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忆儿时取暖乐

 溪枫典藏图书馆 2017-12-30
 记忆中,儿时的冬天格外寒冷。早上起来出门,抬头就看见门前的屋檐下挂着一溜子冰凌,指头粗,筷子长,晶莹剔透。站在凳子上伸手扳断半根冰凌,放到嘴里嚼得嘎嘣脆响。不停地呵着气,甩着拔凉的双手,满院子乱蹦乱跳,
       早晨上学的路上,我们一帮娃儿一路跺着脚,踏得路上的薄冰咯咯作响。到了学校还早,教室的门没有开,大家就开始挤热窝。十几个人背靠着墙排成一队,一齐从左边向右边挤,最左边的人被挤到墙角,最后受不了,就被挤出来,回到最右边去排队。大家一边挤,一边叫,直挤得浑身发热冒汗。到了上课的时候,可就惨了,汗湿的内衣贴着皮肉冷飕飕的,禁不住打起寒战,上下两排牙齿碰得直响。有时候满教室里回荡着牙齿相磕之声,让人毛骨悚然。
        挨到放了学,急忙跑回家,直奔灶屋。母亲正在做早饭,灶口火光熊熊,暖意融融,赶紧蹲在灶门口烤火。不时添把柴禾,一会儿寒气尽除。 饭做好了,母亲拿来几把陶制烘笼,底下垫一些棉籽壳或者谷壳锯沫,再把灶膛的火烬铲出来盖在棉籽壳上,用火铲压严实。
        吃完饭上学时,大多数人都带着烘笼。教室外刮着凛冽的北风,飘着鹅毛大的雪花。教室里二十多个烘笼烧得旺旺的,热气腾腾。上课时,烘托放在脚下,脚一暖和,全身不冷。有时老师讲课正在兴头上,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忽听得噼叭作响,吓得老师一个趔趄。原来是有人偷偷摸摸地在烘笼里烤蚕豆。把十几粒蚕虫埋在烘笼里,不一会儿,就有香味冒出来,得赶紧用筷子把烤熟的蚕豆夹出。如果夹慢了,或者有遗漏没夹出来的,烘笼里的蚕豆就会像炮仗一样爆响,炸得老高。老师一生气,把肇事者呵斥几声,严厉警告。下了课,我们一起拥到办公室,把上课时偷偷烤熟的蚕豆掏出来,足足一大捧,毕恭毕敬献给老师。老师笑了,只挑了几粒裂开口的蚕豆,把剩下的分给大家,我满心欢喜去了。
        下了课,我们男生把烘笼交给女生,大家来玩撞胯的游戏。右手提着左脚的鞋梆,左手抓着左腿裤脚,右腿单立独跳,奋力朝对手冲撞过去,把对手撞个人仰马翻。这游戏运动量大,一会儿就玩热和了。有一次,我被修子盯上了,他紧紧咬住我不放。我想他人高马大,谁也不是他的对手,要战胜他只能智取。我故意停在一个凼子旁边,背对修子。修子以为天赐良机,发动偷袭。只见一道疾风朝我扑来,就在修子冲到我后背一刹那间,说时迟,那时快,我向旁边一闪,就听妈呀一声,修子径直冲到凼子里去了。凼子是干的,盖着厚厚的枯草,加上修子穿的是棉袄棉裤,并无大碍。
        挤热窝也曾磨破了棉袄,烤火也曾烧破了棉鞋,拱胯也曾擂破了棉裤,自然免不了挨母亲的打骂,但我们却乐此不疲。多年以后,成为我们最美的回忆。最忆儿时取暖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