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乐大典》与《乐亭县图经志书》

 恒鑫泉 2018-01-01

作者:周景宝

题图来自网络

《永乐大典》与《乐亭县图经志书》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朱元璋正式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建都应天(今江苏南京)。[1]八月,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2]二年三月,设置北平行中书省,治北平府(今北京市),辖有北平、保定、真定(今河北定州一带)、顺德(今河北邢台)、广平(今河北永年)、大名、河间、平滦(元永平路改)等8府(即“北平8府”)、领州37、县136、长芦盐运司1[3],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河北长城以南,天津市区海河和西河以北,河北遵化、丰南以西,及廊坊地区、保定地区的涿州市。[4]四年三月初,平滦府改为永平府[5],属北平行中书省。永平府领4县、1州,州领1县,即卢龙、迁安、抚宁、昌黎,滦州(今河北滦县),乐亭。[6]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7]

据《明太祖实录》卷八一记载:“洪武六年四月己丑,上以天下既平,薄海内外,幅员方数万里,欲观其山川形势、关徼厄塞,及州县道里远近、土物所产,遂命各行省每于闰年绘图以献。”[8]洪武六年是闰十一月,朱元璋要求“每于闰年”,即每隔二三年各省进呈一次“图说”,若从“绘图以献”来看,似指地图,但又要反映“州县道里远近、土物所产”,所以除了“图”之外,还需要有“经”(图的文字说明),其实已是指方志而言了。

在《光绪顺天府志》卷一二二“艺文志一”中,列有《洪武北平图经志书》一书,此书《永乐大典》亦有部分收载,《日下旧闻考》也曾引用。《洪武北平图经志书》当是按照朱元璋的指令编纂完成的。

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姜纬堂先生考证,《洪武北平图经志书》的编纂者,是北平文丞相祠的创立者刘崧。[9]

刘崧(1321-1381年)旧名楚,字子高,号槎翁,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刘崧家境一般,自幼博学,元末教书乡里。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中举。明洪武三年(1370年)举经明行修科,改今名。授兵部职方司郎中,征粮镇江,力请减额。后迁北平按察司副使,轻刑罚,召流亡,均驿传,使民复业,并在学宫旁立文天祥祠激励世风。为宰相胡惟庸所忌,被坐罪贬官,放回家乡。十三年胡惟庸被诛后,刘崧被复用,拜为礼部侍郎,以吏部尚书致仕。翌年三月,再被朱元璋征用,拜国子司业,赐鞍马,以朝夕晋见皇帝。六月,因病逝世。著有《北平八府志》、《东游录》、《岭南录》、《职方集》、《槎翁诗文集》等。[10]

《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七于刘崧卒日下所系小传,称刘崧“所著有《北平八府志》”,后《明史·艺文二》亦著录:“刘崧《北平八府志》三十卷”。据《明太祖实录》卷八三记载,刘崧于洪武六年六月被任命为北平按察使司副使,但当时北平按察使司并未任命正使,实际上由副使主持政务。按照惯例,主持修志的应为地方行政长官,再者刘崧为当时著名学者、诗人,主持修志,是理所当然的事,且不必再聘他人编著。刘崧既然主持修志,自不至于该志之外另著一志,所谓《北平八府志》,即是《洪武北平图经志书》。

《洪武北平图经志书》共有130余种,270余册。所谓的“册”,是无法定量的单位,数十页乃至上百页可称为一册,而三五页,乃至一二页,只要其单装成册,亦可称为1册。查至今尚存的多者如《宛平县图经志书》(2册)才不过7000余字,少的如《香河县图经志书》(2册)只1600多字,由此可知这270余册的实际数量约有三四十万字。[11]

朱元璋要求每逢闰年即进呈一次,事实上并无必要。各地方官为了完成“圣旨”,只得粗糙滥制,仓促交差,致使“图经志书”的内容大大缩水,这也是卷帙篇幅不多的原因之一。因洪武九年是闰九月,这部《北平八府图经志书》当完成于是年下半年,不会有错的。

