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译如下: 卷二砂论 南湖曰:砂不贵多,贵在得力处,抵风抵水,有一可当千。砂不贵尊,贵主能任也,主贱砂尊,反为凶器。有砂抵风,则穴不患气寒;有砂抵水,则穴不患冲泄,而一可当千也。使于得力处而砂不设,虽另有重重包裹,亦奚以为。 南湖曰:山谷之穴,横结者砂多全上缺下,水风上来故也,仲章曰:水风在上,上砂得力;突泻在下,下砂得力。古人云:下砂固妙,还有上砂更妙,然上砂收气,多主贵显,下砂得力,多主富蓄。 周存曰:龙结穴无砂,犹木之结果无叶,木果无叶,其中非元气之不足,亦必有恶气之相侵也,龙穴无砂者亦然。 南湖曰:相砂者相似也,似何物类也,似人则谓人,似圭似笏,则谓之圭笏。山端秀而谓出人端秀,山歪斜则谓出人歪斜。圭笏端拱则谓有登朝之贵,举此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可也。 邱高曰:金精廖子曰:贵格之砂,清奇端秀;富格之砂,厚重丰隆;贫贱之砂,头斜脚窜;凶恶之砂,嘴尖额岩。又曰:八禄之砂,要看生旺之地;八煞之砂,要居败地之方。又曰:头清足浊,贵而多淫;下明上混,富而多淫。伯温刘子曰:贵砂尖秀圭笏笔,富砂圆正库厨仓,石壁棱棱为劫盗,枪旗簇簇出强梁,一砂走窜一砂飞,荡劫家财鬻主居,更有外山背而走,路死他乡不见归,砂若直来如箭射,家遭凶祸年年见,左长右三中次房,次第分来无不验,妒主擎拳人恶逆,拭泪捶胸损少丁,莫教齐到兼尖射,同胞兄弟也相争,探头侧面人为盗,开脚掀裙女犯奸,龙虎里面小明堂,须介洁净平宽旷,若有石墩并土块,瞎眼产难见刑伤,恶在吉方多不吉,美居凶位福安康。 南湖曰:富贵贫贱多具龙穴,今人无心学,只于枝叶里,验龙穴之贵贱。犹人之不识那(哪)个为何如人,见其差衙执事,曰:此是做官者。只如此验地,至若一种神灵大地,幽晦山林,似俗似愚,行止不彰,若此者又将何处耐寻乎? 山有相者焉,有辅者焉,有拱与朝者焉,有卫者焉。五者之中,有情与意焉,有远与近焉,远近之中,有大小高低,星体方位,物类形象之辨焉,又有撞着以名砂焉,有假借以为砂焉,俱不可不审焉。 何谓之相?本身流出手足,以顾此穴场也。 何谓之辅?龙身带左右以抱此穴场也。 何谓之卫?或从龙身副出,或自外山来抱,盘旋左右,以内顾穴场,外御风雨者也。 何谓之拱?或砂后博变而回顾,或远山奔而偕来,头角俱现,排列吾前,俨然疏附后先者也。 何谓之朝?或穆然端坐,或肃然耸立,近则气相孚而情相悦,远则形相接而声相闻,俨然屏藩贡献,观光上国者也。 至如方位以论生旺奴泻,星体以论父子财官,物类形象,以验次第之可否,远近大小高低,以验祸福之迟速。治官(宫)布气,上应天星下究分野,以断其某生(月)某年之吉凶,若此者效如影响,载有成书,不敢轻泻也。所虑者往往听信庸师,以撞着之砂而立穴,以假借之砂而惑人,有祸而不避,有福而不知迎。且不问砂之有情有意,以定其向,是可悼(惜)也。夫砂何言而撞?形虽具而形(神)不注也;何以言假借?体虽设而意不专也;情何以见?颜面交欢也。然犹有执砂以论头足身腰四者,古人以三七乘之,又不可不详也。 总之,穴星者主也,砂者宾也。主动者必得静砂以有成,主静者必得动砂而后通,特愿有砂而不误用其砂,无砂能有其砂,而其感应之砂(妙),斯为得矣,附论之。 卷二大势辨 一辨龙,要登在高处,对面上看,凡刚柔奇特星峰尖耸,又有五星正形,剥变纵横,能脱化潜踪,有而无,无而有,令人莫知其然之状者上也。 一片龙,四处皆土,石山为上,四处皆石,土山为上,四山皆刚,柔者为上,四山皆柔,刚者为上,众山皆小,大者为上,众山皆肥,瘦者为上,众山皆乱,定者为上,众山垒峰,浑平为上,举此可以类推也。 一凡龙正者,穴必偏,龙偏者穴必正,龙显者穴必隐,龙隐者穴必显,龙刚者穴必柔,龙柔者穴必刚,龙混者穴必明,龙明者穴必混。