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唐朝后宫53】安禄山招兵买马初显狼子野心

 梦想童年594 2017-12-28

文/思文

安禄山所谓出兵征讨契丹大捷,纯属谎言。

 事情的真象是这样滴:安禄山上次进京,见玄宗对自己深信不疑,寄予厚望,贵妃似乎也有情有意,回到河北老巢,内心极为矛盾,不知如何是好。

 别看安禄山貌不惊人,却胸藏狼子野心,自从赢得玄宗和贵妃信任,兼领三镇重兵,手握生杀大权,赏罚用刑,一人说了算,就日益骄横起来,特别是见了贵妃之后,野心就逐渐膨胀,曾一度产生过入朝问相的念头。但是,他知道,当宰相是永远得不到杨贵妃的,更何况按皇朝的惯例,皇帝晏驾后由太子继位。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昔日瞧不起太子,就是玄宗掌朝时可以坐上宰相的位置,太子继位后,别说继续执掌权,不借故问斩已是万幸,哪还敢奢望长期占据宰相职,纯属做梦。想到这里,他心里后怕,常常梦里惊醒,经常梦见自己作了刀下之鬼,精神萎靡不振,人日见消瘦,于是传孔目官严庄、掌书记高尚密室议事。

 

 严庄一直跟随安禄山,关系密切,被视为心腹知己。

 高尚与严庄则有些不同,高尚原名高不危,幽州雍奴人,虽家贫如洗,但胸怀大志,四处求学住在河朔县,与令狐潮为邻,私通其奴婢,生一女。令狐潮见高尚爱学习,才华横溢,文词过人,就慷慨解囊相助。高尚自命不凡,曾对汝南周铣说:

“高不危宁愿举大事、取功名而死,也不愿吃树皮革根苟活于人世。

 

河朔县尉姓高,就认高尚为同宗兄弟,时常接济。李齐物任怀州刺史,赏识高尚的才能,向朝廷保荐并赠送钱物送往京城,并托中官将军吴怀实帮助。吴怀实将高尚安置在家中,让他与儿子相锡共同学习,家里的大大小小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并不失时机地向高力士推荐。通过高力士的关照,高尚被授予左领军仓曹参军同正员。

天宝六载,安禄山入朝,高力士又将高尚介绍给安禄山。安禄山上奏封高尚为平卢掌书记,可以出入自己卧室内。安禄山肥胖嗜睡,高尚执笔就在床旁通宵达旦的等候,真可谓忠心耿耿,深得安禄山重视,两人关系日益密切。

高尚与严庄室坐定,见安禄山神不守舍,似有无限心事,就齐声发问:

   “大王贵体欠安?”

   “非也。”

   “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

   “嗯、嗯,没什么。”

   “我们随大王出生死,南征北战,大王有用着的地方尽管直言自当赴汤蹈火,共渡难关。”

   哎!我得罪了太子,被诛是迟早的事,不想连累两位,今天就此诀别吧,安禄山开始演戏了。”

   “此话怎讲,我们只知道大人,不知道什么太子不太子的,愿和大王生死与共,决不苟且偷生。”

 

安禄山对这两人的忠心深信不疑,只是事关重大,非同儿戏,故意用计激他们先表态,见时机成熟,就将得罪太子及自己最近常做恶梦、心神不定的实情和盘托出,最后说:

“当今圣上年事已高,如果太子执政,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不知两位有何解救良策?”

 高尚怂恿安禄山谋反说:“大王卓尔不群,怎能久居人下。京城武备松弛,人以习武为耻,现在能征惯战之士皆由大王统帅,与其束手待毙,不如轰轰烈烈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严庄知道安禄山早有心,马上迎逢、吹捧说:

“大王神明英武,盖世无双,才兼文武,德誉四海,文能经国,武可安邦,乃子牙、乐毅、孙膑、子房再世,岂能与那些庸碌无能之辈为伍。

“我受圣上厚恩,情同父子,怎能突然萌生二心,留骂名于后世,做一个不忠不义的小人呢?”

 安禄山假装要做忠臣孝子,却在故意卖关子。

“皇上老迈昏庸,沉溺酒色,重用奸臣,小人得志当朝,忠义正直之士弃之荒渊,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大王若拘小节而忘大义,顾私利而弗忧国,必令海内有识之士失望啊!依严庄愚见,凭大王的威望,只要振臂一呼,天下人必然闻风响应,李唐江山唾手可得。”

“严孔目官所言极是啊,大王千万不可错失良机。高尚不才,对天文、地理、面相和图谶略知一二。观大王面相,天圆地方,龙眉凤目,高颧狮鼻,双耳丰厚,腰大膀圆,腹垂过膝,此乃奇相,正应弥勒佛大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寓意吞并天下,荣登九五之尊。

“天意如何?

“下官近来夜观天象,见东北方向将星明亮、光芒四射,遮掩紫微宫。帝星若隐若现、时明时暗。此乃上天垂象,预示大王将革唐的命。”

“图谶可有显示?

 高尚经安禄山一提示,顿时心领神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在安、严两人面前打开图谶,虔诚地端坐,排演半天,合上图谶,掐指推算,装模作样,然后神情严肃地整理衣冠,恭恭敬敬地将安禄山扶上正位,倒地叩拜说:

“臣高尚叩见吾皇,愿吾皇万寿无疆!

