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蒙教育】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什么?

 老沔城人 2018-01-01












【启蒙教育】


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什么? 

文/朱  斌




    早些时候,有位朋友私信与我交流一个问题:如何为孩子挑选玩具?

    我问他:你认为现在孩子最喜欢玩得东西是什么?他答是“智能手机”。现如今,两岁孩子都能玩转智能手机,手机已成为某些父母解放自己的应急“玩具”。

    “智能手机虽然是孩子最喜欢的玩具之一,但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你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朋友看到我的短息,马上回复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我说了三点理由:

    1.很多时候,孩子是把玩具当作自己的“孤单玩伴”和“倾诉对象”;

    2.很多玩具,无法带给孩子互动的乐趣与情感的关照;

    3.很多场合,大人让孩子独自玩东西出于解放自己的时间。   
       
    当然,现在的智能玩具已经具备一定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比如:乐高Boost系列玩具、家庭陪伴机器人Jibo、小爱因斯坦机器人等,但它们替代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互动产生的亲密性和安全感。
       
    我总结孩子的最好玩具,应具备如下三大特性:

    1.满足孩子不断探索的好奇心;

    2.可与孩子进行即时互动交流;

    3.易实惠获得并能确保安全性。
       
    能完美符合上述三大特性的玩具,只有父母啦。优秀的父母,都是甘当孩子的玩具,能以一种游戏心态陪伴孩子玩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重要品性。我平时就把自己当作孩子的玩具,为孩子扮演各种搞笑角色,陪伴孩子成长。
      
    如何做好孩子的“活玩具”?我有两招,今天与朋友们分享:
      
    1.学布谷鸟叫声——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起床习惯
      
    很多孩子不好的生活习惯,是从冬天懒床开始的。冬天的早晨,温暖的被窝连大人都不想起床,何况小孩。我家女儿萌萌读幼儿园时,早起的事情是由爷爷奶奶负责的。原先早晨起床时,孩子都想多睡一会,老人拿她没折,经常迁就她。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养成早上推延的习惯。
       
    我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今年 9月,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学校离家有20多分钟车程,如果孩子早上起床还像幼儿园一样磨蹭,那上学每天都要迟到。我决定负责孩子早起之事,逐步改变孩子这一磨蹭习惯。
      
    刚开始,是让孩子挑选自己喜爱的卡通闹钟,约定早上六点半闹钟一响自己起床。孩子坚持一段时间后,嫌闹钟吵人,有一天把闹钟放入水中,让闹钟下岗啦。如果还是像往常一样直接喊她起床,她肯定跟你耍脾气,弄得父女俩一早的心情都不好。
      
    怎么办呢?前一段时间,我陪孩子看一本鸟类科普书,其中介绍了布谷鸟,说布谷鸟的叫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于是,我就跟孩子协商:“从今往后,每天上学的早晨,爸爸就扮演一只布谷鸟,六点半飞进你的房间,向你“布谷、布谷”两声之后,你就自动起床,行吗?”孩子高兴地答应啦。
        
    头几天,孩子一听到“布谷”声,虽然被唤醒,但还是想懒床。这时候,我就趁机对她说:“宝贝,前几天你按时起床,在学校门口碰见了万老师(孩子最喜欢兼崇拜的班主任老师),万老师带你进学校是不是很开心啊!今天你按时起床,说不定又能碰见万老师哦!”孩子听后,马上振作精神,下床穿好衣服,洗漱吃饭。
      
    这样正面引导几次后,孩子渐渐听到我早上的“布谷”声,基本上能形成习惯性反应,不需要过多催叫,就能自动起床穿好衣服。孩子起床后有一个开心的心情,不仅会奠定一天的好情绪,而且时间长了,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心态。
       
    2.扮演小鹦鹉“桃乐比”——在孩子心情不好时进行情感引导
       
    小孩遇到不顺心的事情通常易发脾气,这时父母对其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非常重要。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有一本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介绍了“情感引导”五个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提前清晰准确地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
       
   (2)观察和判断,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体察孩子的需要;
       
   (3)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
       
   (4)理解孩子的感受并说出来,你可以对孩子这样说:“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说“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知道上述“情感引导”方法后,我平时会有意识地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人身上。
       
    有一次晚上吃饭,女儿萌萌不愿吃饭,与她妈僵持不下。我在一旁看到后,先轻声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帮助吗?”孩子听后点点头。我准确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觉得被理解和尊重,情绪平复一些。
       
    这时,正是发挥我“活玩具”的功效啦。我想起与孩子之前看过巧虎动画片中有一个搞笑的小鹦鹉叫“桃乐比”,它说话怪声怪气的,很让孩子喜欢。
       
    我突然模仿桃乐比的声音对孩子说道:“小花(巧虎的妹妹),你不吃饭,可没有力气陪我出去玩哦!”孩子没想到爸爸会这样说话,还是它最熟悉的桃乐比声音,马上笑了起来。我为模仿动画片中“桃乐比”说话,专门训练一段时间,孩子感觉挺像的。
       
    我看孩子心情好一些,马上引导她:“你在家不愿吃饭,如果下次桃乐比碰见万老师,你希望桃乐比向万老师说些什么呢?”孩子想了一会说:“希望桃乐比说我在家也是好好吃饭的!”“那好,你就按照你说得好好吃饭吧!”
       
    孩子都自己这么说了,她自然就会好好吃饭,而不是父母逼着吃饭,有抵触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