此一定之理也,寻地者宜知之。 一行龙亦有无五星之正者,或三五相联为一星,或七八合就为一体,或浑沦而长行,只要丰健俊异,到头变化正形可也。 一到水中举目直见,了然而知之,所必无真结,凡美穴必隐约曲弯处。一到大乡,举目一览,冈阜奇横,星多虚实,沉涵,使人难测度之象者,此是美居也。 一真结之所,山自充实光润,草木畅茂,若枯碎崩陷,必无结也。一穴星喜尊奇出众,到穴场喜窝平阔,故有虚实变化,偏正相成之势者上也。 一水口之山,喜奇秀丰厚,奇秀者多贵,丰厚者多富,若雄峰怪石,内要秀砂贴掩方有真结,世人多好水口横交密织,不知太交织者,多是山谷。某尝历大城市,水口多一二山专特者,略关而已。 一平居,宜学古训,存义理,人求外出,致辨形穴,涂行闭耳,下目为主者,勿指东画西,以乱心目。既到,掩目静坐思理,勿师俗,勿按古,勿意心,然后正身举视,而山之动静自分,刚柔自明,贵贱别,大小定,吉凶祸福,无违乎我身心之理也。 一定穴,宜身地凌疾,心无忧怒,神光和合之日,然后能定其本来形象。 凡遇铺阳穴微茫者,则人当从左右横看,复鞠身从低下处看,但气敛之者,必有微形,穴下亦必有微低微全以别之。若并无高下,而其龙既到,四势神注,兼之离脉未远,亦可作也。 或遇大形穴,可上可下,可左可右者,欲与扦之,预观四势,察来去,详边角,审动静,他日再合观不达,回,择静室,屏声远色,诚意正心,以复是所。至静坐,调息定神,然后将山水形象,素审查者,一体入吾身心性命之内,与我浑合为一,其星体即吾之身也,星顶吾之手也,砂吾手足也,水吾血气也,穴吾心也,会其形理也,而后代其发挥。使吾身之调舒宽畅,知其体之安也,使吾首之清明达显,知其星顶之自如也,使吾手足亲通任用,知其砂之得宜也,使吾血气固编调达,知其水之和济也,使吾心之虚灵活妙,知其穴之中也。体用一宜,周局济美,是天地造化,备之于人,山川必有能违我如是乎。 卷二五星穴木星 木柔软者,虽是三停有穴,亦要若正若偏,虚实相成,有节泡者,便可扦。直立者虽起节突,开界转弦,亦当防其伪。若中有界突,必须旁入脉,一片反弦,峦后折虚便真。左入脉者,弦当反右;右入脉者,弦当反左之类。 木星之穴以水泡金节为上,木火胎下也。木则虽本性矣,金水为上。要金似非金,水似非水,十用其三而可也。若火而成,则木本去。水大盛,则木不济,宜认之。 木亦有无而成穴者,必挨分支,开脚转皮,反肘曲身处,乘其横直交接处可也。 老木中必无穴,不傍芽,必倚脚,不前抛,必扬枝,四者皆要余气为先。 木有开窝者,看窝弦有水泡乃真;木有反面者,看正反处生出转芽乃真,木有侧弦者,看高弦有折节乃真。 木有兼金者,看金面有转水乃真,木有兼水兼火者,乃兼土者,看其相兼处,有微穴,两脚顾转乃真。 木有眠岗卧地者,看有节芽,前后虚折乃真;木有垂头拖乳者,能摆侧,节下开微口乃真;木有面柔而吐刚乳者,看乳头浮舒圆秀乃真;木有面柔而出柔乳者,看其有节突可葬;木有面刚而出柔乳者,看侧泡可葬,木有面刚而出刚乳者,看能脱去刚势,而另成泡突,下有余气乃真;木有拖长钳者,上合处圆秀,下钳中平净乃真。 木面正而阔者无穴;面正而欺者无穴;面正而弦瘦者无穴;面正而中太突者无穴;面侧而无转接者无穴;面侧而突,突而枯硬者亦不可葬;面柔平而突,突而柔缓者亦伪。 凡星体能分为两节,或上刚下柔,或上柔下刚,或上正下偏,或上偏下正,或上直下横,或上横下直者,多真结。 大凡结穴,穴必当其星体里转折,曲节处方真。若一体顺同,纵有穴亦伪气,节泡之穴,开口为上;平横之穴,吐乳便佳;抱穴来龙,要阳盛;并穴入脉,要平和。 卷二原二五 太极者,性之原也;动静者,气之始也;刚柔者,形之著也;阴阳者,气之分为二也;两仪者,形之判为两也;虚实者,气与形分也;升降者,二气之所以分两行也;高下者,两行之所以判而立也;四象者,形之与真形分也;五行者,气之与其气分也。 