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魏六朝诗选》第一百三十八首《落日怅望》

 古风泊客 2020-10-24

【篇目】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

【古风泊客一席谈】

   落日怅望


        [齐诗·谢脁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拼音版:

mèi dàn duō fēn xuān , rì yàn wèi huáng shè 。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luò rì yú qīng yīn , gāo zhěn dōng chuāng xià 。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hán huái jiàn rú shù , qiū jú xíng dāng bǎ 。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jiè wèn cǐ hé shí , liáng fēng huái shuò mǎ 。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yǐ shāng guī mù kè , fù sī lí jū zhě 。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qíng shì xìng fēi duō , àn dú piān wéi guǎ 。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jì fá láng xié zhèng , fāng qì luò yáng shè 。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作品介绍]

《落日怅望》是南朝齐词人谢朓所写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充满思致、赋予人生哲理的诗篇。表达了诗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

[作者介绍]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附近)人。是南朝的世家豪门子弟。年少时就有文名,又曾出任宣城太守,所以又称他“谢宣城”。他与同族前辈谢灵运均擅长山水诗,并称“大小谢”。谢朓先在京城任职,经常出入竟陵王萧子良的藩邸,为“竟陵八友”之一,享有很高的文学声誉。后在荆州任随王萧子隆幕僚,深受赏爱。永明十一年(493年),谢朓因遭受谗言被召回京师后,逐渐陷入困境。虽然,他的官职不断提高,从宣城太守做到尚书吏部郎,但由于他的家族和个人的声誉,从萧鸾(明帝)篡政,到始安王萧遥光谋废东昏侯自立,都曾拉拢他以为羽翼,使他深感危险。最终他还是因为有意泄漏了萧遥光的阴谋,被诬陷下狱而死,年仅三十六岁。

谢朓和沈约同时,诗也齐名。号称“永明体”。梁简文帝曾称赞他们两人的诗为“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见《梁书·庾肩吾传》)从谢朓现存作品看,他的五言诗确实有新的特色,即:寄情山水,不杂玄言。虽然曾受谢灵运的影响,但内容的深刻和文采的清丽都超过谢灵运。严羽《沧浪诗话》说:“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这话说得不错。今天看来,他的诗对唐代诗人是有较大影响的。谢眺的赋也写得清丽,对后代也有影响。有《谢宣城集》。

  [注释]

       1、“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

       2、“日晏”,即傍晚。天还未亮。

       3、未遑(wèi huáng),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

       4、“凉风怀朔马”是化用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句意,胡马南来,但依念北方故乡的风土。

       5、琅邪政:西汉琅琊太守朱博能使“文武从宜(文人武将各尽其才)”的美政。

       6、洛阳社:指退隐者所居之处。晋朝葛洪《抱朴子·杂应》:" 洛阳 有道士董威辇,常止白社中,了不食, 陈子叙 共守事之,从学道。"后称退隐者所居为洛阳社。

  [译文]

        天还未亮,就陷入了纷扰喧闹的冗务;一直埋头忙到傍晚,还没有止息。

        在落日清阴之时返回住所,悠然高枕于东窗之下。

        窗外的槐树叶儿飘零,树干渐次枯萎,仿佛被捆紧一般;秋菊迎风招展,含苞开放了,就可以采摘了。

        借问现在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北方吹来的寒风在怀念南来的北马。

         “凉风怀朔马”是化用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句意,胡马南来,但依念北方故乡的风土。

