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士懋先生胸痹经典引述

 杜子桐 2017-12-28



李士懋先生详解《金匮》中胸痹原文


1


原文:“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按]此条昭示胸痹心痛之病机——阳虚阴寒内盛。何以知其阳虚阴盛?以脉阳微阴弦故知之。寸为阳,尺为阴。寸微,知上焦阳气微;尺弦,为下焦阴寒盛,治当温阳。

若胸痹之脉为阳弦阴弱者,亦为阳虚阴盛之脉。阴弱者,即阳虚于下;阳弦者,阴寒逆于上,亦可致胸痹、心痛、短气,治法亦当温阳。凡阳虚阴盛之脉,如脉微细,脉弦无力,脉缓无力,脉拘滞无力等,皆阳虚之脉,皆宜温阳。本书所治之医案,阳虚者居多,因而温阳是治疗冠心病的一个重要法则。阳虚,又可兼血瘀、饮泛、湿浊、痰凝、气结、气虚、血虚、阴虚等诸多兼证,可在温阳的基础上随证变化加减,因而形成了琳琅多采的众多方剂,大大丰富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手段。



2


原文:“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按]此条告诫我们,胸痹、心痛、短气,虚者有之,实者亦有之,不可一见气短不足以息,即谓气虚,而妄予补之。何以别虚实?以脉别之,脉沉取有力为实,沉取无力为虚,此乃分辨虚实的紧要之处。实乃邪实,邪阻气机,致短气。何邪所阻,阻于何部,又当细辨。凡六淫七情,气血痰食瘀等,皆可阻遏气机;其病位,可在表在里,在上在下,在脏在腑,皆可阻遏气机而致短气。其中又有兼夹之异,程度轻重之别,亦颇繁杂,若能丝丝入扣,切合病机,亦非朝夕之功,必刻苦学习,善于领悟,谨于实践,不断总结,方能渐臻成熟,舍此别无他途。

短气与气短当有别。气短,是气不足以息,故常太息,其呼吸并无滞碍,虚故也,其脉当虚。短气者,非气不足,自觉胸中窒塞,吸入之气不能下贯丹田,仿佛吸半截状,乃邪阻气机,呼吸不畅,此实也,脉当实。尚有肾不纳气或大气下陷而气浮于上者,此名息高,属虚。呼吸急促而短气者,名喘息,虚者有之,实者亦有之。



3


原文:“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括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按]本条是典型的胸痹证,既有肺经的喘息、咳唾、短气之症,又有心经的胸背痛之象。心肺同居上焦,肺主气,心主血,紧密相关;且宗气居胸中,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助心行血。上焦病变,极易出现心肺同病。胸乃阳位,阳痹则阳不用事;阳不用,则气之上下不相通,前后亦不通,致胸背痛,喘息咳唾短气并见。

脉寸口沉迟,若沉迟有力为寒遏,当温散;若沉迟无力乃阳微,当温阳。本条证以方度之,乃涤痰通阳之剂,知其病机为痰遏阳郁,故此沉迟当有力,为实。关上小紧数者,小紧乃阴脉,为邪遏阳不宣达,数乃阳郁之象。

脉之迟数,俗皆以至数解之,寸口迟当一息三至;关上数,当一息六至,这是不可能的。脉的搏动,乃由心搏所引发,同一心搏,要数皆数,要迟皆迟。若以至数论脉,这是无法解释的。中医讲的是脉象,是脉的形象,而非脉的至数。若脉之来去皆迫急,虽至数不快,亦为数;来去皆徐迟,虽至数稍快,亦为迟。以脉象来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者,脉学皆有寸关尺分部而数,或寸关尺分部而迟的记载,若以至数论迟数,同一血脉,气血一以贯之,何能寸数而关尺不数?何能尺迟而寸关不迟?所以,以至数论迟数,则难以解释,若以脉象论迟数,则疑窦冰释。