黑气低凝,水始生也;赤气浮天,火始生也;青气上升,木始生也;白气重空,金始生也;黄气平积,土始生也。 木曰曲直,生北居东,性曲而气直也;金曰从革,生南居西;气从而体从革也;火曰炎上,生东居南;气炎而性上也;水曰润下,生西居北;气润而性下也;土曰镇中,生升居降,升降而中上下也。 故天地间,水湿火燥,所以水火争其上下也;形实气虚,所以形气争其虚也;木升金降,所以金木争其升降也;土平而中者,所以位乎金木火之间而不争也。木始升而火极,阳气之始终也。土实而位中,升降上下者虚也。虚所以上阳而下阴,中兼乎上下者也。木多金败,金多毁木,升降之胜负也。统而言之,天地不过虚实而已,二气不过寒暑而已,山川不过峙流而已,人物不过兴废而已。 阳气为升而横,为平为虚,为动为燥,为浮为温,为火为明,为生为长,为变为化。阴气为降为直,为陷为实,为静为湿,为沉为寒,为水为暗,为收为藏,为杀为止。 卷二五星穴水星 水性动荡,见金则聚,遇木则济,火土不突,水亦不与。有水星上下俱动,中有一不动者多成穴。 水星穴峦最宜圆健,散中聚者为佳。水星入穴,要浮而刚,穴下缩而就正者上格。正体水星,喜片高低,就高边起突,而开小口者为美,变体水星,曲折为蛇行者,喜垒突参差,能束咽者为上。 凡水开口,中有金木乳者多真,不然口上必要有突,方无伪。正水,左右弦角,必要顾转者便成穴,水穴要精而细。水星行龙,穴不必太拘何处,或上或下,或挨边唇,遇来突便结。 水星多落坪阳,在山谷防伪;水星出穴多分明,混同者多伪。水亦有粘岗弦横结者,入穴要来顿缩退,下能开钳口者便真。 水星节节曲折,节节顿突,节节能结者,必过峡脱化后之龙,形和气融之候有也。 凡星体束咽大而穴混者,宜吐木火乳,凡后乐缠山,专特而迎者,不宜太厚而高,龙穴之成也无他,两气交而已矣。是故实者先虚,刚者先柔,正者先偏,大者先小,直者先横,常者先变,是皆体用相生而相依也。星相之美,其体也重,其色也温,其著穴也,形而未形,分之无痕,其止穴也,静而欲活,合之无迹,阴与阳和,刚与柔著,是诚美德之实乎其中,而形乎外也,上地为之。 卷二五星穴火星 火喜中虚,要角变出木芽,软木枝,或转土为上,仍火角次之,生金突又次之。 火结穴处,最喜余气润铺,火星亦有中结者,其星体必须仰而和,入穴必须折而侧,后龙必须平而横方可。有上垒石刚强,穴脱落平铺,另突而就正者最妙。 火性刚强,脚下少有铺阳者,有铺阳多结好穴,所以火星多作龙祖,难有结穴者。 平阳火星,越高越贵,穴喜藏也。火亦有吐乳者,要傍角变横处出乳方真。火角横处,穴土喜秀而异,不喜厚而高,喜有乐缠者为佳。火有金突水泡为美者,必角出落平铺,脱去本体可也。火角落平铺,喜空。穴后多凭虚,借外来之山为乐缠者多,平面之火,两角舒厚为真,中突次之,脱体浮突为上。火星顶正,而两角不舒者,无穴;顶覆而下无余气者,无穴;身正而脚正者,无穴。 卷二五星穴金星 金星坚软,而开窝起水泡者为最。注顶突有拗面者益妙,星体喜厚入,不喜高强,落穴不需脉,有泡者为佳。 土乳木乳下来成穴,多伪。凡金顶丰软者,多结天穴;面和舒活,多结人穴;脚精浮者,多结地穴;金窝深者,多结弦角;窝中多乳者,多结盖;有似窝非窝,突之则露,沉之则陷者,不结。 盖亦就角,盖穴束咽,要细而低,角穴要正面虚而老,盖穴开湖坪多真,角穴开小口有余者多真。 有穴模糊,而专以入首定穴者,当观束咽秀软,而近则可,若咽来长远,必不能定,又要另具形穴方真。 开窝之穴,顶背丰软,而舒睁角者为真。凡金兼水及水乳者为上。兼金及吐金乳者为次,吐火乳者上身要丰软,当穴要兜平者便真。吐木乳者两颊要能开舒,当穴有坪乘者亦真。吐土乳者,穴能脱住,乳从傍出,而兜转片,睁能突开,而下有敛者为真。 三脚者能分析两节,上平软而下粗老者为真。 金面正面脚开者,有穴必在顶,面正而弦正对者,有穴多在中;面正而阔大者,有穴必在角。 