        归思已伤思归客,再念浪迹天涯离居者。

        做官之时庆幸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但是公文文案却也没有处理得很多。

        既然不能像汉代朱博那样留下良政取得美誉,至少也要能像隐者董京那样散淡悠闲,逍遥终日吧。

赏析

深秋,傍晚时分,诗人在经过一整天的劳顿之后,终于回到了居所。“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日晏”,即傍晚。天还未亮,诗人就陷入了纷扰喧闹的冗务,一直埋头忙到傍晚,还没有止息。因此,当他于落日清阴之间,返回住所,东窗高枕,悠然仰卧的时刻。不禁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从尘杂纷冗、车马喧闹中抽身出来,目睹一轮红日徐徐沉沦,脉脉清阴洒满大地,诗人心中唤起了情怀,该是多么恬淡、多么惬意!诗人接着写道,槐树叶儿飘零,树干渐次枯萎,其坚劲瘦硬之质,仿佛被捆得紧紧的一般;秋菊沐浴着晶莹的露水,迎风招展,含苞开放了,就可以采摘了。这里瘦劲的枯槐,坚峭的秋菊,展现出一派清冷峻峭的景象,宛然孤寒料峭的象征,隐隐在诗人心中唤起一丝丝寒冷之意,使他油然滋生了暮秋怀归之感:“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凉风怀朔马”是化用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句意,胡马南来,但依念北方故乡的风土。这是把“凉风怀朔马”当作“朔马怀凉风”的倒置来理解的。实际上不如直接解读此句,更有意味。不直言“朔马怀凉风”,似乎是在暗喻不是诗人怀念故乡,而是故乡怀念自己的游子,这样巧笔立言,正话反说,便把诗情折如一层,把诗人深深的怀归之情,维妙维肖地表达了出来。

总起看来,“借问”句是明知故问,籍以启揭下文。秋风阵起,诗人由触物而伤怀:“已伤归暮客”,一个“伤”字,表明了诗人“慕归”不得,徒手归思缠绕而不能自拔的情怀,措词深沉而凝重,充满江河日下的无可奈何之叹。而归思难抑,诗人又由己而及人:“复思离居者”,他不仅自伤,进而伤人。他为晚归的游子而感伤,为浪迹天涯、南北飘零的“离居者”而触怀惆怅。至此,全诗由景及情,由己及人,层层推衍,物态尽显而情怀毕现。最后四句,转入直抒胸臆。诗人由深秋暮景的感触,表达了高洁的人生理想。

谢朓崇仰西汉琅琊太守朱博能使“文武从宜(文人武将各尽其才)”的美政。“既乏”云云,既是谦逊之辞,表示私心向往而不及,同时又带有让步语气的意味。即,今既立志美政,倘若不能取得朱博那样的美誉,便去追求散淡悠闲的生活,与亲朋好友诗酒往来,逍遥终日。这种典型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反应。

落日,是大自然的奇伟景观,人人皆可欣赏,而由此而生发的意绪却大异其趣。而此时此刻萦回于谢朓心头的,则是一种莫名的怅惘之情。诗人一心向往山林,向往着形躯的超脱和精神的自由,“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是其人生理想。但是,镇日埋头公务,形滞案牍,眼看着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目睹着红日冉冉朝起,迟迟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心所向往的自由之宇似乎仍是那么遥远,你们渺茫,因为,一种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题中的“怅”,正是这一旨意点画了出来。

如果说“怅”是氤氲于全诗的浓郁的氛围的话,那么,“望”便是贯穿全诗、结构全篇的主线。迟迟落日,脉脉清阴,因“望”而摄入诗人的笔底;寥落意绪,悒悒归思,因“望”而弥漫于诗人的胸怀。因惆怅之心而“望”落日晚景,仿佛戴上一副灰色眼镜来观察事物,一切景物皆染上悲婉低沉的色调。落日清阴仿佛是诗人迟暮心绪的写照,寒槐秋菊有宛如是诗人寂寥心境的象征,景、境,都融化于诗人低沉的意绪之间了。因此,总起来说,此诗的基调是低惋的。“怅惘”二字正是这种意绪的外化,是全诗的“诗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佚名

        《落日怅望》   [齐诗·谢脁]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天还未亮,就陷入了纷扰喧闹的冗务;一直埋头忙到傍晚,还没有止息。

        “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日晏”,即傍晚。天还未亮。未遑(wèi huáng),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在落日清阴之时返回住所,悠然高枕于东窗之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窗外的槐树叶儿飘零,树干渐次枯萎,仿佛被捆紧一般;秋菊迎风招展,含苞开放了,就可以采摘了。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借问现在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北方吹来的寒风在怀念南来的北马。

