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列国犬牙相错表札记3

 金色年华554 2017-12-29


懷慶府(河陽十二邑附近)

十二邑:鄭氏詩譜曰:“周東都畿內方六百里,北得河陽。”河陽,在河之北。隠十一年桓王與鄭蘇忿生之田十二邑,鄭不能有,復歸周。桓七年王遷盟向之民于郟。僖二十五年襄王賜晉文公以陽樊、溫、原、攢茅之田,晉始啟南陽。(南陽非今南陽,指河陽十二邑西側附近,今河南获嘉县,《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于是始启南阳,《史记秦纪》秦昭襄王三十三年,魏入南阳以和,《集解》徐广曰,河内、修武,古曰南阳),指晉越過中條山。

 

河陽:在十二邑西側。孟津渡渡河一國便是河陽。所謂“天王狩于河陽”即指天王到鄭國地盤。即僖公二十八年,晉敗楚師于城濮(城濮為衛地,在今山東曹州府濮州),後在衡雍,作王宫于踐土。(踐土在今開封府滎澤縣西北,衡雍在原武縣西北,兩地在濟水與黃河分叉處附近)。在河陽之後,又會于溫。“城濮—衡雍—踐土—河陽—溫城”正是晉文公伐衛致楚還師的路徑。




衛輝府(在此附近黃河改道)

朝歌:朝歌康叔始封都此。

 

廪延:鄭廪延邑,亦曰酸棗。隠元年傳大叔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廪延。襄三十年遊吉奔晉,駟帶追之及酸棗。

 

曹邑:衛漕邑,戴公廬曹即此。附近有“衛南”故城,為衛楚邱,文公遷都于此。

 

雍榆:晉雍榆及牽地,在今浚縣附近。襄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于雍。定十四年㑹于牽。

彰德府(今安陽附近,洹水与黄河交汇处)

戲陽:在洹水與黃河交匯處,昭九年晉荀寅如齊逆女還卒于戯陽即此。

洹水:出自太行山脈,具體稱林慮山。成十七年聲伯夢渉洹即此水。


汝寧府(桐柏山右側、汝水南、淮水北所夾三角地帶)

今漯河以南這塊地方從北向南依次有胡國、柏國、房國、道國、蔡國、江國、息國、弦國、黃國。其中依靠汝水的有胡國、蔡國、新蔡,在淮水上的則有江國、息國、弦國、黃國等。此區域皆被楚滅。

房國:楚後以封吳夫概王,謂之吳房。

蔡:始封上蔡縣,昭十三年平侯徙新蔡。《左传成公七年》吴伐楚,入州来,《哀公二年》“蔡昭侯自新蔡迁于州来,谓之下蔡,”下蔡在淮水中游,淮南市附近。由是汝寧一府全境皆楚地。

 

信陽以南桐柏山脈上有大隧(又稱武陽關)、直轅(又稱黃峴關)、冥阨(又稱平靖關)三關。吳兵陸行入楚之隘道。所謂義陽三關之塞也。所謂信陽通道,即桐柏山與大別山交接處縫隙。

光州(淮水上游諸國)

從桐柏山源出淮水,上游依次有稷城、江國、息國(息縣城)、弦國、黃國、賴國(地圖上未顯示)、白城、蔣國(期思城)、蓼國(繆城)。息、黃、賴、蔣、蓼五國都滅于楚。

白城:息縣東有白城,為楚白公封邑。哀十六年傳:子西召太子建之子勝於吳,使處吳境,為白公。白,為楚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