《永平府图经志书》为《北平八府图经志书》之一,系永平府的府志,包括当时该府亲领四县、一州及一个州领县的州县志。具体名称如下:《卢龙县图经志书》;《迁安县图经志书》;《抚宁县图经志书》;《昌黎县图经志书》;《滦州图经志书》;《乐亭县图经志书》。[12]

《乐亭县图经志书》,卷数不详,洪武九年下半年完成,与永平府其他州县图经志书一起,被收入《永乐大典》中,载“平声,十九,庚”韵“平”字,卷之八千四百三十四至卷之八千四百三十六“永平府”一至三之内。[13]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典籍,它编纂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由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人,于二年十一月奉敕撰成,初名《文献大成》,与修者147人。三年朱棣再命姚广孝、郑赐、刘季篪、解缙等重修,并召集朝臣文士、四方宿学2169人担任编校绘图工作,五年定稿,姚广孝表上,朱棣亲自撰序,向全国征集善书人清抄,次年冬完成。

《永乐大典》共计有22937卷、另目录、凡例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字数约3700万字。《永乐大典》的规模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即使是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也只有10000卷、1600万字,不及《永乐大典》的一半。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永乐大典》的体例是依照《洪武正韵》的韵目,“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各韵分列单字,先注音读,再录字书、韵书的解释,再列该字的篆、隶、楷、草各种书体,然后再汇集与该字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文、词曲等。有关资料整段、整篇,甚至整部地抄入。凡引用书名及圈点用朱色,检查醒目。对名物器什、山川地形,皆绘有精致的插图。抄写全用工楷,极为端正。白棉纸,红格,包背装,十分精美。[14]

《永乐大典》成书于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后,贮于文楼。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大火,三殿悉焚,文楼在附近,急救得免。四十一年秋,上命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负责,物色善书人109人,另从内府拨画匠、纸匠等,重抄《永乐大典》一份,规定每人每天抄1页,历时六年,到隆庆元年(1567年)抄成,完全仿正本装订,精美亦不在正本之下。其实,《永乐大典》修成后,曾有刊刻之议,因卷帙浩繁、工费浩繁,不果。后来便有了两种抄本,一为“永乐正本”,一为“嘉靖副本”。正本存文楼,副本则存放在新建的皇史宬内。

值得关注的是,《永乐大典》的正本,迄今一页未见,其下落更是众说纷纭,扑朔迷离。据记载,《永乐大典》每册高营造尺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厚二至三寸不等,总体积约在40立方米左右。[15]偌大一部书,是怎么消失的,至今仍是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副本的命运也是历经劫难,灾祸频仍。

明清鼎革之后,至康熙年间,藏在皇史宬的《永乐大典》副本首先被徐乾学、高士奇发现。雍正年间又移贮翰林院,时李紱、全祖望曾经见过。乾隆三十七年(1722年)修《四库全书》时,发现《永乐大典》已缺少2422卷,1000多册。嘉庆年间修《全唐文》,道光年间重修《大清一统志》都利用过《永乐大典》。

其后,《永乐大典》在翰林院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一些翰林院官员懂得其价值,便设法盗取。据缪荃孙《永乐大典考》记载,早晨翰林入院办公时携带棉袍一件,叠成《永乐大典》大小,包在包袱里,约当两册《永乐大典》厚。晚上出院,将棉袍穿在身上,包袱中包两册《永乐大典》,看守人员以为仍是早晨带入的棉袍,不加怀疑。仅文廷式一人就盗走《永乐大典》100多本。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翰林院衙门时清点《永乐大典》,仅剩下不到5000册。至二十六年翁同穌?到翰林院检查时,只存800册了。不久庚子事变,翰林院被人放火焚烧,无数图书、书版包括《永乐大典》残存部分大都毁于一旦。少部分被外国使馆人员趁火打劫,抢掠而去。一些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的《永乐大典》,大多就是当年使馆人员抢走的。[16]时至清末民初,《永乐大典》仅存64册了,这确是我国文化史上十分惨重的损失。