         “凉风怀朔马”是化用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句意,胡马南来,但依念北方故乡的风土。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归思已伤思归客,思归客再念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做官之时庆幸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但是公文文案却也没有处理得很多。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既然不能像汉代朱博那样留下良政取得美誉,至少也要能像隐者董京那样散淡悠闲,逍遥终日吧。

        琅邪政:西汉琅琊太守朱博能使“文武从宜(文人武将各尽其才)”的美政。洛阳社:指退隐者所居之处。晋朝葛洪《抱朴子·杂应》:" 洛阳 有道士董威辇,常止白社中,了不食, 陈子叙 共守事之,从学道。"后称退隐者所居为洛阳社。

这是诗人谢脁写的一首表达自己人生哲理和人生观的诗篇。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天还未亮,就陷入了纷扰喧闹的冗务;一直埋头忙到傍晚,还没有止息。

起首,诗人表达了对于公务的少许埋怨和厌恶。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在落日清阴之时返回住所,悠然高枕于东窗之下。

只有傍晚回到住所,才有自己心灵上的一点安宁。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窗外的槐树叶儿飘零,树干渐次枯萎,仿佛被捆紧一般;秋菊迎风招展,含苞开放了,就可以采摘了。

严冬临近,树叶飘零,只有秋菊含苞待放了。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秋菊的喜爱,其实也是表达了自己如能与秋菊一般再政治的“严冬”傲立,那就是自己的理想人生和状态了。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借问现在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北方吹来的寒风在怀念南来的北马。

        “凉风怀朔马”是化用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句意,胡马南来,但依念北方故乡的风土。

       但是诗人很巧妙地说,“凉风怀朔马”。颠倒了个。“胡马依北风”是指游子思念故乡,而凉风怀朔马”则是表示,其实故乡也在召唤游子的啊!对比可以看出,凉风怀朔马”表达的游子思乡之情更甚。当然也更别出心裁。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归思已伤思归客,思归客再念离居者。

       诗人怀乡思归,更跳出了自己:诗人想到天底下颠簸流离,不得不离开家乡,与家人分居的离乡者们。他们与诗人一样,都是为归思所伤啊。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做官之时庆幸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但是公文文案却也没有处理得很多。

       有点庆幸,有点自贬。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既然不能像汉代朱博那样留下良政取得美誉,至少也要能像隐者董京那样散淡悠闲,逍遥终日吧。

       最后一句诗文,引用了两个典故。

       琅邪政:西汉琅琊太守朱博能使“文武从宜(文人武将各尽其才)”的美政。

       洛阳社:指退隐者所居之处。晋朝葛洪《抱朴子·杂应》:" 洛阳有道士董威辇,常止白社中,了不食, 陈子叙共守事之,从学道。"后称退隐者所居为洛阳社。

       这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观:如果不能留下执政美誉的话,那么就做个退隐隐居者,留情山水吧。

       其实,泊客以为,这既是诗人的人生志向,也是在当时南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诗人对于自己人生规划的一种美好奢望。

       《落日怅望》 全诗落实在了一个“”字和一个“望”字,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官僚生涯的失望和思归情绪,抒发了诗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古风泊客》第一辑《古文观止》

《古风泊客》第二辑《诗经》

《古风泊客》第三辑《楚辞》

《古风泊客》第四辑《乐府诗集》


《古风泊客》第五辑《古诗十九首》

《汉魏六朝诗选》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诗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段时间既有采自民间的乐府诗,也有文人创作的五言、七言诗;既有南方清丽婉约的诗歌,也有北方的铿锵之声。本书选录诗约300首,分为九部分: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隋诗;分4卷,汉诗一卷,魏晋诗一卷,宋齐诗一卷,梁、陈、北朝、隋诗合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当时各个朝代各诗人的不同风格和内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时期的风格和代表作家,详加注释,是读者了解汉魏六朝诗歌的入门必备之册,既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备用资料,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项籍等

编订:余冠英

成书时间:1958年

《古风泊客》第六辑《汉魏六朝诗选》
汉魏六朝诗选138

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