“先生为何口出狂言?

“图谶和卦象明确显示,大王为真龙命主,早革唐命早登基,不出数年,当为天子,故臣预先恭贺。” 

严庄听高尚这么一说,唯恐自己落后失宠,也马上跪拜祝贺。

高尚、严庄一番解说,安禄山对自己为真命天子信以为真,精神为之一振,随即三人悄声密谋,商定表面要对玄宗皇帝更加忠诚,争取更大的信任,为政变争取时间,以平定边乱为借口,扩建军队,组织亲军,囤积粮草马匹,打造兵器,排挤汉将,重用蕃将,逐渐用蕃将取代汉将,为兵变扫清障碍。

三人策划至东方破晓,安禄山升帐,众将参拜已毕,安禄山宣布:据可靠情报,契丹王正加紧招兵买马,演练战阵,不日将侵犯我边陲,各位回去后要抓紧时间练兵,随时准备出征。本帅近期将举行大型阅兵,挑选能征善战的将士组织敢死队,为朝廷效力。各位将军回去要抓紧时间练兵备战。

众将军退帐,积极准备阅兵。

安禄山让高尚向朝廷修表,说奚、契丹犯境,军情十万火急,刻不容缓,自己已带兵出征,请玄宗宽恕擅自用兵之罪。安禄山所谓奚、契丹犯境纯粹是虚构的谎话,是为了招兵买马、准备兵变施放的烟雾。

安禄山又密令严庄、张通儒、孙孝哲等心腹,通知史思明等人挑选同罗、奚、契丹族投降士兵中勇猛善战者参加阅兵,等候他亲自选拔。安排准备就绪,安禄山传令翌日在校场阅兵,又密令高尚、严庄不失时机的四处选购良马,制作绯紫官袍、鱼袋以百万计,为建立新朝廷做准备。

 阅兵当日,安禄山挨着个的巡视一番,见爱将无一缺少,心里暗暗欢喜

 安禄山宣布开始讲武。

 安禄山为了发动兵变,先仿效皇帝讲武,观看兵将的反应,然后下令按实战进行军事演习。一声令下,金鼓齐鸣,令旗翻飞,阵形速变,一会儿方阵,一会儿燕形阵,一会儿长蛇阵,一会儿八卦阵,阵阵相联,看着这一幕气壮山河的战争活剧,安禄山暗自得意,坚信用这支英雄的部队进兵中原,必能以秋风扫落叶、摧枯拉朽之势,消灭朝廷军队,他更加坚定了反叛的决心,一丝不意察觉的微笑挂上眉梢,又稍纵即逝对这些地位低下的士兵来说,能作为元帅的亲军,无疑是提升,是最大的荣耀。受阅将士深受鼓舞,齐声高喊道:

  “愿同元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安禄山传令幽州、平卢、河东三道各出兵二万,共六万人讨伐契丹。

正在安禄山调兵遣将时,吉温从京城送来消息,八月,京城武库无故着火了,烧毁兵器三十七万件,朝廷震动,人心慌恐不安。

 高尚、严庄听到这个消息,迫不及待地向安禄山道贺说:

“此乃上天垂象预告,欲灭李唐,将降新主,荣膺大王。

 安禄山对此深信不疑。高、严趁机凑上前,耳语一番,安禄山开怀大笑。

 当夜,军中开始秘密传闻,说安禄山的母亲名叫阿德氏,是突厥族神巫,没有儿子,就向突厥人尊称为战斗神的轧荧山祷告求子,梦见神交有娠,降生之夜,赤光万丈,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群兽惊恐不已,狂奔四鸣。安母以为神仙降临,给安禄山起名日“轧荧山。”

 不几天,安禄山的神话在军中传得纷纷扬扬、神乎其神

 安禄山神化自己以后,率领大军行程千余里,来到荒无人烟的沙碛,奚、契丹王大帐,却连人影都没看见原来奚、契丹王早已逃无影无踪。

前锋捉住契丹逃兵拷问,探知契丹王已逃至土护真水一带。    

兵贵神速。安禄山得报,立即命令三军昼夜兼行,火速赶到土护真水,活捉契丹王。

大军强行军三百余里,途中阴雨连绵,道路泥泞,苦不堪言。前哨报告发现契丹王牙帐,安禄山求功心切,传令马上列阵,发动进攻。

 大将何思德久经沙场,知道连日天雨,弓弩筋胶全部松弛,弓箭手无用武之地,就向安禄山献计说:

“大王少安勿躁。我军人数虽多,但长途奔袭,人疲马乏,战斗力大大下降,现在进攻,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不如安营扎寨,以武力相威胁,不出三日,契丹王必来投降。

“胡说八道。我军千里奇袭,士气旺盛,敌军胆慑,利在速战速决,如果耽搁太久,人困马乏,必败无疑。你不懂兵法,阻挠军机,按律当斩。来人,将他拉出去斩首!再有妄议军机者,定斩不饶。”

 众将一齐替何思德向安禄山求情说:

“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际,先斩大将,损我军威,请大王息雷霆之怒,让何将军戴罪立功。”(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