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修第一人王琼:茶让我感知一种无法言说的轻安

 曼妲 2017-12-29



绑着马尾的女子,身着素色长袍。

她走过你身旁时,步伐轻柔,几近无声。


她的茶空间,大,亦整洁,空,亦丰富。

她有150多位员工,在这里每天忙碌。每个人都挂着浅浅的微笑,每个动作都自发于心,却充满礼仪的美感。


第一次见她的人,看不懂她。

她的注意力不在你身上,只在茶,和茶有关的事情上。


我只和茶在一起,无关乎面前的人是谁。我和茶在一起,也希望把你带入茶。

她说,专注地行茶,是在一杯茶中澄明自己。


她是王琼,中国茶修第一人。

迄今为止,她的和静茶修学堂,走出了数千名茶修学员。


他们和她们,是王琼的种子

中国茶修,要成为这个时代的符号,正在得益于这些种子的行走。



圆融、和合地泡一杯茶


629日,在北京和静园茶人会馆,茶传媒对茶修第一人王琼进行专访。


茶室纤尘不染,地板能倒映出人的影子。这样的环境中,一举一动都会变得庄重。

茶席简洁明了,只有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茶则、茶针和建水。



面前的王琼,安静美好似二八少女,在我们对面,端身正坐。


她微笑,低头致礼,然后开始泡茶。每个动作,都融入心念,静而郑重,让人不由屏息。


向盖碗中注水后,王琼双手捧起盖碗,举至胸前,四指托杯底,拇指轻扶盖子,稳稳一反转,茶汤注入了公道杯。


这样拿盖碗,很是罕见。


王琼说,这样的姿势,全身放松,气脉通行,茶的含氧量最高,可以泡出最好的状态。



这是她自创的行茶手法。


圆融、和合地泡好一杯生活中的茶,是她的追求,也是她的态度表达。

你松了,通了,这杯茶就鲜活了。人与茶合一,究竟在哪里合一?是有通道的。



我们的茶席讲究关怀


茶席前,她轻轻旋转盖碗,从另一侧注水,泡第二泡。


每次行茶,我希望对每一片叶子是公平的。茶汤的最高境界,就是平衡。每片叶子的能量,都能从茶汤中均衡地表达出来。




整个泡茶的过程中,她全部投入在面前这杯茶,专注,真诚,虔敬。


捧起茶杯,轻啜入口,茶汤柔顺,香气磅礴,馥郁温暖。


专注地泡茶,在一杯茶中澄明自己。当你的专注和我的专注同频了,就会感动。这是专注的力量。就在刚才,我们共同把心神交给了茶。



1996年至今,王琼事茶已有21年。


在传统的泡茶手法上,她总结出自己的行茶十式,第一次提出茶修概念,让每一次泡茶都成为茶人身心的观照和修持。


王琼说,茶席摆满了东西,思维就会散乱,心神难以收摄,人也无法专注。


茶席的布置,讲究简约、和谐、关怀、有序。和茶无关的东西,不要有,这是训练专注的前提。




人在极度专注时,会感知到平时感知不到的东西。

这种感知,方为茶修之体验。


王琼行茶,我们注意到一些细节。她随时在用手中的洁方,擦干净茶具、茶席上的每一滴水。每次放下茶杯,所有的东西都自然归位。


她,显然影响了和她在一起的人。


员工送上来的果盘,俨然是个艺术品:绿色的大叶铺底,上面一层层摆放着洗干净的葡萄、杏子、荔枝、樱桃等各种水果,精致、养眼。



“秩序”的种子,始于童年



王琼是东北人,她生长在被称为一朝发源地、两代帝王都的辽宁沈阳。


家里有七个孩子,她是最小的女儿。因为年龄最小,也最受长辈的宠爱。


她小的时候,父母工作繁忙,哥哥姐姐或上学或从军,她长年跟着姥姥一起生活。


姥姥是整个家庭的大管家。这位老人处事干净利落,井井有条,家里家外的大小诸事几乎都要由她亲自打理。不论有多少事情,姥姥永远都是有理有数的,从不会因忙乱而失措。



幼年时的王琼,对茶的记忆并不多。东北并不是产茶地,喝茶的人也少。


可是,她的父亲爱喝茶。逢年过节,单位都会发一些花茶作为员工福利,家人也因此习惯了喝花茶。每天用搪瓷杯子泡上一杯,鲜甜的茶汤带着花香——这便是茶带给王琼的最初记忆了。


