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他穷的借钱上学,但死时却有一大笔财富,哪来的?

 江山携手 2017-12-27

《红楼梦》中他穷的借钱上学,但死时却有一大笔财富,哪来的?

贾宝玉与秦钟认识后,死缠烂打地求着老祖宗贾母同意秦钟与他一起入贾府私塾读书,贾母见了秦钟,自然喜欢,不仅同意了秦钟入学读书的事,还赏给了秦钟一个荷包一个金魁星。但秦钟入学的时候,他爹秦业就犯了难。

书里说秦业“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容易拿不出来。”也就说说,秦钟要上学了,秦业连基本的学费和师礼都拿不出来。一共是多少钱呢?不多不少一共24两银子。

秦业既然是当官的,为什么没有钱呢?他那时候是工部营缮司郎中,负责皇家的宗庙、皇陵的修缮一事的,按照明清官员品级来说是五品官员,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级别以上的干部,最差一年也得有七八十两银子。为什么连24两都拿不出?甚为疑惑。

最终秦业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学业,“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他的女儿是东府里的秦可卿,为什么不直接从女儿那拿银子用?反而要去东拼西凑?这可能就是上面说的“那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秦业是个清官,穷官,但他有自己的底线,他情愿东拼西凑,也不想求助于贾府。

《红楼梦》中他穷的借钱上学,但死时却有一大笔财富,哪来的?

《红楼梦》第十六回“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一回,秦钟临死的时候,魂魄不肯离去,因为他惦记着三件事。其一是“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其二是“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其三是“智能尚无下落”。

从秦钟如贾府读书到秦可卿秦业先后离世,最多也就两年时间。秦业哪来的三四千两银子呢?秦钟上学的时候,连24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的人,如何在两年时间里存了三四千两银子?

我个人有三个方面的理解。

一个是秦可卿身份的封口费。秦可卿自小说是被秦业从养生堂抱来领养的,但通过秦可卿之死的影响力来看,其身份殊为可疑。想必秦业从一开始就知道秦可卿的身份,其受命代为领养。直到秦可卿去世,上面感念秦业为官清廉,又有养育秦可卿的恩德,所以以赏赐的名义给了他一笔银子,目的再清楚不过,要秦业从此守口如瓶,不能泄露半点秦可卿的身份秘密。或者干脆就是对他的某种暗示,这笔银子用来支付并不知情的秦钟长大成人,代价是秦业必须得死。由此,我有理由怀疑秦业紧接着秦可卿的死,内里大有文章。

一个是秦可卿的个人遗产。秦可卿作为宁国府的长孙媳妇,作为贾母眼中“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平时少不得管理操劳府里的事,就像西府里的王熙凤,她自己的体己应该不会少。如今人死了,作为宁府的掌权者,贾珍这个公公怎么也得向亲家有所表示。更何况,她与自己的儿媳妇还有说不清的关系,就更得有所表示以告慰死者灵魂。按照秦业性格,他应该不会收,但最后考虑到年少无依的秦钟,他还是收了,但自己并不用,之留着当作是给自己儿子的遗产,所以用了“留积”二字。

《红楼梦》中他穷的借钱上学,但死时却有一大笔财富,哪来的?

一个秦业的葬礼所得。书中说秦业本来年纪大了,有病根,后来因为智能来找秦钟,被秦业发现,把智能赶走,把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业一死,贾府的人自然要去吊丧,再加上秦业养育秦可卿的功劳,且如今只剩秦钟一人,各方自然不会少了赠银。第十二回贾瑞死的时候,宁荣二府都是二十两十两的赠银,秦业本来还是官员,所以葬礼所得应该不少。

综上,秦钟上学时没钱,是真没钱,那时候秦可卿尚在,上面为了安全起见,自然不会跟秦业有所往来,更不会有什么赏银。秦可卿死后,宁府给了一笔银子,上面给了一笔银子;秦业死后,各方亲戚既官场同道少不得多有表示,又是一笔银子,所以才有秦钟死时的三四千两银子。

这三四千两银子最后哪去了呢?自然是进了秦钟的远房亲戚腰包里。秦钟在弥留之际,宝玉去探望已经说了,秦钟的两个远房婶母和几个兄弟都在跟前,他们就是等着秦钟死了好分家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