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迟满足”就能让娃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呵呵!

 jplhj06 2017-12-29
  饱乐爸  一只立志做新世纪好老爸的程序猿!  大家好,我是饱乐爸!是开发熊大叔系列益智游戏的众多程序猿之一,更是一个资深育儿爱好者!在我看来开发只是门手艺活,而育儿更是值得深究的学科!在这里,我们的育儿没有常识的堆砌只有育儿理念的分享!  今天的绘本故事是《乖乖睡觉好不好》!  饱乐妈前两天跟朋友聚会回来后一脸欣喜声称从T那里学到了一招带娃绝技,并说只要认真执行,我家饱乐也能跟T家宝宝一样!  T家宝宝,绝对是我们朋友圈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除了不舒服外基本不哭不闹很好带,如今饱乐妈他们聚会经常会看见是T家宝带着几个小豆丁一块儿玩,俨然一副体贴小哥哥样。  看着饱乐妈一副期待样,我还能说什么,就试试看呗!  没几天我终于看出了点门道,这所谓的绝技不就是前几年大火的“延迟满足”嘛!  所谓“延迟满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节制”,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看上去这理论是不错对吧,但是我还是马上叫停了饱乐妈的计划,因为,“想吃奶要扯着嗓子哭够3分钟才会等来妈妈的怀抱;想要某样玩具,玩具就在手边L也会等一会儿才给拿;想吃零食,必须努力表现才能得到……”这些统统都是伪科学!  很多宝妈可能会有疑惑,这样一个有着实验基础并被那么多人奉为圭臬的理论怎么会是伪科学?!  关于该实验的种种不严谨的地方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当然了,以我的能力可能也没办法交代地那么清楚,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去网上搜索便知一二。而说到把它当做一个育儿方式,可能更多父母只知道到延迟满足让孩子逐渐学会控制控制自己的行为,知道要用理智战胜情感,逐渐也会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长大后,也大多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左右......这一系列优势。  可是却忽略了养成“延迟满足”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  在整个实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孩子的决定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自主决策,而上述的育儿方式则不然,它从始至终都是由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控制。  这就可能造成孩子的反抗,如果无法合理地进行疏导,极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例如,“延迟满足”的育儿方式支持当孩子在索取的时候你首先会做的是拒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稀缺感,而这种稀缺感的记忆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记得一个朋友曾经这么说“哪怕再想要都不会告诉父母,只会自己在心里憋着,总是听到别人夸奖我是好孩子,其实当时内心真的特别痛苦.....”  同时这种稀缺感也会让孩子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充满了局限,让孩子带着这种匮乏感来到社会上,更容易让他们进入匮乏与沉重,孩子会产生一种自我怀疑,例如不相信自己配得好工作,总是能找到吃力不赚钱的活,即使赚到钱也无法轻松享受,一给自己花钱就觉得愧疚,同时容易过度囤积东西,造成更大浪费。  那么,面对总是要求要这个要那个的孩子的“物欲情结”,我们到底要怎么做呢?  1岁之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此时孩子的需求都是最基本的也是必要的,不要觉得孩子要的太多或者担心对孩子有求必应不好,如果这个时候没有给予满足,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对外部世界的信任感都可能受到影响。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可以有选择地拒绝孩子的某些要求,但是这要求一定不能是孩子最基本的内在需求。不过在拒绝的同时一定要记得以下三点:  一则给孩子基本的尊重,给孩子选择权;  二则一旦孩子遵守约定,家长一定要说话算话;  三则就是要和进行平等的孩子沟通。  尊重孩子真的很重要!作为家长,管孩子不是最终目的,让孩子自己能够自觉去做应该做的事才是我们教育孩子最根本的目的,给予孩子足够的选择权,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掌控权,其反抗的心理自然降低。  其次,在与孩子达成某种承诺后,作为父母一定要说话算话!饱乐爸遇见过不少父母打着“延迟满足”的借口来哄骗孩子,延迟满足并不是不满足,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只会让孩子的安全感逐渐消失继而演化为习惯于迅速获得眼前利益。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沟通。对于不能买回家的玩具,我们要做的是先听一听孩子为什么想要——先认可、接纳孩子的想法,再当机立断告诉他“不可以”,以及“不可以”的原因。让孩子了解并继而理解你的想法这点很重要,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现之一,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烦,还是那句,作为父母请耐心耐心,再耐心一点。  End  关于我们:  “熊大叔儿童教育”品牌,致力于开发儿童教育类应用,努力为孩子们打造完美的虚拟小伙伴。 至今已上线40余款产品,在全世界拥有超过三千万用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