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与之不共戴天的三位仇人,一人下落不明,一人却成了亲家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曹操一生树敌极多,其中有三位,曹操与之有杀父或杀子的不共戴天之仇。但三人各自的下场却大不相同,除陶谦忧惧而死、张闿下落不明外,最“幸运”、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张绣。此人在投降后非但没有被杀,反而还曹操结成儿女亲家,不仅得以重用,还享受高官厚禄,实在是风光的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曹操的这三位仇人。

首先要讲的是陶谦。据《后汉书》记载,陶谦少年时便以外貌奇特、性格放浪闻名县里,深得同乡、曾任苍梧太守的甘公等人器重。甘公不仅把女儿嫁给陶谦,还不断地推荐他做官,在东汉末年,陶谦已先后在朝中和地方上担任过尚书郎、舒县令、卢县令、幽州刺史、议郎、扬武都尉等职务,并以参军身份跟随司空、车骑将军张温讨伐黄巾军,立下很多战功。

公元188年,青、徐两州黄巾军复起,并四处攻打郡县,朝廷遂派出有征战黄巾军经验的陶谦为徐州刺史,命他剿平乱军。陶谦到任后,任用臧霸、孙观为将,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底定徐州。5年后,汉献帝因陶谦绥定徐州、进献贡品有功,升授其为安东将军、徐州牧,并封溧阳侯。而此时,陶谦早已成为山东诸侯中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其手中最雄厚的资本,便是以勇猛善战闻名的“丹阳兵”。

然而不久,陶谦便因劫杀曹操之父曹嵩一事,跟曹操结下血海深仇。对于劫杀曹嵩一事,诸书记载不一,《后汉书》、《三国志》及《世语》都言之凿凿地称陶谦是元凶,而《资治通鉴》和《吴书》则认为是陶谦部将所为。但不管怎样,曹嵩是在徐州地盘上被杀的,而且张闿也的确是陶谦的部将,就算陶谦主观上没有作案的动机,但也难脱干系。这个杀父之仇,曹操算是跟他结定了。

曹嵩遇难后,曹操以替父报仇为由,起兵讨伐陶谦,并将刻骨仇恨发泄在徐州百姓身上,行军所到之处都以屠城作为报复,死于其手的百姓有数万之多。曹操与陶谦交战近一年时间,因后方被吕布偷袭才被迫撤兵。同年(194年)秋,陶谦在惊惧忧愤中病死,4年后曹操占据徐州。至于陶谦死后的葬所及子嗣结局,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按常理分析,不是被掘墓曝尸、子孙灭门,便是子孙远遁、迁坟改葬。

据《三国演义》的说法,曹嵩遇害案的直接凶手是小人物张闿(《资治通鉴》和《吴书》虽然认定曹嵩死于陶谦部将之手,但并未指明是张闿所为)。此人是黄巾军出身,在青、徐两州作乱失败后,被迫归降徐州刺史陶谦,在他手下做了都尉之职。当曹操出任兖州牧后,陶谦为与他结纳,便派张闿护送经徐州到兖州的曹嵩一行,但就在“护送”途中,贼寇出身的张闿贪图曹嵩资产而将其杀死,随后携财率军投奔淮南袁术。

张闿在归顺袁术后,继续发挥其“杀手”本色,曾以“借道”之名,利用宴请陈王刘宠和陈国国相骆俊之机,将二人刺杀,一时间令举国哗然。此后,张闿的名字在史书中再没有出现过,至于其结局,无非有被杀和逃往两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因为没有明确记载,便成了一桩“无头迷案”。

至于曹操与之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其结局就显得离奇的多。张绣本是董卓部将张济之侄,在张济于穰城战死后统领其部众,驻屯于宛城,并刘表结盟合力对抗曹操。公元197198年,曹操两度征讨张绣失利,在首次作战中还损失爱子曹昂、爱将典韦,代价非常沉重。然而就在第二次失利后不久,张绣竟然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在袁曹鏖战官渡之际,毅然投降实力处于劣势的曹操,让后者大为感动、兴奋。

张绣投降后,曹操非但没有再计较杀子之仇,反而对他刻意厚待,不仅封他做扬武将军,而且还跟他结成儿女亲家,令儿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待遇不是一般的好。在归降后的8年时间里,张绣又追随曹操征战河北,并因战功卓著屡获升迁,最终病死于征讨乌桓的途中。

不过对于张绣的死,魏朝正史《魏略》则称他是被曹丕逼死的。不仅如此,曹丕还利用“魏讽谋反”的案件,指使手下人把张绣之子张泉定为同犯,将其诛杀。张绣父子的结局,很是应和了中国两句俚语,即“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和“父债子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