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nvoice校验差异处理

 席贝叶 2017-12-27

业务场景:企业在采购A物料后进行收货470KGPO本位币金额为2660CNY。但在后期的发票校验时确认收货数量为470KG,发票的本位币金额为2620CNY。查看发票校验产生的会计凭证如下:

DR 材料采购 2660CNY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330CNY

CR存货-原材料 6 .38CNY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33.62CNY

     XXX供应商(应付)2950CNY

如上分录所示:采购订单金额和发票金额产生的差异40CNY分别进入库存科目和差异科目。

注:该采购物料使用V控制价。

 

分析:SAP系统在关于发票校验时产生的差异进行的逻辑设计为:将差异在库存科目和差异科目中分摊。

     采购物料的库存数量采购物料的发票数量

系统处理:自动调整库存中物料的价值。即,进入库存科目。

     采购物料的库存数量采购物料的发票数量

系统处理:差异金额*(库存数量/发票数量)=调整库存中物料的价值

差异金额*(发票数量-库存数量/发票数量)=进入差异科目的价值

     采购物料的库存数量=0

系统处理:直接进入差异科目。

 

分析结果:

查看物料交易记录,查出发票凭证产生的时点为2010719。在表MSEG中,查出该物料在过账(2010719)前的库存数量为75KG

上述情况符合分析的描述。所以,系统就会产生有两个差异存在的会计分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