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毁容元凶之毛囊虫

 开心100mm05xkw 2017-12-26

病例1患者概况

          患者,男性,鼻、面颊及口周出现红色丘疹,聚集或散在,多数粟粒大,有丘脓疱疹,有瘙痒。


患者图片如下:

病例2患者概况:


    患者,女性,红斑上出现丘疹、脓疱、结痂及脱屑,鼻部皮肤肥厚,有烧灼感。


患者图片如下:

讨论摘要:


黄佳-浙江皮肤病研究所提出:以上两幅图片的患者面容会考虑什么呢?

A:湿疹 ;B:红斑狼疮 ;C:真菌感染; D:蠕虫螨病; E:痤疮; F:脂溢性皮炎。

王敏敏-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应该是蠕形螨吧?因为该螨主要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以颜面部为主,尤其是鼻尖和鼻翼两侧皮肤弥漫性潮红,出现充血、丘疹、红斑、脓疱、结痂及脱屑等表现。

李宏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觉是螨虫。

屠春平-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是蠕形螨吧?联想到酒糟鼻了,不知对否?

蒋锦文-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个人赞同王敏敏老师的看法,蠕形螨


皮肤科医生会想到做哪些检查呢?

A:血液检查; B:细菌培养; C:真菌培养; D:直接皮肤镜检; E:病理切片。


最快速简便的就是直接镜检。


    用钝刀直接刮取有红斑脱皮部位的皮屑,滴10%KOH,盖上盖玻片。在火上稍微加热一下,使背景更加清晰。


显微镜检查:

结论:


    毛囊虫,螨虫的一种。国内人群感染率约为30-80%。成虫细长,在0.1-0.4mm,有鄂体,四对足,末体环纹清晰。毛囊虫生活不需光,夜间活动,对温度较敏感,最适发育温度是37℃。

欢迎到君安医学细胞平台查询更多资料学习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