用的牲畜也是黑色的;殷人以水德称王,崇尚白色,丧葬定在中午之时,战事时车乘用白马,祭祀用的牲畜也是白色的;周人以木德称王,崇尚红色,丧葬定在日出之时,战事车乘用红色的马,祭祀的牲畜也用红色的。这是夏、商、周三代不同的地方。”季康子问:“唐尧、虞舜二帝,他们崇尚什么颜色?”

孔子说:“尧以火德而王,崇尚黄色。舜以土德而王,崇尚青色。” 

【补注】

戎事乘骊:戎事,战事。骊,王肃注:“黑马也。”

翰:王肃注:“翰,白色马。”

騵(yuán):王肃注:“騵,马白腹。”

骍:王肃注:“骍,赤色也。”


【家语原文】

康子曰:“陶唐、有虞、夏后、殷、周独不配五帝,意者德不及上古耶?将有限乎?”

孔子曰:“古之平治水土,及播殖百谷者众矣,唯勾龙氏兼食于社,而弃为稷神,易代奉之,无敢益者,明不可与等。故自太皞以降,逮于颛顼,其应五行而王,数非徒五,而配五帝,是其德不可以多也。”

【白话通解】

季康子问:“陶唐、有虞、夏后、殷、周独不与五帝相配,是否意味他们赶不上上古的帝王?德行也有限吗?”

孔子说:“古时候平治水土和播种百谷的人多了,只有勾龙氏配享于社,弃为稷神,历代都予以供奉,不敢有增加的,表明余者无法与二人对等。从太皞以来,直到颛顼,顺应五行而称王的数目不止五个,而只有他们与五帝相配,是因为他们的德行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

【补注】

陶唐:指尧。尧初居于陶,后封于唐,所以又称陶唐。

有虞:有虞氏,指舜。

弃:后稷,名弃,周始祖。《史记·周本纪》说他“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