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个人征信报告长啥样,你见过吗?

 独树逸 2017-12-27



说到征信报告,一般会想到银行贷款或申请信用卡会查征信报告,这个征信报告是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的。很多人可能会误认为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才能出征信报告。


其实,征信行业的发展是多种模式并存的,有官方、半官方的征信机构,也有市场化的征信机构,我之前在公众号专门写了一篇这方面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征信服务的三大模式》。


以个人信用报告为例,目前,央行征信中心的征信系统,相对而言,涵盖的信息最多、覆盖的人群最广。主要原因可想而知,央行征信中心是我国不可或缺和独一无二的金融基础征信数据库中心,中心有很强的力量来集合国家金融机构的基础征信数据,征信中心的数据库会越来越强大。


作为国家公共征信服务机构的有益补充,民营的市场化的征信机构也非常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2015年1月5日,央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8家征信机构被通知,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这8家征信企业分别是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中智诚、拉卡拉、华道征信。


约定俗成一般,每家民营征信机构的个人征信产品都起了自己的名字,例如,阿里旗下的芝麻信用推出了“芝麻分”,主要侧重生活类场景,在租车、婚恋等领域推广芝麻分数;平安旗下的前海征信推出了“好信度”信用分,主要用于信贷机构领域;华道征信推出了“猪猪分”,专注于检验租房者的信用情况,此外华道征信还上线了反欺诈平台;拉卡拉旗下的考拉征信推出了“考拉信用圈”,在O2O领域累积信用并获得优惠券;中诚信征信的产品叫做“万象分”。


说了这么多,言归正传。以中诚信征信公司为例,让大家看一下大数据个人征信报告的样子。下面是中诚信征信公司的个人信用报告案例。






注:(ˇ?ˇ) 想查下这种征信报告的,可以留言哦!


民营征信机构的征信报告与央行的征信报告主要差别:优势方面——信息内容更加全面,来源更广泛;运作机制、评分机制更灵活,数据更新及时;有独特的数据来源渠道。劣势方面——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安全风险大;数据来源渠道不稳定;数据权威性低。

大数据个人征信信息一般包括身份属性、信用记录、履约能力、行为特征和社交影响5大方面。

其中,身份属性包括指个人身份识别与认证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年龄、婚姻家庭、住址、职业、文化程度等信息。

  履约能力是用于评估个人还款意愿的信息,包括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等。

  信用记录是用于评估个人还款意愿的信息,包括个人在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卡、消费金融信贷、P2P网贷、贷记卡、担保等金融信用活动中发生的履约信息。此外也有非金融机构的个人赊购、缴费信息等。

  行为特征是反映个人行为特点并据此评估个人信用变迁趋势的信息,包括居住地变迁、消费行为习惯、工作学习变迁、通讯行为特点、互联网行为记录与偏好等信息,该部分信息主要为互联网爬取。

  社交资料是反应个人交际关系、社交言行特点的信息,包括微博、BBS论坛等公开社交网站。

  此外,还有公共记录信息,例如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判决、行政处罚等信息。

  从数据的获取渠道来说,主要依靠网络公开爬取、和客户的数据交换、数据采购(公安部、学历学籍、金融交易数据、垂直电商数据等)、个人授权(电商交易、微博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