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野钓酒味、发酵类窝料的一点浅见献给茫然的你

 七星钓客 2017-12-27
野钓,一年四季用的钓饵无非蚯蚓、饵料、小麦、玉米几种饵,使用中并没有什么套路,这样不吃总会吃那样,大鱼不吃小鱼总会吃。只是说,春天和冬天的鱼侧重于腥味和蛋白质,这两个季节最好不要用素饵,很容易空军。夏天的鱼也并不是只吃素不吃荤,而是荤素不拒,只不过大鱼四季都对素食缺少戒心而已。做麦粒、玉米饵其实是有点技术含量的,稍微有点没做好会让你丧失信心。一旦做好了,效果还是仅次于蚯蚓饵料的。
野钓场合,事实证明只要是食物它都来者不拒,前提是你选的钓点不远处有货,而且是在鱼的进食时间段内,不然你用神窝都没啥子卵用。不过做窝料的时候要考虑几个因素的:
1、       味型问题:根据鱼的种类、季节、口味偏好、使用场合等因素来决定窝料的味型。实践证明,在野钓场合,小药类诱食剂除了个别味型的基本诱食剂有作用,绝大部分根本不适用于野钓,野钓的窝料饵料简单一点,自然逼真一点才是硬道理,搞复杂了反而起不到什么效果。
2、       颗粒问题:窝料应该有“诱”和“留”的功能,能让鱼来,但又不能让它短时间内吃饱开溜,因此要考虑鱼的食量问题,一款好的窝料除了味型正确,还要粗中有细,细中夹粗,虚实结合。
3、       适口性问题:这不用说了,窝料的品质无论口感、味道、粒度必须低于饵料,这谁都知道,要不然鱼为啥子要吃你钩上的?降低品质应该是在窝料的粒度和软硬上下功夫,而不是降低味型品质。
4、       入味的问题:诱鱼物质如果只分布在窝料颗粒表面,下水以后很快会变白味。一款好的窝料应该是由内而外的香味。理论上泡出来的窝料味道渗入内部,有效时间最长,发酵出来的其次,拌出来或闷出来的有效时间最短,只适合做饵料或钓快鱼。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要考虑工艺上的配合。
5、       发酵类,酒类窝料必须遵循的原则:
鱼不喝酒这是肯定的,你每加一滴酒之前请务必三思?加酒的目的是为了模仿水底生物自然发酵的味道,这是食物信息,特别是夏天。但并不是说你加了酒就代表食物来源,两者没有必然关系。因为鱼类的嗅觉特别灵敏,特别是大鱼,狡猾狡猾的,它能大致分辨真假,发酵产生的味道跟人工用酒的味道区别还是很大的,如果味型、用酒量掌握不好,所有酒泡、发酵窝都没什么效果。所有的酒味物质里面必须有食物信息在里面,所以,不管用玉米、小麦还是其它五谷杂粮,粮食本味不能丢,这是做酒味窝料的基本原则。不管你蒸也好,煮也好,泡也罢,一旦酒味和诱食剂味道盖过了本味,性能直线下降。
然后才是味型,毫无疑问,用谷物自然发酵出来的酒味才是最真实的,不管它甜也好,酸也好,臭也好,但是它能代表真正的食物来源,你单独用酒是模仿不出那种味道的,即使模仿出来也面目全非。举个例子,很多人埋怨自己泡出来的酒米没啥子特别效果,其原因就是生硬的用酒,死板的用诱食剂:为什么很多人愿意把谷物炒香了再加酒泡,除了便于泡液吸收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炒香以后能还原粮食本味,再加少量的浸润(绝对不是所谓的泡),能有机的把酒味和粮食味道融合成略带发酵的味道。
酒味窝料味型的基本原则:
粮食本味必须存在而且要占60%以上,剩下的30%分给诱食剂,10%分给酒精,一旦诱鱼气味里面丧失食物信息,或者酒和其它味道不能有机融合,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在这里需要提醒有强迫症的钓友,不要用人的鼻子去衡量鱼的鼻子,你放了某样东西在里面,不要怕鱼闻不到,两者相差500倍,鱼是绝对能识别出来的。
做酒味窝料的各种工艺优缺点对比:
1、       泡。也就是用勾兑好的泡液,这种方法各种诱鱼物质都容易入味,随取方便,放冰箱里保存时间稍长一点。缺点是泡出来的味道没有自然发酵出来的杀伤力好,酒味和各种原料比例对一般人难以掌握,有一点损伤原味。
2、       。也就是把勾兑好的诱食剂与原料混合以后在塑料袋里密封,让各种味道完美融合。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不破坏谷物淀粉,能最大限度保留谷物原味,浅度发酵的同时能让各种味型有机融合,当然,缺点也一大堆:装塑料袋变质特快,特别是夏天,有时候放几小时都不行。各种诱鱼物质只能在窝料的浅表,下水后不耐泡,做饵料倒是可以考虑。
3、       发酵。也就是把基本原料煮熟成淀粉后加酒曲,通过一段时间自然发酵出酒味,适当添加诱食剂优化味型。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窝料味型相当复杂,酒味虽然不浓但是粮食味特别醇厚,是人工加酒模拟不出来的。做这种窝料其实是个相当有技术含量的技术活,需要有点发酵常识,要不然很容易失败。一旦做好了,论杀伤力的话,一般泡米之类的只能望其项背,特别是野钓大水面,85年的老鱼都有可能被你骗上岸。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它自身的缺陷:首先是发酵会破坏淀粉,也会改变预先加进去的诱食剂成分,比如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成分都会改变,在相当程度上会损伤原味。因此在发酵前一定不要突发奇想加任何诱食剂、糖类进去,一定要在发酵成功后,使用的前一两天再加各种辅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诱食剂不被破坏。其次,发酵的工艺有点复杂,需要的容器和工具有点多,都要求清洁,比做月母伙食还讲究。还有一个难题是发酵以后没有专业的灭活设备,保存是个难题,必须提前做,做好以后就要马上用。
写在最后:钓鱼是一种乐趣,做鱼的窝料饵料何尝又不是一种乐趣?我们不可能像工厂一样专业,也不主张大瓶小罐的挥霍银两,4元钱一包的商品窝谁都买得起。但做到心中有数后就有了一定的成功把握,变相也是一种节约。最后,新的一年快到了,祝广大钓友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大鲫大鲤!如果你有空了,还是不要让正事耽误了钓鱼,嘿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