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转阴

 蓉蓉nb 2017-12-31

发生条件

乙肝病毒是通过几种途径就感染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等,有些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眼睛进入人体而导致感染,当然这种说法还未得到公认。

当乙肝病毒首次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乙肝病毒数量,复制活跃程度,人体免疫力。我们把乙肝病毒数量和活跃的程度[1]合称感染强度,于是就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感染强度<免疫力 则乙肝病毒被机体清除='则乙肝病毒被机体清除'机体不会患病='机体不会患病'>

2.感染强度>免疫力,则乙肝病毒不能被机体清除,机体患病,这就是临床上急性乙肝;

3.如果感染强度非常大,机体免疫力也非常大,两者相等,这就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这种情况的患者死亡率极高,临床上称为爆发性肝炎;

患了急性乙肝后,如果机体各项功能正常,经过适当的治疗后是可以清除乙肝病毒的,也就是说可以完全恢复。但是受自身和医生技术影响,许多患急性乙肝的患者不能被治疗好,导致乙肝病毒长期存在,肝炎持续超过6个月。这是就演变成慢性乙肝,在这种情况下,乙肝病毒无法清除(在2013年的医疗条件下)。机体永远带有乙肝病毒,终生需要保肝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治疗,肝炎消下去了,机体不表现为病态 ,但永远带有病毒,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所以乙肝转阴有以下两种情况:

1.急性乙肝转阴:机体完全康复;

2.慢性乙肝转阴:机体处于一种带病毒而不发病的状态。在这时机体对乙肝病毒免疫耐受;

这只是从宏观上讨论乙肝病毒转阴,从微观上讲就是,乙肝的三组抗原转阴 ,即血液中不能查出c抗原(表面抗原) , S抗原,E抗原;

要想彻底治疗乙肝,传统药物只能控制症状。因为乙肝转阴必须完全清除病毒。

转阴

乙肝治疗是全球公认的世界难题,尽管人类无数科学家为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但我们依然不能将它彻底消灭。无数乙肝患者为了摘金、摘银而四处求医,但却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潸然泪下。那么乙肝就真的不能转阴吗?难道乙肝转阴只是那遥不可及的梦想吗?

展望人类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像消灭天花、鼠疫一样,彻底消灭乙肝,对于乙肝转阴的认识,也希望广大乙肝患者一定要认清事实,不要不切实际的去盲目追求乙肝指标的全部转阴,乙肝并不是什么绝症,大家不要对它存在太大的恐惧,只要按照医生的正确指导,实施有计划、有步骤、有次序的系统化、正规化、个体化治疗,我想绝大多数患者是完全可以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转归与乙肝病毒感染年龄、机体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新生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70%~90%,而7岁以上感染,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则减少到7%~10%.因为婴幼儿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体内细胞、体液免疫不能对乙肝病毒进行免疫攻击而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也增强,少数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可以自然转阴,但由母婴传播的患者,每年自然转阴少于2%.

2013年尚无单独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药物,应用干扰素等对慢性肝炎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使部分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也有5%~10%可能伴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没有人应用干扰素单独治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有人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自然转阴者进行随访发现,部分病人仍有HBV DNA持续阳性,可见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或阴性也乙肝是否治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要针对乙肝病毒的复制指标--乙肝e抗原阳性进行治疗。

转阴条件

首先,转阴必须经受时间的考验,快速的、短时间的转阴并不可靠,最起码也要在半年的时间内不出现反弹。

其次,有1、2次转朗不要轻易相信,最少应当连续3次,每次检测间隔1个月,都转阴了,并持续半年至1年仍然是阴性,这才算真正转阴。避免了偶然性转阴,避免了化验误差的存在。

再次,在一个地方化验转阴,还要易地化验,验证是否真正转阴。防止假化验结果骗人,也能防止化验可能出现的误差。多次化验结果都是“阴性”,这你就放心了。

最后,在某些乙肝抗原转阴的同时,如果出现相应抗体的出现,是最好的结果,或者说是最完美的转阴。如HBsAg转阴,同时抗—HBs转阳,或者HBeAg转阴,同时抗—HBe转阳,这叫做“抗原、抗体的血清学转换”。当然,转阴也要求HBv DNA转阴,这是更重要的转阴。

用上述四把尺子去衡量是否转阴,就如同照妖镜一样,可以把所有的“转阴骗子”照得原形毕露,也让你心中有数。“乙肝转阴”的底儿交给大家了,别再对“转阴治疗”雾里看花了。

