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虚心明义理 实心却物欲

 师师书坊 2017-12-29

[摘要]越虚心,则义理越明;越实心,则物欲越却。能用好虚心与实心,对人的好处多矣。

文/道诚

我们平时经常说要“用心”,那么究竟该如何用心呢?《菜根谭》从虚与实的角度,告诉了我们用心的诀窍。

《菜根谭》:虚心明义理 实心却物欲

用心的诀窍(资料图 图源网络)

《菜根谭》:“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意思是人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人一定要内心充实,只有内心充实才不会受到物欲的诱惑。

何为虚?《荀子·解蔽篇》:“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不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记忆的知识和已有的成见、定势干扰新知识的学习,叫做虚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虚心、专注、平静,有助于人们不受外界干扰,看清事物真相。学习者要在学习中自始至终保持“虚一而静”的心态,才能好好地接受新的知识,认识新的道理。

同时,虚心还意味着对自我的不断扬弃和否定,对“新我”的不断追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外在否定”和“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人认识事物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人需要对原有的知识、思想观念等不断审视,需要接受新的知识、思想观念的冲击,所以必须保持一种开放心态、空杯心态。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在否定别人之前,首先自我否定。”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都是为了不断完善自我。

《菜根谭》:虚心明义理 实心却物欲

吾日三省吾身(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何为实?《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一方面,人只追求精神境界而没有物质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过多地沉湎于物欲追求,被物欲牵着鼻子走,缺少应有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财富,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中外哲学家都强调,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欲是两回事。伊壁鸠鲁说:“超出自然需要以上的欲望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王阳明说:“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同时,实心也意味着真实,要坦诚面对自己的生命,倾听内心的声音,追求真才实学、真理想真信念,崇尚真抓实干、真行动真作为,才能耐得住孤独,经得起考验。美国诗人道格拉斯·玛拉赫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做一个最好的你。”

《菜根谭》:虚心明义理 实心却物欲

虚心、专注、平静(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心既要虚,又要实,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如果把人之心胸比作大海的话,虚就像是大海的容量,能够海纳百川,能够自我净化。大海并不因为已有的海水而影响其接纳新的江河湖泊的汇入,大海并不因为河流携泥裹沙、含污纳垢而停止自我运动,它不断地自我净化,营造出碧海澄波。实就像是大海的存量,能够海涵万物,能够真实不妄地由滴滴涓流汇成。大海究竟有多少海水量?大海深处究竟有多少神奇生物和宝贵矿产?用“聚宝盆”来形容海洋资源是再确切不过的。

只不过大海的虚实是可以看得见的,有形的,人心的虚实看不见的,无形的,但是无形并不代表没有。人心的容量大小,可以看其是否有谦虚处世的态度、好学不倦的精神等,人心的存量多少,可以看其信仰、理想信念、道德、审美、各种知识等等。

《菜根谭》:虚心明义理 实心却物欲

人心既要虚,又要实(资料图 图源网络)

越虚心,则义理越明;越实心,则物欲越却。能用好虚心与实心,对人的好处多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