金星穴宜小宜浅,大而深者无穴,或窝大突小不葬,窝深突显者不葬,高深胎长者不葬,高深胎尖,或横或方或枯,俱不可葬。 卷二五星穴土星 土方求圆,金胎为最,火穴次之,木胎无穴也。 平脑者中藏金胎,身侧弦转,左右略相反者最真;若身弦俱正,界水宜高低为生。 土星入穴,喜水面纵横乱突,似有似无而忽成金泡者最妙。脉络长露不脱入穴者多伪,脉从两角偷落者,峦后不妨坳低。 凡土流金就角者,要开小口,中结者喜吐乳,或牛或角,皆脉喜浑出。峦喜圆健,方土善枯,皆无穴,亦少有倚,凡有穴多结中,峦下吐出金乳者,多结凹脑。 腰折而突,而下垂金水乳者为上,喜头高身低短界不平,而两角转者为佳。 双脑土中合处,看有泡突乃真,双脑多中结,吐金水乳者为上,角虽结亦轻。双脑凹双有缠为上,无缠者,纵有穴亦小结。 方土有太正者,无穴;正立太肥而面平者,无穴;开深大窝者,无穴;星面忌阔平横铺,平者纵有穴亦假。 卷二碎米节——砂 砂者收穴之元气与水气者,先看穴之轻重大小以任之。砂虽美聚弯秀,而穴气轻弱,不能充实其局者,必有贫寒。穴气旺大,不能舒通其气者,亦有祸害。砂必与穴相须,乃为吉利。比诸人在卧床,遇寒而被放宽,则自身元气不能充实而虚,而体必生寒疾。遇暑而被贴紧,则自身之元气不能放通其盛,而气必遭热。 凡穴气升上者,宜后盖有力,四围高护,而下者略之。穴气降下,下要收敛,而上者略之。穴气聚中,中宜夹固,而上下略之。穴气偏左,左宜关抱,而右者略之,气右者亦然。 砂弯而遇崎深,其穴不铺阳者,主丁稀,砂湾而遇瘦薄,其穴轻浮者,主贫寒。 砂亦要坦阳光润者乃真,若浊阴奇异者,只可外重。 凡砂织太多者,阳不足,阴有余也,主丁不盛,凡砂局虚阔大而多者,阴不足,阳有余也,亦贫逃散。 满局秀美,当求异处方灵,四面凶横,必寻动处乃见,至于乱动,动则无灵,或遇众异,异则不验。 砂不拘上下,只要用得有力,古人谓上砂收气,下砂收水,大贵之地多有上砂,富积之地,多有下砂,其余详砂断篇。 卷二原土气 其一:凡欲知地之气,先观土之形,诸阳为燥,诸阴为湿,土患燥者阴少,土患湿者阳少,内所有外自形也。 上燥下湿,阴阳不交也;内燥外燥,纯阳土;上湿下湿,纯阴也;三者造葬值之,皆主绝灭。 上润下干,阳下蒸阴上济,形诸吉也。低而坚干,阳之盛,造葬者福利无疑;坚干而粗,阳不纯也,何敢言福,细软而湿,阳不定也,本为蓄祸。 阳常升者法天,所以亲乎上也;阴常降者效地,所以亲乎下也;升多而端秀者,清灵之气贤贵之器也。降多而重浊者,顽蠢之质,愚贱之物也。 阳盛为火,阴盛为水,火升上,水降下,各从其类也。水不上升,火不下降,燥湿不通,二气不交也,阴阳和,干湿均,吉之基也。水阴气也,土地阳质也,阴多阳灭,水盛土衰,土阴面,水不化也,下阳弱也,土面阴,水易枯也,下土虚也,水多气少,气不能息水以配行,每衰竭之患,凡元阳虚弱,土湿而局湿者,只可升浮,疏界以补阳,不可策堤溺水,以补局,水盛则阳绝,不惟无益于财,且难久保于丁。元阳与阴水两不相患,其土雨来则陷,雨过则枯燥,造葬者必败绝。 其二:夫土者阴也,静则藏神,动则消气,隐厚而动者,神在里;浮华而动者,神在外;在里者福泽厚久,在表者神力轻也,外粗内精,精潜里也,葬里者福待后日;外光内虚,邪浮表也,乘表者福背初年。 穴者,精神之舍也,精神内守,则荣卫自生,风邪不能患,灾祸无由作。元阳虚弱者,感虚则有风寒之病;就实则受闭郁之邪;就水则有冷温(湿)之患。虚多实少,则外虚摇动,而神难内守,则元气亦散于虚空;实多虚少,则内实蔽壅,而气不能外通;则元气亦随实而死。虚者多为贫夭,实者多为衰绝。 阳多则阴(明),阴多则暗。阳为主阴为辅,则正;阴为主阳为辅,则邪。故曰:阳为君子,阴为小人也。凡两间之物,得阳则生,阳盛则长;受阴则收,阴盛则杀。物主始终也,故造葬之土,阴不可胜于阳,阳六分,阴四分,则生之(多)而杀少;阳四分阴六分,则杀多而生少。故曰:阳主杀也。 