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已埋下一个伏笔,注定蜀国第一个灭亡

 死亡的牵引 2017-12-30

导读:想要成为三国乱世中的一方诸侯,不但要有能征善战的军队和武将,还要有一个至少三五人的智囊团,运筹帷幄。在乱世之争中,人才是最难得的一种资源,无论是武将还是谋士,都是各个诸侯争夺天下最重要的资本。

在三国之中,曹操是最重视人才的领袖之一,当他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前来投奔之后,甚至来不及穿鞋就前去迎接,可见曹操对人才的重视。所以在他的麾下早早就聚集了大量的谋士和武将。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廷正常的选官制度早已形同虚设,要想组建一个智囊团,离不开隐士高人的相互举荐。所以说,诸侯要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智囊团,关键就在于前期投奔自己的名仕。因为这些名仕都有自己的人脉网,可以继续向主公介绍贤才,如此一来,一而再,再而三,一个智囊团就这样形成了。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曹操的智囊团是三国中最完善最强大的,那么曹操是靠什么建立的如此庞大的一个智囊团呢?

第一个投奔曹操的著名谋士是荀彧,当年荀彧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冀州,本想投奔在袁绍手下,但他见袁绍优柔寡断,不能成大事,于是前往投奔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说:“这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彧为别部司马。

荀彧见曹操是一位明主,有抱负有谋略,就将拉拢侄子荀攸加入了曹操阵营。之后叔侄二人又推荐了程昱,程昱再荐出郭嘉,郭嘉继续举荐刘晔,刘晔又荐二人……就是这样,曹操帐下立刻变得谋士如云,除了后来的一位谋士贾诩,曹操智囊团里的主要谋士,都在此时出山了。

再来看看东吴方面的智囊团,最大的功臣就是周瑜了。当时东吴的张昭和张纮二位兄弟,是当地最著名的名仕,与周瑜的关系非常融洽。孙策平定江东之后,立刻亲自登门拜访,经过周瑜介绍两人仕为官。

孙策死后,周瑜继续辅佐新君孙权,并且推荐了三国时期东吴最著名的谋士鲁肃,随后鲁肃又向孙权举荐诸葛瑾,通过这样层层举荐,迅速形成了东吴的智囊团。

看过了曹操、孙权,再来说说刘备,刘备的前半生基本上对谋士没有任何概念,在他身边的只有两员虎将关羽、张飞。直到后来投奔了荆州刘表,驻扎在新野的刘备才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谋士徐庶,可惜不久之后还被曹操骗走,在临走的时候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身边的谋士基本上也就只有一个诸葛亮了,而刘备似乎也十分满足,等到庞统前来投奔的时候,刘备竟然只是让他去处理县务,而不是作为军师谋士,直到入主四川之后,才有了法正等人。

刘备集团没有像曹操、孙权那样形成有规模的智囊团,除了与刘备有一定的关系外,诸葛亮是有很大责任的,这也是诸葛亮的一项致命缺陷。他没有向荀彧、周瑜那样,出山之后立刻向主公举荐人才。有人说庞统是啊,其实庞统是刘备在水镜先生那里听说的,并不是诸葛亮举荐的。

其实诸葛亮是有很多好友可以举荐的,而且都是当时著名的隐士。史书中有记载,“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除了徐庶之外,其他三人才华同样非常出众,诸葛亮也曾说过他们三人都可以辅佐刺史、郡守。“此四人务于精纯,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

但就是这样三位足可以辅佐刘备的可用之才,在诸葛亮投奔刘备之后,居然没向刘备举荐。也许这就是诸葛亮的短处,有些盲目自大,认为自己一人足可以辅佐刘备一统天下,奈何到头来一场空,蜀国在诸葛亮死后,早早的被魏国所灭,成了三国之后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如果三顾茅庐之后,有这样一个画面:诸葛亮诚心对刘备说:“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然亮一人之力,恐难成大事,愿荐三人以佐将军,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此三人为吾之密友,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将军何不聘之?”备大喜,亲自登门礼聘。也许三国的走向就会是另一种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