1959年北京图书馆将历年收集到的《永乐大典》原本和胶卷提供给中华书局,与中华书局自己收集到的《永乐大典》复制品一起进行影印出版,20函202册,计730卷[17],1962年台北世界书局曾据之影印,并增加12卷。1982年经过多次补充,中华书局继续出版线装本2函20册,增收67卷(另有4个零页),1986年中华书局再次将其合编缩印成为10大册精装本,计797卷,占现存总数的99%。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影印海外所藏《永乐大典》17卷(其中1卷中华书局影印本已收,但有缺页,此为全帙),合计813卷。

那么,《乐亭县图经志书》今在何处呢?

前面讲过,《北平八府图经志书》(《北平八府志》)是记述当时北平行省所属北平、保定、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河间、永平等8府,以及8府所辖州、县的北平行省志,开后世《畿辅通志》之先河。此书虽佚,但仍有数万字佚文分载于存世的《永乐大典》、缪荃孙钞本《顺天府志》及《日下旧闻考》诸书中。其中宛平(今北京西南隅)、大兴、永清、固安、香河、顺义、良乡、昌平、东安(今河北廊坊西)等9县之文犹完整保存。遗憾的是,有关永平府与乐亭县的文字,在国内现存的《永乐大典》残卷中,已经不存。

据不完全统计,《永乐大典》残本仍有约400册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单位,尚未归还。不知其中是否存有《乐亭县图经志书》?

在《万历天启乐亭县志》卷十二“艺文志”中,收有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中堂兼翰林院编撰李廷机所撰的《修讲武堂记》一文,其中有:“《图经》载之:‘邑有教场,距城二里许,在乾之隅。厥土澶衍潦淖所钟,而广轮不能数雉,不足以驰逐。邑故所募乡兵,率白徒、冗弱、驰顽,因循校阅,希旷间一集而比之,阗拥纷缤、肩摩趾错,曾不得成列。而公宇湫陋,堂庑浅迫,观亵而威顿。有事于是者,立表下漏,即意色厌,趣具弥文而已。阅时既久,荒秽倾圮,日以益甚’”。[18]

后出的《乾隆乐亭县志》与《光绪乐亭县志》,亦在相应卷次沿袭了此文。案:此处文中出现的《图经》,笔者初步断定是为《乐亭县图经志书》,所录文字,即是当年《乐亭县图经志书》中的“经”文。《永平府图经志书》及《乐亭县图经志书》,今虽不存,但几种县志中的这段轶文,虽有些晦涩,却已十分珍贵了。

(2015年2月21日)

注释:

[1]南炳文、汤纲:《明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5页。

[2]郑天挺等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3]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编写组:《河北古代历史编年》,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75页。

[4]《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上,第109页。

[5]赵其昌主编:《明实录北京史料》一,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6]严兰坤主编,张岗著:《河北通史》明朝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7]《明史》下,第1496页。

[8]苏天钧主编:《京华旧事存真》第一辑,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0页。

[9]《京华旧事存真》第一辑,第250-251页。

[10]《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中,第1592页。

[11]《京华旧事存真》第一辑,第251-252页。

[12]《京华旧事存真》第一辑,第249页。

[13]《京华旧事存真》第一辑,第256页。

[14]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修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35页。

[15]栾贵明:《<永乐大典>之谜》,原载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编:《首届明代帝王陵寝研讨会·首届居庸关长城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16]《文献学概要》修订本,第236页。

[17]安作璋主编:《中国古代史料学》第三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291页。

[18](明)潘敦复等编纂:《万历天启乐亭县志》明清乐亭县志点校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作者周景宝,新家埝村人,北京市政工程管理处退休干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