其三:土山取石,宜平宜散,有缝有络,金丝血线,精土间通者,真气在也。纯块坚闭,或腐或湿,青黑精厉者,不可葬;石山取土,宜干宜坚,或黄或红润,而精神者,其气寓也。干而枯,坚而粗,润而湿,青黑虚顽者不可葬,黄为土本,红相之为吉;白之为泄,不宜居;多青黑者,克之反之,所以为凶。 卷二碎米节—穴 凡穴以温润光秀,精圆涵蓄者为正,若丑怪异险,必求真龙,龙真必是大贵。亦有一条石山岗,曲折下来,小而粗糙,或穴者上必浑厚,横缓之龙则可,不然淫厉之气也。凡穴多石峻急而下,无余气者,龙入首一二节,必要平横软颖乃真,凡穴下余气多者,龙要峻急高大为上,凡龙上平夷而穴下多余气者,阴弱而阳荡也,葬之多贫,凡龙上峻急而穴下无余者,阴盛而阳绝也,葬之乏丁。凡峦头不起敛顶,而星辰又不生峰者,阳弱主衰而绝。凡穴显露,而星辰又独耸枯削者,阳怒主凶暴而绝。凡穴饱多石,不起顶,其龙一路高峻,亦不起顶,而手足又能开者,此系阴怒,葬多暗速之祸,久亦主绝。 凡穴正,龙亦正,穴本星,纯一不变,有正无偏,有大无小,有显无隐,龙穴虽好,亦必无大富贵。凡星辰大者,星面最忌太突,太突中必气死,比诸大树中实,而气与水不能通,中则枯槁至于朽腐,死之久矣,观此便悟。凡龙身傍,突出有二三星体,显坠咽粗,不曲折,直来成穴者,此神弱而气不灵,主丁不盛。凡大龙身旁,挂出一条如长蛇曲折摆扭而下,并不起头,并无星体,而成穴者,此系淫气,葬之阴歹。 凡峦头忽起而露,忽止而不截者,气怒,葬多水湿而凶。凡峦头圆大,当中平而无顶者,气无主敛,葬多腐骨而衰。凡峦头润铺,而界水浅狭者,阴微而不能收阳也。峦头软小而界窝阔大者,阳盛而不肯就阴也,俱难久葬。凡峦头上来似好,而两颊缺陷,脚下少余者,皆神气不足,只好渐(暂)葬而已。凡峦头横土阔放,直土缺陷者,皆因龙脉散雍,而气直通故也,葬多衰弱。凡峦头升而下缺陷者,阳虚不能运下,下纯阴也,凡峦头升而两颊缺陷,阳弱而不能主张,阴气主事也,二者俱可渐(暂)葬,久主衰绝。 凡峦头顶仰而下铺坪者,阳无主领也,主贫荡。凡峦头显露者,阴质多而阳气少也,主福盛。顶垂面饱而脚倚陷者,阳绝也,主绝灭。直行而难伸者,阴极,主衰弱而绝。横开而散荡者,阳极,主逃亡而绝。 阳和升,而山顶必透隆,阳气舒于山足,足多毡褥。阳精住于山腰,开睁兜垂,此皆富贵之具,山穴多毡褥者,阳有余也,福泽必厚。坪地无岗突者,阳不足也,贫逃无疑。有束咽平大,其峦头起而不敛顶者,结不真实,葬无福验,有束咽低小,其峦穴起,而平坦不敛顶者,若不大阔,葬不福利,咽小而不起者,阳衰;咽平而头不起者,阳散,俱难久葬。若真龙升辟而来又当别论。有龙体静坠,而脉络皮肤,寸寸呼吸活动而来,至结穴显巧者,此浮邪也,不能久葬。有皮肤略动,其根骨里面暗扭而转,全结穴而脱化者,其精气蕴蓄,力量最重,福必久大。 凡平中多突,横直乱杂,头摇脚摆,硬饱无面者阴邪,不宜寻地。凡高山多湖,东缺西余,左直右扭,一湖未成又开一湖,弦疲而低,上来柔夷,而下去散乱者,此系阳邪,不必寻穴。就溪河之宅,水牵扯者,不论前后左右,多易发而易败也。凡斩关盖穴,上来左右去处一片,必要有界横止,来处亦要略折虚,多真,不然随左右去矣。凡五星必以圆为穴峦者,法金也。龙行至穴,亦若物之春生夏长,秋收成实,以成其功也。凡木实秋成,皆圆者其类也。凡山谷阴盛之来与铺阳,水后之绕,上得一点浮土邪阳者,为宅居之,多致速福,但发无几而易衰耳。 卷二水论 邱高曰:至者伯温刘子,其得水之道乎?吾无加焉,吾将行其言可也。曰:水有远近、顺逆、大小、横斜。人谓以远水为得水者非,不知近水为得水者亦非;以顺为得水者非,不知逆水为得水者尤非;以近大水为得水者非,不知近小水者更非。然将何者乃为得水乎?盖天地之气,无事太过,无事不及,惟贵中和,所以远水者,明堂要近,否则旷散矣;近水者局气要余,否则太促矣;逆水者贵有近案,否则直冲矣;顺水者贵有下臂,否则倾泻矣;近大水者局宜坐进,否则荡胸矣;近小水者穴宜点出,否则不顺矣。