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留在房间独自哭泣的那五分钟里,宝宝的心里发生了什么?

 中医馆737 2017-12-30

宝宝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我妈经常会问我一句话:“你说,他脑子里现在想什么呢?”对于婴儿的思维,大家一定都是会好奇的,他们和成年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我们这样对于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认知,一两个月的宝宝都还不太知道妈妈是什么,了解一下宝宝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会帮助我们用更恰当的方式去对待他。

本篇文章可能会引起一部分家长的内疚和愤怒,我会尽量陈述事实,如果某部分戳痛了你,请相信,我写这篇不是为了谴责你之前做的不够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个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宝宝,从而可以对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方式进行一些更恰当的调整。

先来介绍几个关于婴儿的基础概念(本文讨论的是0~1岁的婴儿)

1、我的孩子知道我的存在吗?

对于出生一两个月的宝宝来说,妈妈确实是一个太复杂的概念,他们直接可以感知到的只有乳房或者奶瓶。

在出生一个月到两个月以后,孩子会慢慢把温暖的,带有奶香的,抱着自己的,低声细语的,温柔注视自己的这些特征逐渐拼凑到一起,形成一个很原始的“妈妈”的概念。这只是心理意义上的“妈妈”,并不是生物学意义,毕竟你要指望一个一两个月大的孩子明白人类是什么,有点太难为他了。

2、他会做梦吗?

婴儿是会做梦的,他们梦的内容不得而知,但是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家宝宝刚睡下不久的时候,眼珠会在眼皮下快速的转动,这个过程叫“快速眼动睡眠”,这就是做梦的阶段,成年人也是如此。如果你在快速眼动期醒了过来,你就能很大程度上记住你的梦。

这也是为什么,婴儿看似睡着了,但放下就醒了,因为这个阶段还处于浅睡眠状态,并未进入深睡眠。如果你想让他老老实实躺在床上睡一会儿,最好等他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过去以后再尝试放下。

3、他会生气吗?

婴儿的情绪是最原始的,攻击、恐惧这类感受是占到大多数的,婴儿当然会生气。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生活没办法自理,也没办法理解周围这些大自己好几倍的物种巴拉巴拉在说什么的状态,估计你最多出现的情绪也会是恐惧和愤怒。

4、他有思想吗?

婴儿的思维还是很原始的初级思维,这些思维几乎构不成什么成年人习惯理解的因果逻辑关系,可以理解为,婴儿是纯粹受到感官和情绪支配的原始动物。

所以,你的孩子并不会专门为了气你而不睡觉不吃奶,或者大哭发脾气,他并不知道自己这些举动是会让你生气的,他只是自然的表达和流露自己的感受。

5、婴儿有没有时间概念?

肯定的回答,婴儿没有时间概念。所以,睡眠训练在这一点上其实是很不合逻辑的,因为婴儿没有时间概念,他并不知道五分钟是多久,也没办法预测你出去是干嘛了,你不抱他是为什么,对于婴儿来说,没有被回应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濒临死亡般的恐惧和极大的情感煎熬。

几个基本概念介绍完,我想大概每个人都在脑子里回顾了一下自己曾经没有及时回应婴儿、误解婴儿、甚至对婴儿愤怒的时候。可能你这会儿心里充满了内疚和委屈,不过好消息是,大部分妈妈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及时回应婴儿的所有需求,做不到对婴儿永远温和,而她们的宝宝也一样成长的很好。

睡眠训练、延迟满足等等伤害孩子的并不只是这些行为本身,更是家长在做这些训练时的心态。

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生物学家都证实了睡眠训练对于婴儿本身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婴儿在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恐惧会导致释放一种伤害大脑的神经递质,如果孩子长期处在这种恐惧紧张的应激状态中,甚至会永久性的影响孩子的部分大脑功能。

同样的,某些高需求的敏感宝宝,在得到特别多的关注和爱和及时满足时,反而会改变部分本身类似于“基因缺陷”般的性格特质(大脑结构),变得比非高需求的宝宝情绪更加稳定和富有同理心。

我知道各位妈妈夜奶有多辛苦,带孩子有多累,压力有多大,但是还是很遗憾地说,睡眠训练确实不是为了孩子好。

婴儿在大概八个月到十个月的时候开始发展出物体恒常性的概念,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月龄开始孩子才能逐渐明白你不在他眼前的时候你也存在在别的地方,而不是就此“消失、死去”。

我看到的大多睡眠训练是从孩子六个月甚至三个月就开始实施的。对于这个月龄的宝宝来说,当你没有出现在他的视线内的每一分每一秒,孩子都会在心理上认为你永远的消失了,死去了,不会再出现了。

当妈妈不在但是别的抚养人比如孩子爸爸或者老人在场的时候,至少这些人会安抚孩子的情绪,但是睡眠训练一般会要求所有人都回避,即使不回避,也会要尽量避免目光接触或者言语安抚,肢体接触更是要避免。要给孩子营造一种:没有人会帮助你和安抚你,你需要自己入睡和消化那些情绪的心理环境。

当孩子最终安静下来的时候并不是他终于明白了大人的良苦用心,变得坚强起来了,而是他把这部分巨大的恐惧和愤怒压抑到了潜意识里,这其中又掺杂了很多复杂的心理过程,我就不赘述了,总之孩子并没有真的理解和消化这些情绪,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将他们收进了自己内心深处。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在睡眠训练第二天并没有出现不好的情绪状态,依旧笑嘻嘻的呀。

这就像抽了烟的人第二天没有立刻咳血,但并不意味着那些有毒物质没有进入他体内。

文章最后,还是想告诉大家,虽然睡眠训练对孩子不好,但有的时候对于妈妈来说却是很有必要的。

养育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尤其是面对要耗费巨大心力体力的婴儿,一定是需要整个家庭协作的。但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你找不到外援,而孩子确实又严重超过了你可以承受的体力范围,那么请妈妈们先照顾好自己,这个时候比起睡眠训练对孩子的伤害,更需要被认真对待的是你在养育过程中受到的伤害。

父母不需要完美,也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但是我们需要真实,不仅是对孩子真实,更需要对自己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