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jiangnany 2017-12-30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瑞典颁奖典礼上做演讲《讲故事的人》。其中第一个故事意味深长。故事是这样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


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


“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


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在苦难的展览中,莫言和一些同学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大哭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发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哭得出。


哭的目的未必是因为苦难,一是要让老师满意,二是证明自己是有道德感的人。所以小莫言舍不得把好不容易积攒的泪水擦去,哭不出来的同学则用唾沫冒充泪水。


哭是进入一个群体的敲门砖,大家都哭了,大家就是同一类人,在一个群体中大家就都获得了安全感。


但却有一个同学没有一滴泪,而且觉得很诧异。这个人就成了异类。事后莫言偷偷去告密,最后那个学生被警告处分。


很多年后,莫言深感愧疚。他悟出来的道理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前者是说,群体要允许个体真实表达自己的自由,后者是说,在一个人人表演的时代,更要允许个体不表演的自由。


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自由,一个是容忍。其实很多年前,胡适先生就曾提出:容忍比自由更可贵。


这句话来自胡适会见母校康奈尔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两人的对话。据胡适记载:会见中,我们谈到英国文学大师阿克顿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写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这句话也深深启迪了胡适之先生,先生愈到晚年,愈显温和,有过著名的“不觉不自由,也就自由了”的言论,而且极力反对一言堂、多数人暴政。


先生一生坚持启蒙,刚毅坚决,但极为宽容,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引车卖浆者,都把他引为朋友。“我的朋友胡适之”,甚至成为文坛和学界的口头禅。


在胡适先生看来,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容忍比自由更根本。


为何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呢?


不妨先寻找不容忍的根源。人类喜同而厌异。所以有志同道合、尺码相同之说,一丘之貉、臭味相投之贬。但你尽可以喜欢你的喜欢,但也得容忍别人做你“不喜欢”的,不能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不喜欢”大加压制。


以长江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山西佬喜欢喝醋,广东人喜欢煲汤,四川人爱好吃辣。他人之美味,我之毒药。这都是正常的事。多数人的暴政,绝大多数来自“不容忍”和“不喜欢”。


当然喜好还算小事。更重要的是,人们往往坚信自己的想法是不错的,自己的思想是不错的,自己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


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自己的信仰不会错,自己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拥有一切自由,而且在剥夺了别人的一切自由之后,还觉得自己在治病救人,救人水火。


伏尔泰说,“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容忍的态度,就是承认世界上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存在,承认每个人都是一片不同的树叶,承认“我们所主张并不绝对正确,更不能以此压迫任何其他存在”。或者就算绝对正确,也容许人家暂时落后,让子弹多飞一会,把很多东西交给种子和岁月。


容忍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妥协。


龙永图曾问白岩松:“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吗?”


白岩松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吗?”


龙永图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


龙永图最大的贡献是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先捍卫别人说话的权利,容忍别人和你不相同的自由,然后就是彼此都做出妥协,大家都往一起站一站,很多时候就站到了一起。很多矛盾和冲突就化解了。民主和自由都是妥协的艺术。


一切不容忍、不妥协,最终带来的就是暴力和流血。


房龙不朽的名著《宽容》,是他送给整个人类和谐的一大至宝。其中的序言,也是一篇经典。


在无知山谷中,守旧老人,控制着一切。所有一切都必须遵循着羊皮纸进行。山谷里的人绝不允许出去。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处死。


有一年,一个漫游者逃出去了,但不久之后,他又回来了。他告诉无知山谷里的人:羊皮纸上说的都是错的,外面有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牧场,还有更漂亮的城市……但在守旧老人的主持下,大家用石头砸死了漫游者。


后来有一年,无知山谷里发生大旱灾,一批一批的人都饿死了,最终大家被迫离开无知山谷,包括守旧老人也坐上了最后一辆马车。


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找到了当年漫游者所做的标志,他们找到了美丽的牧场,大片的良田,他们在外面幸福的生活。他们把守旧老人赶走了,称漫游者为智慧老人,并且给他建造了墓碑……


在序言的最后,房龙绝望地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我读这个序言,觉得惊心动魄,也觉得无能为力。守旧力量的强大和残暴,吃瓜民众的愚昧和盲从,他们把不同思想的人一棍子打死,而且用乱石头砸死,还要示众,让大家不要这么干,他们的白骨就横在一条条不同思想的道路之上。


守旧老人被赶走了,很好很好。但是漫游者成了智慧老人,并且竖起了墓碑。这让我感到害怕。


我担心有一天,智慧老人会不会变成一个新的守旧老人?他的墓碑会不会变成新的羊皮纸书?


这是很有可能的,人不仅会进步,也会退化。当年维新运动的康有为,后来不就是变成了顽固的保皇派?


年轻的时候,我不懂得。有时候觉得自己傻逼,觉得别人牛逼,拼命向别人学习,结果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牛逼,然后嘲笑别人傻逼,恨不得把别人揪过来耳提面命。


那时自己也和别人论战,如同唐吉坷德大战风车,觉得自己是一个骑士,哪怕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也好。


但后来慢慢就理解了,为什么要做一个英雄呢?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只需要常识,需要温和和坚定,做好自己就是改变世界。


你发现一条路,你认定一个道理,你只需要坚定地往前走,你不需要像老母鸡一样昭告世界,我要下蛋了!你下不下蛋与所有人无关。你更没有资格嘲弄一只鸭子、一头猪他们不下蛋,他们下不下蛋也与你无关。对于他人的世界,我们真正知道和了解的又有多少呢?


你只需要做你自己,用全部的力量,向世界开出你自己的花朵,用你的花朵来说话。你可以不用鲜艳,也无须壮观,但那是你的花朵,是属于你生命的精彩。你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朵,这就足够了。


写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回答洋节的问题。我们都不愿过什么洋节,但也无须不允许别人去过。


容忍比自由更可贵。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也开始过春节,人家也就图一个乐子,未必就是被我们文化所吸引、所征服。


青年人喜欢过洋节,往往是觉得生活太沉重了,希望找一个机会放松一下,疯狂一下。大家彼此的祝福是:生蛋快乐!生蛋有什么快乐的,不过是恶搞罢了。


我们穿了这么多年的西装,过了这么多年的礼拜天,我们不都还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这是海外华侨的心声,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该有的自信。


情怀  热血  能量

只为百姓说人话     不为权贵唱赞歌

但书人间善与恶      哪管湮没与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