三个层面

针对乙肝病毒感染来讲,乙肝转阴也是分为三个层面的。一个层面是指乙肝病毒DNA(HBVDNA)的转阴;第二个层面是指乙肝e抗原(HBeAg)的转阴;第三个层面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转阴。这三个层面的转阴是不一样的。

HBVDNA转阴

HBVDNA转阴是指机体内检测不到HBVDNA了,如果是急性的乙肝病人,检测不到HBVDNA,可能预示着病情好转,之后可能会达成一个完全的治愈。95%的急性乙肝成年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的不断变化,HBVDNA检测不到。这种情况,不好说体内就没有乙肝病毒,可能是体内病毒很少,或者停药后,病毒量还会上升。因此,不能说体内没有乙肝病毒,这个转阴要看急性乙肝还是慢性乙肝。

e抗原转阴

e抗原转阴对急性乙肝来讲,也是预示着病情可能会痊愈;而对慢性乙肝来讲,转阴并非指体内不再有乙肝病毒,可能是病毒量少,而出现e抗原的血清转换。随时间推移,停药后还会转成e抗原阳性。

乙肝e抗原转阴的3种方式:

1、自然转阴:对于成年后因水平传播而染上乙肝病毒者,由于免疫功能的作用,每年有10%~20%HBeAg转阴,但如为母婴传播或婴幼儿期感染的病人,则HBeAg转阴率要低得多,只有3%~5%.

2、急性发作后转阴: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被激动,免疫细胞攻击位于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使肝细胞损坏,病毒被抑杀,此时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3、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使病人的HBeAg转阴率达30%~40%,拉米夫定使病人的HBeAg转阴率第1年达20%,第2,3,4年可达30%、40%及50%左右。

由于HBeAg自然转阴率低,抗病毒药物只能使部分病例转阴,因此,HBeAg阳性病人采用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干扰素+日达仙、干扰素+核苷类药物、核苷类药物+细胞因子、两种核苷类药物联用(如拉米夫定+泛昔洛韦)、干扰素+苦参素、拉米夫定+苦参素等,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表面抗原

表面抗原的转阴

HBeAg阳性及阴性患者,经过治疗出现持续的HBsAg消失(转阴)伴或不伴抗HBs血清学转换,即可停止治疗。HBsAg清除和血清学转换是乙肝治疗所能达到的最高目标,也是理想治疗终点。在经干扰素治疗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中,经3年随访显示,30%的患者出现了HBsAg清除,6年随访显示,HBsAg清除率可高达45%。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96周,53%的患者出现HBeAg清除。在停药后的5年随访中,如患者HBV-DNA始终<400拷贝/ml,HBsAg清除率可高达72%。更可喜的是核苷类似物的长期治疗也可获得HBsAg清除。

转阴治疗

药物治疗

能使这两个抗原阴转的药物大致上分为免疫增强药与抗病毒药两类。

增强人体免疫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增强体质,方法是增加营养和服用护肝药。其次是增强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人体免疫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大类,清除病毒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因此,增强细胞免疫的药物就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有一定疗效的免疫增强药有干扰素、LAK细胞回输、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卡介苗加用潘生盯免疫核糖核酸、聚肌胞等。效果好的药物e抗原阴转率可达40~60%。抗病毒药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国内外应用较多和有一定疗效的有阿糖腺苷或单磷酸阿糖腺苷、广豆根(山豆根)注射液、无环鸟苷等。这些药物的e抗原阴转率也可达到30~60%。必须指出的是,上述药物对表面抗原转阴率仍不理想,而且不同人群的疗效差别很大,例如东方人的疗效不及西方人;婴幼儿期间感染的疗效不如成年人感染者;感染时间愈长,疗效愈差。由于这些药物各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之下进行治疗和观察其毒、副作用。病者千万不要自行用药,不要听信无科学根据的宣传乱用药物。

科学治疗

超氧细胞免疫诱导疗法是科学治疗乙肝转阴的主要措施,能大大提高乙肝转阴的治疗效果。

超氧治疗为乙肝转阴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超氧是人体内具有高度增殖、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超氧,是再生医学的基础。超氧可以在人体内根据组织或器官需要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超氧。

