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土哥a: 阿土哥的2017年年度总结(二)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价值投资的大年。没错,大佬说得对,命...

 疯狂的漂流瓶 2017-12-27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价值投资的大年。没错,大佬说得对,命好才是核心竞争力,阿土哥今年又踩对节奏了。虽然我一直宣称我承认市场有效,我放弃选股,但不知不觉中我还是买到了大牛股,躺着赚了大钱,因为H股的第一重仓和第二重仓分别是中国平安和工商银行,我的仓位里65%以上是银行保险,100%都是大蓝筹。

        今年市场风格的变换,很多人措手不及,原来在市场中活得很好的人,今年亏得很惨。我经常看到一些可笑的言论,说国家队操纵市场拉抬权重蓝筹,掩盖中小创血流成河的事实见死不救(我看国家队才懒得逗你玩,人家买权重股在闷声发大财),有人说今年行情炒的是绩优概念股,明年一定会切换(在我看来股票分为绩优股和概念股,什么时候绩优也变成一种概念了)。其实我觉得今年市场的转变,才是最理所当然、最回归常态的,是对过去数十年错误的纠偏,抱有阴谋论的,抱有风水轮流转思维的人,等待你们的将会是无尽的惩罚。最简单举例,创业板指数的ROE其实和H股指数差不多,即使经历了今年这样惨烈的两极分化行情,目前市场给出的PB估值,神创仍然是H股指的4倍多,所以大家好自为之,自求多福吧。

        那么今年市场风格的剧烈转变,是不是我提前预判到了呢?实话实说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我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好的投资只有一种,那就是价值投资,不看价值只看趋势或只炒概念,你买没价值的东西,做没有价值的投资,怎么可能赚钱呢?除非有人比你还傻,但市场中谁比谁傻呢?最傻的往往是你自己。“价值”这两个字,我理解为两方面,第一你买的标的要能不断创造出的漂亮的内在价值(也就是ROE要高),第二,这价要买得值(也就是PB要低)。其实以我的理解,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最根本异同可以归结为,在追求买得值方面,他们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地方在于对新价值的追求,也就是说,巴菲特更注重新价值能不能不断地创造出来,创造得多不多,持续得久不久。从很长的时间来看,如果公司不能创造出新价值,或者在不断地毁灭价值,那么即使买得再便宜也没用,除非短时间内市场发现其价值、估值快速恢复或者有外力使得公司快速强制清算。简单举例,格老以0.5的价值买入1元净资产,而巴老是1元买的,但是格老的资产ROE为零,5年后净资产还是1元,而巴老的ROE是15%,4年多净资产翻倍,5年后PB已经小于0.5了,如果时间越长,则盈利越多,其价值也一定会被市场发现,估值也一定会提高,那时候就会有业绩和估值的双击了。

        而我能踏准港股的节奏,说是运气,也不一定是运气,其实也是遵循了这个逻辑。我其实并不期待着短期内港股的估值会提高,或者直接会来一波牛市,而只是追求其内在价值的创造,也就是追求ROE而已。从全人类的普遍经济规律来看,资本金的投入,获得10%的年回报是合理的,太高必然带来竞争,太低了则导致市场紧俏回报提高。我曾经研究过各行业的平均ROE,静态来看大概率是围绕10%的正态分布,动态来看,也是以10%为轴心左右摆动,无论其盘子大小、无论在主板还是创业板,概莫如此。事实也已经证明,上证指数27年上涨33倍,复利是14%,深证综指27年上涨19倍,复利是12%。然而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自己的回报是多少呢?大家都知道的七亏二盈一平,在中国是不是也一样呢?在买入H股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相信,我分散买入的这一组企业,大概率的每年能够为我创造出10%的回报,那么剩下的时间,我无非是在等待市场发现其价值,给出高估值的双击机会罢了,我根本就不是在踩节奏,我根本就不知道今年会“炒绩优概念”。

未完待续, 下一篇会介绍今年的一个全新交易策略,如何赚取波动的钱的方法,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