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只有1000个字的书,凭什么与《三字经》齐名?

 绿阳多肉植物 2017-12-29


今天,我们要从一本书讲起。

 

一本被冷落了近百年的书。


要想了解这本书,还得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说起。

 

 “一夜白头”的千字文 


梁武帝一生戎马倥惚,无暇读书,他很希望自己的子侄一个个能够成为饱学之士,经纶满腹,为此他甚至亲自授课。


但是,当时尚没有一本合适的启蒙读物,而流行于世的一些典籍,如《尚书》、《春秋》、《左传》、《诗经》、《史记》、《汉书》等程度较深,对于初学者太难,梁武帝少时即有深刻体会,为此,他决心有所作为。

 

梁武帝(464年—549年)


开始,他令一个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可是,鸡零狗碎,味同嚼蜡,不便记忆,收效甚微。


梁武帝就想:若是将这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编成一篇文章,岂不善哉!


他随即召来自己最信赖的侍臣周兴嗣,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命令周兴嗣在数天之内,将这1000个不重复的字,编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

 

周兴嗣回到家中,闭上房门,将王羲之的这1000字摊在桌上、床上、地上,逐字揣摩,反复吟读,苦思冥想,一天一夜未曾合眼。他根据自己的渊博学识,一气呵成,将这1000字连缀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这就是后来长期流传于世的《千字文》。

 

孙过庭 《草书千字文》


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即刻命令人送去刻印,刊之于世。

 

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而深得梁武帝的赞赏,将他提拔为佐撰国史。但他也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中国文化的“小百科” 


《千字文》自问世以来,被广泛使用,一千多年间,还没有第二个才子,尝试另编一本。这足以说明其编纂难度,以及其权威性质。


在近代,注重孩子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士,无不推举这一千古佳作。

 

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曾说到:


“我经常告诉来学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不要走冤枉路,最直捷的方法是先去读‘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四本书。努力一点,三个月的时间,对中国文化基本上就懂了。


尤其是《千字文》,一千个字,认识了这一千个字以后,对中国文化就有基本的概念。我常说的,我们小孩子读的《千字文》,只用一千个中国字,把上古到南北朝整个的文化大系,天文、地理、科学、政治,无所不包都讲了

 

就连著名文学家胡适也曾说过,他从五岁时就念过《千字文》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两句话,当了十年大学教授以后,还是不理解以上两句话的意思。

 

或许胡适先生只是谦辞,我们不妨一起来欣赏《千字文》的前面几句话: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开头以超然的目光,视向外空,“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然后,以宏大的气势反顾地球,“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八句三十二个字,将日月星辰,天高地广,一年四季,生长规律的物质世界,做了相当正确的叙述。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对于大自然的认识,还相当有限;那时所谓的“士”,也就是知识分子,能有这等科学预知,实在是了不起的,也不愧被称为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四字成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也便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他是隐藏在民间的大儒 


听这么一说,大家心里可能会想:《千字文》确实是好书,可是我们该怎么学呢?


自己又看不懂古文,网上一搜,各种翻译版本,各不相同。即使买了书,也很难看下去,而且翻译的版本出入很大。

 

其实就算我们买到正确的翻译版本,如果不懂得因材施教,而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的话,那也是完全与我们学习的初心本末倒置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明师开悟。

 

今天,要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位一直隐修于民间的当代大儒—— 蔡振民老师,来给我们讲解《千字文》,或许他不是大家眼中的“名师”,但他一定是名副其实的“明师”。


“ 五点晨起,洗漱更衣,读经诵典。

日日如此,年复一年。

 

不眷世俗,不恋名利,以诗礼家风耕读传家。

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上述生活场景,好似只会出现在书卷里,现实中少之又少。然而,这只是蔡振民老师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而已。

 

蔡老师生长在广东湛江一个学风浓厚的村庄里,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在娘胎里就开始学习这些经典。

 

蔡老师的家族,被赐予万古儒宗的美誉,他们在民间过着晴耕雨读的日子,世世代代默默地传承着儒学正统。

 

《千字文》更是他五六岁时就背的滚瓜烂熟的一本经典,关于学习《千字文》,蔡老师有些话对我们说:

 

“在我们古代,《千字文》原本属于蒙学科目,就是小孩子五六岁在私塾就该学完的。但我们现代人,由于种种因素,在小时候未能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这是大人(家长)都该补上的一堂蒙学课。”

 

“现代社会压力大,我们做父母的都很忙,但我的建议是,即使再忙,也别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省时间。

 

“我们小时候是没有条件学习,到了孩子这一代,我们条件也好起来了,我觉得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重拾起这份责任和义务。”

 

我们邀请蔡老师录制了《千字文》的网络课程,便于我们全球的华人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真正地将这部中华文化小百科学以致用。


【快戳下方,免费试听福利】

☟ ☟ ☟

《千字文》-第一课试听 来自一时一课 13:37


【点击下方按钮,立即购买课程】


(购买课程的朋友,务必阅读文尾的听课说明)


【点击了解更多好课】


张其成讲《易经》

李山教授解《诗经》

乐话《道德经》


- 购买须知 -


▲ 本课程为音频教程购买后即可永久收听该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