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川端康成《雪国》

 政二街 2017-12-26


川端康成:《雪 国》


内容梗概


天寒地冻的一个夜晚,岛村第二次坐火车去北方“雪国”的温泉客栈。斜对面座位上,一个少女殷勤地照料着躺在身边的病人,姑娘的美使岛村的心灵为之震颤。姑娘叫叶子,病人是驹子的师傅的儿子行男。他们在同一车站下了车。

驹子记得岛村第一次到雪国是在半年前满山新绿的季节。驹子原先被卖到东京一家酒馆当女招待,后被教三弦的师傅赎出学艺,有时也到温泉客栈陪客。在东京闹市区长大的岛村,从小喜欢歌舞伎和传统舞剧,现在正写些介绍西方舞蹈的文章,也勉强算是个文人墨客。他喜欢驹子的美丽和脱俗。当晚,驹子找他,他欲行非礼,被驹子拒绝,次日岛村回了东京。

这次岛村来到雪国,驹子也常来找他。他们同去洗澡,并眺望星空,畅叙人生。天亮时驹子钻出被窝,系好腰带,对镜梳妆,岛村从镜里看到,在雪景的衬托下,她的脸颊绯红,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纯洁的美。在深厚的积雪中,岛村应邀到驹子家作客。在这里,他又见到了在火车上使他神魂颠倒的叶子。听按摩的盲女人说,驹子为给未婚夫治病,自愿当了艺妓。岛村认为驹子这样做是徒劳的,同时也感到,她非常纯真。驹子给岛村弹唱《劝进帐》等三弦曲子,那都是她凭着意志苦练出来的,岛村佩服不已。

秋季,岛村第三次来雪国。驹子已搬到一家小食品店居住。她爱岛村,但岛村因心里空虚,老把这种爱视为一种美的徒劳。行男死后,叶子到客栈帮忙,岛村又被她吸引住了。一次叶子替驹子送便条给岛村时,要他好好照顾驹子,并要求去东京当岛村家的侍女。驹子尽管心里爱着岛村,但总觉得前途渺茫。她表示,要是叶子被岛村带走,受到宠爱,她自己即使在山里过一辈子,也是愉快的。

报火警的钟声突然响起,温泉附近一个临时用作影院的蚕房突然失火,驹子和岛村跟着人群去救火,看到叶子从二楼上摔落下来,不省人事。烧着的木头,打在叶子的脸上,燃烧起来,驹子冲上去抱起叶子,岛村企图靠近叶子,不料被人推到一边去。岛村抬头望去,银河好象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作品节选


叶渭渠译《雪国》,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研究综述


《雪国》是川端康成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代表作(另两部是《千鹤》和《古都》)之一。我国翻译和研究《雪国》是从80年代开始的。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侍桁的《雪国》译本。1985年漓江出版社推出了高慧勤的《雪国》译本。1996年译林出版社推出了叶渭渠的《雪国》译本。

《雪国》中译本甫一露面,即在中国文学评论界引起激烈的争论。对于《雪国》的主题,肯定者有之,肯定又否定者有之,否定者亦有之。有人甚至责难《雪国》是写“男女间的猥亵行径”,“下流情调”,并惊呼:《雪国》“为哪种人生唱赞歌”?

初期的评论文章较多地集中在对《雪国》的主题、人物和艺术手法的点评上。李明非、莫邦富,陈嘉冠、丹晨等一批学者纷纷著文就《雪国》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80年代后期,评论界逐渐抛弃了单一批评模式,从深层的文化内涵而不是从作品的表面情节来评论《雪国》,使对《雪国》的评论和研究逐渐走向深入。

一、众说纷纭评《雪国》

由于解放以来,我国大陆没有译介过川端的任何作品,人们对川端其人及其文学十分生疏。因此 80年代初,《雪国》中译本的问世引起了国内评论家持续广泛的兴趣与各执已见的评价。

陶力在《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的虚无思想》一文中认为,川端康成是一位具有东方传统虚无思想的作家,而其代表作《雪国》则集中体现了这种虚无思想。川端的作品蕴藏着从封建立场出发的对现实社会的否定态度,浸透了根深蒂固的复古的思想情绪。它迎合了军国主义分子所宣扬的国粹主义,是一种对历史必然性的反动。川端对东方传统虚无思想及其受影响的古典文学的继承,大多局限于消极意义上。借传统虚无之貌,显现实绝望之神,它所反映的,正是资本主义日趋没落、其精神文明日见崩溃的现实。