前水特朝,欲其特朝以来,射如箭者非也;横水过堂,欲其环抱而住,直为弦者非也。来水虽大,不聚会者非也;去水虽小,水不缠绕者非也。故曰:地宽厚而水不顾者,有他顾之忧;水大盛而砂不足者,有覆宗之祸。小水宜紧,大水宜宽,大水边前莫寻穴,下后人丁绝。小水乱弯细察踪,扦着贵财丰。山与水称,水与穴和,斯为得矣。又云:须辨水神出入,黄泉八煞最忌向射,若属山家生旺,祸败难凭;三吉六秀,最宜朝凝;或犯龙身死绝,灾殃易准;重在来于生旺,去于囚谢耳。 尝观诸书,水断多而且玄,不可尽从,亦不可搁置,今择其要而正者,以备世用。虽水之聚散冲割,似泻悲鸣,不能尽悉,究不外:水聚民富,水散民贫,水冲割人丁绝,倾走人离,养生击破夭折胎亡,官旺攻伤讼刑倾败,得此可以类推也。 卷二碎米节___龙 凡龙祖,山要高厚而顶平大者为上,下来分尊卑、能变化、潜湖穿田踪迹难觅者,便是好龙,若无变化、无潜踪,龙虽好,不过富而已,纵贵亦不大。 龙行有化,必高大之后而化始可。高大而不化,未免狂燥者也。大易有化,大而化未见有也,在阴阳厚灵而致也。入穴化不如入首化,入首化不如过峡化,穿田化不如潜湖化,柔顺化不如刚健化。化之龙,难矣哉! 至贵之龙,隐多显少。尝观卑弱之山,气尽将绝而行前不去者类此耳,造葬者主有先衰后绝之患。凡龙在平空中,突起大山,高厚刚异,两片皆田,阳者有化耳,最为上格。片山片阳者次之。凡问结穴,必在阳一边,两边俱阳,两边俱结,两边俱出,不结尽处必结山顶。 龙大者,将穴喜变小,龙小者,将穴喜变大。 龙越行越高者,阳盛大,富贵亦长久,龙愈行愈低者阴多,富贵亦短少。 山之五形也,凡升者本诸天,阳也,阳极则反下矣;凡降者本乎地,阴也,阴极则复上矣;升之多者阳之多,降之过者阴之过,此阴阳多寡于其中也。阳盛之龙结穴多隐,就阴而藏也;阴盛之龙结穴多显,贪阳而出也。 山之行止也,神足则形自足也。阳不足,常与众争阳,故有邪阳;阴不及,常与众争阴,故有邪阴。二五媾精,两其足而已矣。是故邪阳出自阴山之余,邪阴生于阳山之脚。阳而铺阳,阳微难摄而荡也;阴而见阴,阴尽无施而绝也。阴阳相变,刚柔相推者,利山川之流行也。两能合,四能贯,通为一物者,其中神之不二也。山大而能升,而前去正星必可,有正星而前去变换可期,有变换而前去脱化可知,有脱化而前去结穴必大。 龙分祖处,山起高大,分祖之后,又要复起祖山,复脱化方有真结。世常云:龙要开帐中出,余常阅大龙格都不从中出者十有八九,只是落脉之山,起顶刚厚,下来脉亦难有对星辰中者,多是偏左偏右,挨虚挨实,曲折横斜,或隐或显而已,前去多结大富贵。 龙必要土石巍峨威严有煞,令人一望而惊畏者,便是大龙。 龙横大而直小者最佳。 凡龙高大,不浑厚,不蓄气者,富贵亦轻。 凡龙星体顶肩腰背,处处能顿住蓄气,有节突,暗舒浑扭者,前去必多结。止结一穴,必是大地,若一体光顺端秀,知其内无蕴蓄,浮华发外,所结必无厚福。今观草木,便知阳呼阴吸之交,气有余积,必顿住节目,开枝茎,节目多者,必枝叶茂,结果多,若一干光顺,无节目顿蓄者,必枝叶少,结果稀。 凡龙出身华丽齐整,升降周密者,多是伪气,前去多结花假。伪龙星体,多装头饰面,体态娇巧,转弯处亦较摆弄轻僻,无尊穆光大气象。大龙,大段敛束,小处违略,所以远看尊整,近观疏怠。小龙,小处周旋,大处违略,所以近观巧丽,远看轻卑。 伪龙,质轻气上浮,精华发外;真龙,浑穆正大,精神藏内。真龙,升降多从容自在,一刚一柔,自中规矩;伪龙,升降多忙卒紧迫,一刚一(则)暴,一柔则惰。伪龙行度多仓忙显露,顶尖背薄难积,形少蓄气,动多静少,所以敛神不固。真龙遇险亦有仓忙处,一过即定度,遇高亦有尖薄处,将穴又平厚。 凡龙见村阳而止者,真阳弱也;见山谷而盛者,邪阳多也,见村阳而低伏者,阴质畏寒也;凡龙见村阳舒扬者,性阳也;见村阳而收缩者,性阴也。 