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名师”押中80﹪考研真题,大连理工:将严肃处理涉事教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漫步之心情 2017-12-27

近日,微博有一个话题榜上有一个相当热门的事件#2018考研数学泄题事件#

按照爆料网友的说法,今年考研的数学题目相当有难度,甚至出现了考研大纲里都没有的 “超纲 ” 题目。

但有一名数学讲师在今年考研前的一段 2 个多小时的授课视频里,不仅诡异地 ' 押 ' 到了这道题,在视频中,他还特别强调这是今年的考点。后来网友们再经过仔细研究总结发现,这位教师在这堂课上所讲解的题目几乎都是今年考研数学的考点。

泄题?这种情况人们怎么可能不往这个方面想?

事情闹大了,这两天争议沸沸扬扬,从未停止。

这种事情肯定要给广大考生一个答复。

忽然想起一个故事。

中国明朝的时候,进士并不是全国统一录取,而是按地域分配名额,具体分为南、北、中三个区域,录取比例各不相同。淮河以南各省比例为55%;淮河以北各省比例为35%;中部云贵川三省和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凤阳,比例为10%。

大概意思就是,朝廷招一百个进士,那么分配到各地,就是南部五十五人,北部三十五人,中部十人。这意味着如果你是南方人,考了南部第五十六名,哪怕成绩再好,文章比北部第一名还牛,也没法录取你。而如果你是中部人,哪怕你文章再差,在南部只能排到三百名以外,但只要考到中部的前十名,就能当进士。

之所以会这样安排是因为朱元璋在位时期有一次科举,南方的举人发挥出色考得太牛,牛到北方没几个考上进士,于是有人不服气,说是考官舞弊,事情闹得很大,捅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为了安抚天下士子之心,也不争论啥,大笔一挥,砍了上百颗脑袋作为交代。

但是事实的真相是,当年的北方教学质量确实远远不如南方,光杀人不能解决问题。无奈只好设定南北榜,谁都别争了,你自己投胎,投胎到竞争激烈的南方算你倒霉,投胎到水平不高的北方算你运气。这就是著名的政治案件——南北榜案件。后来明宣宗时期又增设了中部。

所以南北榜事件就算没有猫腻,国家照样要给天下士子一个交代。考研与科举一样,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公器,真心希望不是真的泄题。如果做不到公平,其他人的努力全部成了笑话,辛辛苦苦复习备考一年半,不及人家轻轻松松考前两小时?各位,你们觉得这公平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