单位发的花茶喝完了,父亲就会带着小女儿,坐三站公交车,到茶叶老字号庆源春去买茶。



和姥姥一起住的时候,父亲常常来探望王琼。他每周来一次,每次都给她带糖果,给她讲故事。


父亲一次会买十颗糖,揣在裤兜里。每次给她一颗。等到第十天,那颗带着父亲体温的糖,糖纸准会被揉得褪了色。


这是一个小女孩和至亲最甜蜜的交流。每到周末,她站在阳台上,踮着脚,眺望着父亲的身影。


与姥姥一样,父亲也是一个极度整洁的人。他把生活中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整洁秩序。


姥姥和父亲,在幼小的王琼心中,早早种下了仪式感的种子。




那一刻,是无为的到达



王琼毕业于东北最知名的中医高等学府——辽宁中医。


她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


大学毕业,她被分配到一个安稳却看不到前景的工作岗位——去养老院做医生。


这是个从20岁能一眼看到60岁的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做着一样的事。王琼觉得,这不是属于自己的路。在工作包分配的年代,她选择放弃了铁饭碗,自行择业。



因为普通话标准流利,她做过商场播音员。90年代,东北输油局电视台招聘专业播音员,王琼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取得最终决赛资格。但最终考试那一天,她的嗓子突然发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尽管懊恼,但也只能看着自己与电视台播音员失之交臂。


现在看来,那是冥冥之中的阻止,只有茶修才是我今生的使命。王琼说。




1995年,在一次与朋友的交谈中,王琼萌生了一个想法:开一家茶艺馆。


她没有思虑太多,说话就干,第一家和静园茶艺就此诞生。


当时的沈阳乃至东三省,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茶馆和茶室,反而遍地都是棋牌室、夜总会和卡拉OK。和静园茶艺在沈阳,可谓独树一帜。




开了第一家茶艺馆之后,王琼开始了自己的习茶之路。她在北京王府井一家茶店买了十几万的茶叶,回来一道一道泡,一道一道品,一道一道学。


红茶高香,绿茶清爽,乌龙遒劲,普洱温和,这样一点点学了起来。



她亲自探访茶山,潜心学习冲泡技能,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茶文化比赛和推广活动,还自创主题茶艺白云流霞”……对茶了解得越多,茶就越令她痴迷。


如今在沈阳,和静园已成为了东北茶文化的标杆。


——和谐、和美;

——宁静、清静。


王琼在茶中寻觅到了平衡和安顿的力量,她被一杯茶改变了太多。


►沈阳和静园茶人会馆内景


1999年,和静园茶艺馆的王琼以自己独创的主题茶艺白云流霞报名参加广西茶艺大赛。


她每天勤奋练习泡茶手法,力求完美地表达出茶道之美。


在一次泡茶练习中,身心高度专注,她突然进入了一种定境。她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轻安。



那一下子,感觉自己入茶,入水,入音乐了。很是喜悦。


在无为的状态下,才会有无为的到达。


王琼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回顾着当年的难忘体验。



茶修,是与自己的和解


从接触茶,到懂得茶,到以茶为修行的法门,王琼始终致力于构建一种表达方式,一种属于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的语言体系。


这种体系的探索,她经历了20余年。



2003年,王琼录制了《中国茶道经典》系列教学光盘,引起了茶界反响,电视台连续播放一个月,发行了整整十年。


这套光盘,十年后仍旧被无数人奉为学茶的圣经。对此,王琼直言很忐忑


十年来,我已经成长了太多。我尝试着真正去接纳、打开自己,让自己更真诚、更美好、更有学习的能力。现在的自己,比十年前的自己,更有价值。我希望,把更好的自己分享出去。