有龙见江湖而就者,其得金水之性多,前去若起伏卷舒,浮墩开局,必有富贵。 有龙喜就深径隘涧而走者,是阴偏也。其中多有起伏摆动者,邪阳也。葬者二代衰而后绝。 有龙见虚而边唇分些闪走者,不可作为傍气,皆因正干太实,灵气从虚出也。其福泽亦不可限量,当看起伏长短以定之。若此者,正干前去多结花假。 凡龙独行雄强,枝脚乱开而摆扭,星体杂乱而纵横,一星未成又开一星,或崎峻而来,或枯削而至,并不脱化者,此躁怒之气也,多主凶祸军贼。 凡龙出身贯顶直下者,是浊怒之气也,前去若能脱换变化,亦有真结。 凡龙过峡渡脉,两旁最喜余毡润铺,脉显者喜曲折喜细润,隐者施受之山喜刚健,喜大而带石。脉双过者胜单,若三条五条,中类多池者,必大富贵。 凡峡能铺阳穿田,前后迎送之枝,有速脱者,亦有好穴,只要去处逆转者最精,凡过峡阔散,而来去之山,面荡不舒络者,前去断无富贵。 卷二拾遗散章 南湖一日于大野之中,举指而言米传曰:山峙川流,刚柔交错,无非敬也,天地呈造化如此也。古人得其教,系其辞,而明其吉凶。有一定而不可易者,故曰:古训是式。 南湖曰:夫山本于太乙,而分为阴阳,流而为虚实,著而为刚柔,转而为偏正。分虚实,所以明形气之二也;分阴阳,所以明体势之变也;故实违虚,气机塞也;阴违阳,变化穷也;刚违柔,形不流也;正违偏,势不行也。 周存曰:气动则变,神通则化,气即二气也,动者气之行,变者形之更,神者即二气之灵也,通无为之始,化伏有之机。上句当在形中看出,下句又在气中看出。 米传曰:众方取圆,静一动也;众圆取方,动一静也。 米传曰:九星者本五星,因金传而重之,先天乾金,正南,父道也,木火水土各听其命也。金加木为孤曜,故其体金头木脚也;金加火为天罡,故其体金头火脚也;金加土为太阴,故其体金头土脚也;金加水为金水,故其体金头水脚也。一金之顶,加乎四者之首,变于四,其五者而存之,以五合四为九,故曰九星。相生者吉,相克者凶。易曰:物相杂,杂而不当,而吉凶生也。 南湖曰:主星者,一局之长也,最喜秀耸奇,特神光四表,登场视之,天远弗届,以其能绕乎龙穴砂水者也。 或问曰:平原万里无山何以富贵? 米传曰:生彼水土,即彼水土能致富贵。 或问曰:何也? 米传曰:地道,即水土高下两端而已,高者亦非龙也,只是土之较高者。 问者疑之。 米传曰:向也南人来曰:盐乃杀鱼,咸水之中鱼何多而至大也?我对曰:吾昨往东海之滨,海人亦曰:汝淡水何能生鱼而长鱼乎?应曰:能生存能长也。今子之问无异彼以鱼问也。 传几曰:高者言高垅之水土也,下者平原之水土也,不可分贴高者为土,下者为水也。 竹村东南,有执书而求地者。一旦遇之,东者曰:吾得一龙,一纪有夺榜首者,得乎《玉髓》之言也。 南者曰:吾先坟与催官玉尺符者也,虽无榜首,较子者尤速。 至期皆不应。他日又遇焉,曰:书其误我与你乎? 适有推星者来,听其言曰:吾为二子往观决焉,可乎? 许之,至坟,其人曰:美哉,惜二子不得其书也。 曰:何者?吾览古贤诸书,莫昔推星分土者度者之为验。若待吾而改之,俾某星耸达,某度无混无害,再六年无违二子所言者。 二子听而从之,举大二四月乃成,成师亦还。二子者怀师之言,以旦夕往来,洋洋俨如有得。至六年,东家益困,而南家亦如故。 东者执书往南家相视曰:此书又误我与你乎? 论之忿作,欲书于火之。邻人有善医者,闻而救焉,曰:毋存乎?或亦我之事乎?:吾少于医,直记某药于某病,或始服一人可,复二之人而不可,再复,或又有不可者,或始竟不见有一人验,复用又有一二验者,亦曰:书不可凭也。师曰:非书也,人也。吾闻古之君子,施药之道,先观人体之厚薄,辨水土之异同,因享受之湿燥,察病源之浅深,五气主客以审,地运旺谢以明,药性高下以别,吾以此而权衡其中,略得其道。今子以书无验,恐似吾少记某药于某病也,无二也。 或以告周存,周存曰:至哉,医者之言乎。 试译如下: 一日,南湖在旷野之中,指着山川对米传说:高山耸起,河水流通,阴阳相交,(此处留待明师译)天地所呈现的造化就是这样子的。