超氧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超氧,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超氧。根据超氧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超氧和成体超氧。根据超氧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超氧、多能超氧和单能超氧。超氧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超氧,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超氧”。通过静脉输注或者动脉介入的方式移植到乙肝转阴病人体内,超氧移植可采用自体骨髓超氧移植或异体脐带血超氧移植,治疗安全,简便。

影响因素

1、乙肝患者的定力不够治疗乙肝需要打持久战,2013年的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药品能够直接杀灭乙肝病毒。可是这不能说乙肝病毒治疗中不能转阴。

2、乙肝患者经常换药乙肝患者听了广告后买药服用,服用了这种品牌的药一两个疗程乙肝病毒不能转阴,就再服那种品牌的药,就这样换来换去,到头来乙肝还是转不了阴。

3、乙肝患者的免疫力弱 当乙肝患者体内免疫与乙肝病毒的和平共处原则打破时,免疫力强的话就可以彻底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这是乙肝就可以转阴了。但是每个人的免疫能力不同,感染病毒后的结果就会不同.

转阴判断

转阴必须经得起时间考验,短时间内转阴并不可靠,一、二次转阴也不要轻信。化验结果可能受检验人员的素质、仪器、试剂盒质量等多方面影响,例如HBeAg的转阴,应当多次化验均为阴性,持续转阴半年-1年以上,这才是真正的转阴。即使转阴一年后,仍然有“反跳”的可能。

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转阴绝对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若“神速”转阴或1-2个月内转阴,肯定是假的,患者不要相信;凡宣称自己能将乙肝病毒快速转阴者,绝对是个骗子。

在某一地化验转阴了,不要盲目高兴,应当再到正规的专科医的加以复查。社会上有一些“转阴骗子”,以联合办医为名,租用某地方医疗单位,用“祖传秘方”转阴,在他们这里治疗,转阴率特别高,用他们自己仪器化验,“阴”与“阳”就完全在他们手里掌握。

任何“转阴治疗”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而就。转阴率不可能是100%,任何宣称自己的药可使乙肝病毒所有标志物转阴的话,必定是谎言。到目前为止,也不存在任何能使HBeAg,HBVDNA100%转阴的药物。转阴无特效药,转阴没有“重大突破”。HBeAg转阴后,最好伴有抗-HBe出现,HBsAg的转阴,最好伴有抗-HBs的出现,这种转阴更彻底、更可靠一些。当然,也要求HBVDNA转阴。

转阴指标

“乙肝转阴”一般是指血清HBeAg或HBVDNA阴转,HBsAb阳转(HBeAg转阴同时伴有HBsAb出现称为“血清转换”)。HBeAg、HBVDNA在血中出现反映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活跃,血清HBeAg、HBVDNA的消失反映乙肝病毒复制趋于静止。当然如果发生病毒前C区变异,这时尽管血中HBeAg不出现,然而病毒复制却是活跃的,在这种情况下检测血HBVDNA往往是阳性的。所以HBVDNA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金指标”,而且最好进行HBV DNA的定量检测,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抗病毒疗效的判断。

病毒复制常常和炎症活动相关,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抗病毒治疗可以促使病情更快地恢复,改善肝组织的炎症和坏死,从而可以减缓病情的进展,所以对一些病毒复制活跃而且肝脏有炎症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但是HBeAg、HBVDNA阴转决不意味着机体已彻底清除了病毒,即使血中不存在病毒,乙肝病毒仍然可存在于病人的肝细胞内,这点一定要清楚。使用抗病毒治疗后血HBVDNA阴转同时出现“血清转换”的这些患者比单纯HBVDNA阴转和HBeAg阴转者复发机会小。至于使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sAg转阴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味强调用各种药物使乙肝病毒各项指标阴转,以期彻底治愈,根本达不到这种疗效,而且由于大量用药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人出现药物性肝损害。

注意事项

第一,坚持连贯有序地合理用药,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

急性肝炎患者治愈后,应注意适当地补充营养及休息,注意不要出现病情“反弹”。

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在康复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轻微不适(肝区不适、易疲乏、食欲不振、眼睛、皮肤轻微黄疸等),称为肝炎后综合征及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一般会逐渐消失,无须特殊用药,必要时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即可。但是对于急性乙肝患者应该密切观察病毒指标变化情况,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半年以后都不消失,标志着病情转向慢性,这时必须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药物),争取早日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不留后患。

