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质量要求 砌体工程质量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14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防止上部砌体因砂浆收缩而开裂。一般稍大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镶填密实;大空隙用烧结标准砖或多孔砖呈60°斜砌挤紧,但砌筑砂浆必须密实,不允许出现平砌等现象。 填充墙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构造柱施工 构造柱,是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 墙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每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 凹凸尺寸宜为60mm。砌筑时,砌体与构造柱间应沿墙高每 500mm设拉结钢筋,钢筋数量及伸入墙内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1)拉结筋设置 填充墙拉结筋有预留拉结筋法、预埋铁件法和植筋法,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植筋方式设置。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植筋孔洞深度应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规定,植筋完成后应进行抗拔实体检测。 (2)混凝土浇筑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前应将砖砌体与模板浇水润湿,并清理模板内残留的杂物。构造柱混凝土可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宜大2m。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时,应采用小型插入式振动棒边浇筑边振捣的方法。 为防止混凝土的漏浆,可在模板和墙体之间粘贴胶带消除缝隙,保证浇筑质量。近年来出现的构造柱免支模施工工艺改变了传统支模方式,通过构造柱U型空心模壳成型机生产的预制小构件空腔模壳作为构造柱外模,内填充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提高了工效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施工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