古人从中有所领悟,留下文字,以明吉凶,其道理是不可改变的,所以说:古人的教训就是示范。南湖说:山本于太极,分而为二为一阴一阳,隐性的一面为虚实,显性的一面为刚柔,运动则有偏正。分虚实,所以明白有形与气两种形态,分阴阳,所以有本体与变化的不同,所以有实无虚,气机闭塞不通;有阴无阳,就没有变化;有刚无柔,形体没有运动;有正无偏,势态没有变化。周存说:气机发动则变,神通则化,气即阴阳二气,动是气的行走,变是形态的变更,神就是阴阳二气的灵,与万物的本原相通,使潜伏的气机发动。上句当在形中看出,下句又在气中看出。米传说:(峦体)众方取圆,静处求动;众圆取方,动处求静。米传说:米传说:九星者,本来只有五星,因金专而重之。先天乾金,居正南,为天,是父道,木火水土各听其命也。金加木为孤曜星,故其体金头木脚也;金加火为天罡,故其体为金头火脚,金加土为太阴,故其体为金头火脚,金加水为金水,故其体为金头水脚也。一金之顶星,加乎四者之首,变而为四,其五者而存之,以五加四为九,故曰九星,相生者吉,相克者凶。易曰:万物相互错杂,相杂而不适当,而吉凶由此生出。 南湖说:主星,是一个风水格局的首领,最喜秀耸奇特,精神光彩从四面八方发散出来,到场地观看,很远就能看到,因为龙穴砂水环绕着它。有人问:平原上,万里无山,如何也出富贵之人?米传说:那方水土养育着它,那方水土能使他富贵。那人问:为什么?米传说:地理的道理,就是水与土两个方面高低的道理,高者也并非是讲龙,只是说较高的土。问话的人感到怀疑。米传说:以前南方来人说,盐可以杀死鱼类,为什么咸水中鱼又多又大?我回答说:我昨天去东海岸边,海边的人也问:你们那淡水怎么能生长鱼类呢?我回答说:能生存就能长啊。现在你提的问题无异于他们关于鱼类的问题。传几说:高,说的是高山的水土,低,说的是平原的水土。不可分高一寸为土,低一寸为水。 竹村东南,有捧着书本看地的人,有一天遇到了。东边那人说:我得到了一条龙脉,十二年可以出个状元,是根据玉髓经上说的。南边那人说:我爹的坟和催官玉尺经上所讲的符合,虽不出榜首,比你那坟发的还快。时间到了,却没有得到应验。有一天又遇到一起,说:是书害了我和你吗?恰恰遇到会推星术的人来,听了他们的话说:我给你们二人去看看坟地,再下判断怎么样?二人同意了。到了坟地,那人说:好地呀,可惜你们二人的书都有问题。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我遍观古代诸贤的书本,莫过于推星术中分金坐度者最灵验。若让我改动一下,使某星耸达,某度数无混与害,再等六年,你们二人所说的话就会兑现了。二人听从了他的话,在二至四月份做成,那个大师也走了。这二人想着大师说的话,每天都在期盼着,洋洋然好象已经得到了富贵。到第六年,东边那家伙更加困顿,而南边那家还是老样子。东家拿着书到南家去探望说:这个书又害了我与你吗?说到这里大发脾气,想将书扔到火堆中。邻居有个兽医,听到了,赶快将书拿起来,说:你们不要这书了吗?你们和我的经历一样吧,我小时学医,只记住某药医某病,开始给一人服下去好了,第二次又这样就不对,再这样,又有不对的,有时候竟不见有一人应验。再用又有一二人应验了。也说:书不可信。我老师说:并不是书不可信,是人不可信啊。我听说古人下药的道理,先看人家身体的状弱情况,分辨水土的差别,生活环境的燥湿,察病源的深浅,审察五气的主客关系,地运的衰旺,药性高低的分别,我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略微懂了些道理。今天你们认为书本不应验,恐怕与我小时只记某药医某病相似,没有差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