陈嘉冠在《为哪种人生唱赞歌》一文中指出,《雪国》所表现的禅学“体验”,浸润小说中的人和事,宣扬在现实的贫困、不平、灾难和罪恶等痛苦面前,个人只要在内心直观出一个绝对的、统一意念的“彼岸世界”,现实中的种种尖锐矛盾,就统统消解殆尽了。这是人的沉陷,生命的堕落,是倒退,是黑暗;这是与人类发展至今的文明和繁荣相对立,也是同人类的目标:成为自由的人——相对立。

莫邦富的文章《也谈川端康成的<雪国>》,对这部作品褒贬参半。作者提出,我们的评论对《雪国》中的败笔、颓废的一面,是否有视而不见或一笔带过的倾向?他还强调,对于《雪国》中的新感觉派特点的有关评论,在日本已有泛滥成灾之虞。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头脑,注意保持距离。但莫文对于《雪国》的艺术表现手法,特别是对它成功地表现了日本民族的美感和成功地运用了东方艺术的“空白”、“减笔”手法等方面加以了肯定。

叶渭渠在这一时期写的《论川端康成的创作》中既肯定了《雪国》等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基本健康、明朗的一面,也指出它有颓废、灰暗的一面;在表现手法上既有质朴的写实,坚持继承与借鉴相结合的一面,也有全盘否定或无批判地继承传统以及盲目追求西方现代主义的一面。

二、“对传统美的现代探索”

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文学观念的更新,评论家们逐渐摆脱了单纯从政治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的单一的批评模式,探求新的研究领域和运用新的研究方法,以更好地解读包括《雪国》在内的川端康成的作品,认识作家“对传统美的现代探索”的意义。因此,《雪国》的研究出现了新的面貌,涌现出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何乃英的《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征》一文从《雪国》等川端小说在自然景物描写、人物形象塑造、结构布局特征、语言运用特点等方面论述了川端文学对艺术的创新,并归结出川端小说既美且悲的独特风格,指出这种风格同日本古典文学传统的有机联系。

王艳凤在《从<雪国>看川端康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文中盛赞川氏一生驻足于本民族土壤之上,挥毫泼墨、不遗余力地表现日本的传统美。《雪国》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之一。她指出,《雪国》对自然的大量描写,特别是自然与人的感情的密切契合,鲜明地再现出日本文化的特质,带有浓浓的民族风情。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化的弘扬者,是日本美的探索者。

范传新的文章《东西合壁:一条希望之路——川端康成<雪国>艺术摭谈》指出,川端康成的成功经验在于,在调整对待日本、西方文化选择内在机制的关键时刻,川端康成超越了他的前人,也背叛了“新感觉派”的自我。该文以《雪国》为例,分析了川端康成追求的实质并非单纯沿袭古代文学的旧迹,而是在继承传统之中溶入了不少现代意识,在表现传统美的方法和技巧时大量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手法。

刘白羽的文章《川端康成的不灭之美》称赞川端的《雪国》等作品,认为作家“在东西文化结合点上寻找到他自己的道路,才创造了具有日本美、东方美的艺术”,“川端心灵中蕴藏着的日本古文化之美有多么深、多么厚”。

《雪国》翻译者和研究学者叶渭渠在90年代中期所撰写的《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的自序中,总结了自己十多年来翻译和研究川端文学的正负两面的经验,对川端的成功从理论上作了总结。他认为,川端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二是传统的自然描写与现代的心理刻画的融合,三是传统的工整性与意识流的飞跃性的融合。他指出,川端康成适时地把握了西方文学的现代意识和技巧,同时又重估了日本传统的价值和现代意义,调适传统与现代的纷繁复杂的关系,使之从对立走向调和与融合,从而使川端文学既具有特殊性、民族性,又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意义。用川端本人的话来说,“既是日本的,也是东方的,同时也是西方的”。可以说,川端康成的这种创造性的影响超出了日本的范围,也不仅限于艺术性方面,这一点对促进人们重新审视东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性。

20年来,《雪国》在中国大地上经历的风风雨雨,更使它显出迷人的魅力。有理由相信,随着文学观念的进一步更新,《雪国》的研究将会出现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材料

1、陶力:《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的虚无思想》,《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2期。

2、莫邦富:《也谈川端康成的<雪国>》,《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2期。

3、范传新:《东西合壁:一条希望之路——川端康成<雪国>艺术摭谈》,《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4、王艳凤:《从<雪国>看川端康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年第10期。

5、叶渭渠:《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自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重大消息:

2018年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发售啦!(点击查看详情~)

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