本条以方药脉象来分析,其病机当为痰遏阳郁。瓜蒌甘寒,宽胸涤痰;薤白辛温通阳,且除大肠滞气,《内经》有:“心病宜食薤”之记载。白酒,《千金》用白酨浆,即酢浆。《辞源》:酢,醋本字。《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云:“今用米醋极验。”焦树德云:现今有用米醋、黄酒、白酒者,以醋为佳,黄酒次之,白酒无效。半夏苦酒汤,苦酒为醋,知白酒非醋,当为米酒或黄酒。日本有清酒,或为古代传入日本,此白酒或为清酒。



4


原文:“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括楼薤白半夏汤主之。”

[按]此条胸痹之状较上条为重,是胸痛彻背,且不得卧,卧则胸痛憋闷呼吸困难,乃痰阻胸中气塞甚也。尤在泾云:“阳痹之处,必有痰浊阻其间。”痰浊重,气塞亦重,故更加半夏以蠲痰饮。

冠心病由痰浊阻蔽者颇多,故此方为临床所常用。我常用生半夏10—15g,以增涤痰之力。本书中多例用温胆汤治之,痰浊重者,温胆汤加三子养亲汤,或更加皂角子,白金丸,甚至礞石滚痰丸。其法,皆缘于此。



5


原文:“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抡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按]此上焦之病,已延及中焦,涉及胃肝,不仅胸痹,且已成痞及胁下气逆而抡心。同样一组症状,但有虚实不同。实者,气滞气逆重,当急通痞结之气,去邪之实、加枳实、厚朴除气结,桂枝通阳。虚者,乃土虚木乘,升降悖逆而成痞,肝气上逆而抡心。土虚而木乘者,关键在土虚,故以人参汤温补中土,以御肝乘。

症状相同,而虚实有别,何以知之?当以脉决,脉沉取有力者为实,沉取无力者为虚。



6


原文:“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按]此亦气痹之证,症状相同,病机有别。以方测证,茯苓杏仁甘草汤,取杏仁宣上,通利三焦以化湿,茯苓淡渗以利湿,甘草培中,当属湿郁于上者。橘枳生姜汤苦辛散结降逆,乃气滞为主者。

症状相同,何以别之?湿阻者,脉当濡且舌苔腻;气滞者,脉当沉弦或滞。本书例案中有以三仁汤、苓桂术甘汤、甘露消毒饮、菖蒲郁金汤等方治之者,有以益气培中治之者,理通于此。



7


原文:“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按]胸痹缓急者,当指胸痹之状有缓有急,正邪交争,互有往来胜复,阳气暂通则症缓,阳气暂闭则症重,故缓急交作。何邪使然?以方测证,当为阳虚寒湿痹阻,附子温阳,薏米除湿,故知此证为寒湿所致,治当温阳除湿。本书中温阳化湿,温阳化痰、温阳化饮诸案,皆本于此。

方为散,且每服方寸匕,量较小,盖因湿性粘腻茵蕴难以骤解,故小量缓图。

有湿何不选茯苓、白术、苍术等,而取薏米?盖薏米除湿,且可舒筋缓挛急。胸痹而痛者,因经脉绌急而痛,薏米舒挛急缓其痛;而茯苓、白术长于健脾化湿渗湿,无舒筋缓挛急之功,故方选薏米。



8


原文:“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只实汤主之。”

[按]诸逆,当指寒痰、水饮、厥气等逆而上行。心中痞,心悬痛,皆因诸逆使然。究竟本条为何气使然?只实行滞气,桂枝生姜通阳散寒降逆,推知此证当为寒饮气逆所致,法当通阳散寒,行气降逆。本书中多例采用此法,盖原于此。



9


原文:“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按]心背痛彻者,阴寒凝闭重也,俞脏相通,内外相引,则心背彻痛。方取乌附椒姜,共襄除寒凝开闭结之功,佐赤石脂以安心。据余管见,冠心病属寒凝痹结者多,余遵此法而广为应用,疗效确切。仲景用乌头者共五方,皆为寒凝而痛重者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