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合土钉墙在晋南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GXF360 2018-01-01

复合土钉墙在晋南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杨国全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第一分公司,山西侯马043001)

摘 要:土钉+锚喷墙是一种有效的越来越多采用的基坑支护方法,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和具体基坑周边环境,采用土钉墙锚喷支护体系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并对该支护体系的适用条件、范围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基坑;支护;止水帷幕;复合土钉墙;晋南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要求,促使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商场、地下车库与人防工程大量的出现,伴随而来的是大批的基坑支护工程产生。显然,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由于造价低、效果显著而受到更多的青睐。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及附属设施项目工程拟建建筑物共3栋,楼高9层至13层不等。拟建基坑自然地面标高+367.0m,基底标高+354.85m,基坑净深 12.15m,局部 13.7m,基坑长约106m,宽约67m。基坑北侧紧邻变电站,西侧与已有建筑物及道路较远,东侧紧邻地下车库,车库基底标高+357.85m,东南侧有东方明珠2号楼,2号楼为18+1F,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基底标高+359.2m,基坑南侧距国税局宿舍25m。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该建筑场地所处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场地内陆势基本平坦,地面标高约为+367.0~ +368.55m。

根据勘察报告,地层条件及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各岩土层及设计参数一览表

层号 土类名称 状态 层厚/m重度/(kN·m-3)浮重度/(kN·m-3)粘聚力/kPa内摩擦角/(°)1素填土 稍湿,松散 3.0 17.0 — 5.0 10.0 2 湿陷性黄土 稍湿,稍密,具湿陷性 4.5 16.0 8.0 25.0 20.0 3粉土 湿,中密 2.7 18.3 8.0 25.0 19.6 4 粉质粘土 软塑~可塑 8.6 18.9 8.9 26.0 20.0 5 砂质粉土 湿,密实 — 18.8 8.8 23.0 19.0

3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3.1 支护体系

(1)放坡结合土钉墙支护。基坑上部5.2m采用挖土放坡结合土钉喷砼支护,坡度1∶0.5;土钉孔径100 mm,杆体采用 Ф25螺纹钢筋,土钉长度 3.0m,间距 1.2 m,梅花形布设;喷射砼面层配置Ф6.5@200×200钢筋网片,沿土钉端部菱形设置2Ф14加强劲。

(2)止水帷幕桩。基坑5.2m深度位置周围设2排搅拌桩,直径0.5m,桩间搭接150mm。全桩长采用四搅两喷工艺。水泥采用32.5矿渣水泥,水泥用量不小于60 kg/m,水泥土搅拌桩桩体强度不小于2.0MPa。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取0.6,桩位偏差不超过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

(3)复合土钉墙。基坑采用两次开挖支护,第一级开挖深度5.2m,坡度1∶0.5,支护详见(1);第二级挖到设计深度,坡度直立;5.2m以下采用6个剖面设计复合土钉墙支护;南侧1—1剖面采用竖向4根9m和2根15m土钉间隔方式、2—2剖面采用竖向5根9m土钉;西侧3—3剖面竖向采用5根9m土钉;北侧5—5剖面竖向采用3根7m土钉与1860级2根2Ф15.2mm 、L=20m 锚索间隔方式;东侧6—6剖面竖向采用5根7m土钉;纵向横向间距均为1200mm,钉杆直径为Ф25mm,土钉均用HRB335级钢筋,土钉、锚索与水平夹角为15°角度,土钉孔径Ф100mm,锚索孔径Ф150mm。面层采用C20混凝土喷射,砼厚100mm,钢筋网采用单层双向Ф6.5mm钢筋,间距@200×200mm,加强筋采用Ф14mm钢筋。局部杂填土层不宜采用钢筋土钉时,不降低拉拔强度前提下采用钢管土钉。