慢性肝炎

病情得以控制的慢性肝炎患者出院后,为巩固疗效和防止病情反复,应完成住院时尚未完成的治疗任务,不要半途而废,如一个抗病毒治疗周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患者不可能都在医院进行,回到家中,治疗不能中断,按时用药,定期回到医院随访复查,接受医生的指导。如服用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一个疗程需1年以上,患者应该每2~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肾功、血象及病毒指标,观察疗效,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回到家中还可适当服用些中、西药,但药物品种不宜过多,否则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一切用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万不可听信广告、别人推荐,擅自用药。

第二,营养要丰富、均衡,不可过剩,不宜多食肥甘厚味

出院后为了促进肝脏早日完全恢复正常,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适当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瘦肉、鱼、蛋、奶、豆制品)、糖(米面、食用糖)、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成人每日保证蛋白质70~80克、糖300~400克、脂肪50~60克即可。由于我国习惯于低脂肪饮食,故不必过分强调限制脂肪,以食后无不适感为度。长期的高脂肪、高糖饮食,有可能引起脂肪肝,并可出现肝肿大、肝区不适、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等征象,故饮食上应避免营养过剩。另外,应禁酒,因为酒精可直接损害肝细胞,促进脂肪在肝细胞中沉积,并可引起肝硬化。故肝炎恢复期应绝对戒酒,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应终身戒酒。

第三,活动适量,循序渐进,半年内要节制性生活

肝炎病人出院时,一般仅能达到临床痊愈(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指标,肝脏病变并非完全消失。急性肝炎一般在病后6个月才能完全康复,慢性肝炎彻底治愈则需更长时间。出院后,可先做些轻微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然后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再逐渐增加运动量,但以不疲劳为原则。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午饭后最好睡1小时,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半年内要节制性生活,女性还应避免怀孕。肝炎病人痊愈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但病变不稳定的慢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不宜担负重体力劳动。

第四,定期随访,跟踪治疗

回到家中的患者在坚持治疗的同时,千万别忘记定期复查。一般来说,急性肝炎出院后每两个月检查1次肝功及“两对半”,到乙肝病毒指标(表面抗原、e抗原)转阴、肝功正常后,每半年复查1次,再稳定1年,可算作彻底治愈了。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定期复查将是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复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肝功系列指标(转氨酶、胆红素、蛋白比值和分类、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等)、B超、甲胎蛋白、乙肝病毒指标(“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复查的时间间隔因人而异,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半年复查1次,活动性的或治疗过程中的乙肝患者每1~2个月复查一次。复查的目的是要了解病情是否好转或恶化,治疗是否取得效果,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是否传染

乙肝转阴一直是乙肝患者追求的治疗效果,多数人只听说乙肝转阴,但并不知道乙肝转阴也分为好几种。

首先,乙肝转阴最理想的一个效果是达到表面抗原的转阴或者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所谓血清学转换就是表面抗原检测不到了,而出现了表面抗体,这个转阴的基础必须是HBV-DNA检测不到。一味追求表面抗原转换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并不现实,达到这个效果之后就不具备传染性了。

其次,乙肝转阴一个满意的效果就是对于e抗原阳性的患者,要使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就是e抗原检测不到,e抗体成为阳性,这种情况是比较满意的治疗终点。即使经过正确的正规抗病毒治疗,最终也只有不到5%的患者可以实现表面抗原转换,即表抗原转阴而表面抗体转阳,达到乙肝转阴,这种情况基本也不具有传染性。

不要盲目

慢性乙肝患者不仅要面对机体的病痛,还要面对很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因此治疗愿望非常迫切,但是盲目转阴不是可以追求的治疗目标。乙肝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一味追求表面抗原转换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并不现实。作为乙肝患者应该树立科学合理的治疗预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化抗病毒治疗,避免“误入歧途”。

乙肝预防

肝脏是人体解毒的总机关,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他毒素功能。长期酗酒、服用药物以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都会造成肝脏的负担。

硒——微量元素中的护肝卫士

1.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肝炎、肝硬化等肝损伤时,都可表现血硒降低,而低硒又能促成酒精性肝病的发生;

2. 硒可以起到加速酒精分解代谢,解除酒后不适,进而保护肝脏,预防酒精性肝损伤;

3. 硒元素可以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完成的抗氧化作用,保护肝细胞的结构完整,清除自由基,加快脂质过氧化物的分解,从而保护肝脏。

4.硒具有良好的解毒功能,能拮抗多种有毒重金属物质(如:汞、铅、苯、砷等)和一些有害化合物,从而减少环境中有毒物质对肝脏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