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伤害门诊中,三不五时会碰到慢性外踝疼痛的患者。这些患者当中,有一部分有所谓踝关节不稳定的现象。踝关节不稳定的原因大多是曾经有较严重的踝关节扭伤(这边说的主要是外踝扭伤)。扭伤后,负责维持踝关节稳定的一条或多条主要韧带受损、松弛或断裂以致失去功能,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 踝关节的稳定与否至关重要,它一方面是扭伤之后的续发性问题,一方面又会反过来影响伤后的复原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当踝关节扭伤后,无论大小,医疗防护人员都会建议配合贴扎、护踝以稳定踝关节的原因。简单来说,踝关节不稳定,扭伤就比较难好,甚至又更容易再扭伤加重不稳定,是个麻烦的恶性循环。 主观感受、客观检测,脚踝容易不适的你是否有这些问题? 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随着问题的严重程度,本身可能有感或无感。有感的患者常有的叙述是「脚踝松松的、不太稳」,也有些会明确地告诉医师某次受伤后「扭伤的频率变高了,动不动就会拐一下」。至于比较无感的患者往往就是觉得「走久、站久,踝关节外侧就容易酸痛」。以上这些都属于主观症状。 ![]() ![]() 踝关节不稳定、小腿与臀部肌肉无力,都会让伤害迁延不愈! 对于上面这些问题,一般大众应该怎么理解比较容易明白?大家可以分成「踝关节局部问题」、「腿部与臀部问题」两个区块来理解。 ![]() 至于小腿、臀部的问题,比较常是因为较严重的扭伤后短期内患侧不敢采地、出力,几周内相关肌肉就变得较对侧萎缩、无力。但由于小腿外侧的肌肉(主要是腓骨长肌)、臀部肌肉(主要是臀中肌)与踝、膝关节的控制息息相关,因此当小腿外侧肌肉、臀部肌肉软弱、无力时,一样会反过来使得踝关节的不稳定加重、伤更不容易痊愈。 全面治疗:初期外力稳固、中期促进修复、后期训练加强主动稳定! 那这些跟后续的治疗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了这些观念之后才容易理解以下治疗步骤: 配合贴扎防护稳定脚踝。这样做的目的是透过贴布、绷带、护踝等外力稳定脚踝,避免进一步或反覆性伤害。 配合增生注射疗法,促进局部韧带伤害修复。 配合针灸、物理治疗或其他手段,改善相关肌肉的紧绷,缓解疼痛、不适。 配合运动训练,加强相关肌肉强度,主动增加踝关节稳定性。 唯有透过这样的全面治疗,尤其是最后一步的踝关节稳定训练,才有机会透过本身肌肉的强化,最彻底地告别慢性脚踝疼痛、习惯性扭伤。 至于如果并不是严重的扭伤,或者并没有出现不稳定的症状还需要配合训练吗?这就变成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了,我们在此建议如果没有踝关节的不稳定,在伤害初期还是应该配合贴扎防护适度稳定脚踝,后续的这些方式则可以选择性使用,基本上都有利于伤害愈合的速度与成效喔! 附:适合在家自己进行的踝关节稳定训练: 以下的方法在医学上属于「本体感觉训练」,这边介绍的属于最容易在家进行的方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循序渐进进行: 在不会有明显疼痛的前提下 在平地上,进行单脚站立 在平地上,闭眼,进行单脚站立 在巧拼上,进行单脚站立 在巧拼上,闭眼,进行单脚站立 ![]() 原文来源于:良医健康网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