3.2 止排水与降水体系

基坑止水采用深层搅拌桩形成止水帷幕进行止水,边坡顶进行地面硬化并设置挡水台阶防止地表水排入基坑;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基坑第一级开挖深度完成后立即进行施工;管井深16m,成孔直径Ф600mm;采用混凝土滤水管,最下端1.5m为实管,管径内径Ф300mm;井间距15~20m,布井位时避开梁、柱、墙、桩等结构体;降水井成孔后要求用清水换浆,下井管时要用编织袋包裹管间缝隙,确保不漏砂漏泥,管底要设托盘防止底端砂土涌入,滤料不得有粉末;填料时沿井口四周用铁锹均匀缓慢填入;成井后立即抽水洗井,水清后最少延长24h,而后每间隔6h开启不小于1h洗井;降水井成井后应作好明显的标记,专人巡查保护;降水井周边1.0m范围内土方不得机械开挖;应由专人人工清除;降水在第二级开挖前20d开始。

4 基坑质量检验

支护止水帷幕搅拌桩、土钉、锚索、混凝土喷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选取要求:搅拌桩钻芯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支护土钉、锚索抗拔试验检测数量为土钉锚索总数的1%,土钉墙面层混凝土的强度及厚度每500m2检测一组。检测结果表明搅拌桩桩身连续、完整,钻取芯样呈短柱—长柱状,桩身完成完整性类别为Ⅰ类,质量评定为优良;锚索、土钉抗拔轴向拉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墙面层的强度及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5 基坑的变形监测

5.1 监测项目

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一级基坑要求布置监测项目:重点进行基坑坑顶水平位移监测、垂直位移监测和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四周监测点布置:基坑各边每隔10~15m设置一个监测点,且每边不少于3个点。

5.2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

北侧基坑顶水平、竖向位移速率2mm/d或水平、竖向累计位移20mm;东侧、西侧基坑坑顶水平位移速率5 mm/d或水竖向累计位移30mm,水平位移速率3mm/d或水平累计位移20mm;其余侧基坑坑顶水平、竖向位移速率5mm/d或累计水平、竖向位移30mm。

5.3 监测结果

本工程监测设置沉降观测点34个,水平观测点13个,裂缝观测点6个,坑外水位观测点2个;本基坑支护工程于2014年11月完工,历时14个月,根据等级不同调整观测频率,在土建地下室完成时,基坑周边地面沉降观测累计最大值为C14号点13.15mm,水平位移观测累计最大值为S08号点6.64mm,基坑东侧壁出现个别裂缝最大宽度为1.8mm,坑外水位变化为0.5m。基坑周边路面无开裂、塌陷等现象,建筑物、地下管线、设施等均完好无恙。

6 同类工程案例综述

在山西晋南的临汾、运城等地区,近几年来高层建筑多为18~28层,基坑深度5~13m,地层大多情况由湿陷性黄土、粉土、粉质粘土、粉细砂构成,水位通常情况在-6~-12m;基坑支护采用双排搅拌桩做截水帷幕、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如果限于相邻建筑基础、管线、场地等,不能采用土钉、锚杆(锚索),则可局部采用排桩挂网喷砼支护,均取得了较好基坑效果,无一失败案例。

7 结语

本基坑工程经多种支护设计方案对比,最终采用第一级开挖坡顶放坡土钉墙,第二级开挖支护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复合土钉墙,基坑内管井降水,保证了基坑的施工安全、稳定,为土建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结合晋南众多基坑支护的成功案例,证明在黄土地区,基坑深度不大于13m,水位在-6m以下,采用复合土钉墙+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体系,做好基坑的监测预警工作,控制基坑变形及周边建筑物沉降的支护方案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袁聚云.基础工程设计原理[D].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012.

[3] (GB50739-20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2.

[4] (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9.

[5] (DBJ04/T306-201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S].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014.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339(2017)05-0113-02

作者简介:杨国全(1972-),男,山西运城人,本科,工程师,现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灾治理勘查、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及地质灾害施工治理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