她决定再深入一层。


2013年,她在北京成立和静园茶人会馆和和静茶修学堂,将自己二十年来对茶的理解,凝练为简约的和静茶修·行茶十式用来教授学员。



当你借着一杯茶修静、修定,由艺而道、由道而修,才会觉得,这么多年是对不起这杯茶的。


艺,是艺术,是表层的表达;道,是精神层面的理念;修,则是回到生活,基于当下的行为。


茶修,是一种和自己的和解。是借茶修持,将理论落实于日常生活,真实地去做。



行茶十式与申时茶



王琼的茶修,自成体系。她强调行茶要有仪轨、有美观,但不失于融入生活。


现在,每个月的和静茶修学堂,都会开设不同级别的茶修课程,学员来自全国各地。


每次的课程,已是茶圈大咖的王琼都会抽出时间,来到学员中。她会亲自指导学员的行茶十式,也会和她们在下午,一起喝上一杯申时茶。


►王琼亲自为学员授课


因为有中医的底子,王琼发现,每天的申时(下午3:00-5:00)人通常都会比较困倦,打不起精神工作。这个时间段休息片刻,喝杯茶,让茶汤进入体内参与循环,可以让人静、定、提神。


申时喝茶,顺应身体需要,与身体对应,与自然对应。一杯申时茶喝下来,手心脚心都发汗,身体会有前所未有的通畅。


在和静茶修学堂,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日的下午,是法定的申时茶会。从2013年至今,已经举办了数百场,始终坚持,从未中断。



21世纪的“中国茶修”



世界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和台湾(地区)茶艺都为人熟知,但茶的根源毕竟在中国大陆。


数千年里,或繁盛灿烂,或衰微低迷,中国茶始终生生不息。



在茶文化日益复兴的今天,中国茶该如何面对茶为国饮的时代需求?我们又该如何承袭这份先祖留给我们的福报与智慧?


王琼和她的团队,有个梦想:就是有一天,中国茶修能够跟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台湾(地区)茶艺并列,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符号,成为后人会铭记的一段历史。


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也并非几个人能够实现——“我会用尽我余生的全部时间,去实践中国茶修。




这是王琼的大愿,也是王琼此生的使命。


为此,她在行动。


她在筹建着武夷山的一个中国茶修基地;也在积极拥抱年轻人的传播新方式,直播茶修、录起短视频;她也在跨界尝试着各种茶修的新方式,比如合作研发适合茶修的服饰等等。


和静茶修 · 行茶十式


一、主客行礼

茶师入座,行15度示意礼,稍有停顿,同时行注目礼。


二、备茶

均匀取三段;旋转倾倒于茶则。


三、温器

紫砂壶:注水轨迹由外向内环绕,先里后外。

盖碗:翻盖注水,复原倒水。



四、投茶、摇香、传嗅

在壶(盖碗)温度最高的时投茶,以便醒茶和发香。

投茶:平衡;

摇香:三次,唤醒干茶;

传嗅:盖碗向上欠一条缝,切忌对茶呼气。

五、温杯

此时再用公杯的水温杯,水先不弃,以便保温。

以右手为轴向内温杯;手不可碰杯口,执2/3处;弃水时有送有收。


六、润茶

注水及出汤相对快一些。高冲、低斟、定点注水;要连贯、稳、力度准确、角度严谨。



七、泡茶

观:观照自己,觉知当下

止:知止中正,止语止念

行:践行。借茶修为,以茶养德。

八、分茶

双手,低斟细流,下斜45°斟茶,正式茶会忌交叉。


九、请茶

手容恭,与肩同宽,四指微微向外打开15度角,同时行15度示意礼,请大家取用茶。


十、品茶

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托杯以为敬,感恩之心以为品。

双臂抬起,让身体中正平衡,呼吸放松自然。示意茶友饮茶之后杯子送回原处,方便斟茶。




► 什么是茶修:


茶修,是以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为导向,通过对行茶的专业与艺术的表达,于生活中日日行茶,时时修持,进而借茶修为,以茶养德,以达到内外兼修的美好生命境界。


茶修,让我们在生活中时时澄明,自我觉知,自我修正,在忙碌的生活中打开一条通道,探寻生命中本有的宁静与光明。


通过一杯茶来照见自己,让每一杯茶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这是茶修的真实意义。


► 受访人介绍:



王琼,1965年出生,习茶二十余年,视茶为毕生信仰。

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制定茶道教师,“茶修”理念的提出者和倡导者。

和静园茶人会馆、和静茶修学堂 创始人。

出版《中国茶艺经典》教学光盘,倡导践行“申时茶”。





文字版权|茶传媒

图片来源|部分由受访人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