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们毒舌起来,丧到宇宙毁灭都不够

 龙叔文馆 2018-01-01


如今丧文化,已经悄无声息地成为了新的主流文化了,它十分犀利地总结了当代青年的精神焦虑与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之前的矛盾。



词条里对于丧文化的解释是,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

但你可知道,丧文化早就在文学圈子里蔓延开来了。来看看这些大师的丧气话,明天要更努力地生活哟。


Diss狂魔海明威


写。写它五年,你发现自己不行,那就跟现在似的,自杀算了。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作为不少文学爱好者的启蒙老师,海明威除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外,更加厉害的就是对作家朋友的抨击,当然这种抨击是善意的。比如他和朋友威廉.福克纳一起竞争诺贝尔文学奖,最终海明威败给了他。海明威对这位好友的评价是:

 

他不论现在或是将来都不可能写到他讲演的水平。

他不知道我对那个机构毫无敬意,可是他得奖时我还真为他高兴。

他有一个无法医治的大毛病:他经不起重读。

他就是缺少一点文学的良心。


▲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


海明威敢这样调侃福克纳是因为他对于写作的要求本就极高,在创作心得中写过许多方法论,大部分都刻薄得一针见血。他一生结了四次婚,最终在家里选择吞枪自尽,可以说是美国迷惘的一代。


擅长自嘲德莱顿


一个有耐心的人发火时你要小心。

——约翰.德莱顿



作为英国著名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约翰.德莱顿首先拿自己开涮。他出生于普通的小地方,但因为毕业于剑桥大学的文学专业,知识改变命运,最终娶了兄弟的妹妹,成功进入贵族圈。婚后经常被老婆欺负,不太幸福,但爱就是克制,所以德莱顿选择忍耐。



但是这些情绪总是需要宣泄的出口,因此将炮火对准了文学作品和社会民生,比如在讽刺诗《奇异的年代》中,他写了伦敦大火,瘟疫及荷兰战争。


以毒攻毒卡夫卡


我对于成为父亲这项冒险,绝对不会踏上旅途。

——弗兰兹・卡夫卡



“卡夫卡”在捷克语里是寒鸦的意思,暗暗透露着一股丧的气息。他出生在商人家庭,写作事业从始至终没有得到过家人的支持,还常常被强势霸道的父亲责骂。卡夫卡在大学换了N个专业,从化学到艺术史到法律,就是跟文学几乎扯不上关系。



毕业之后他进入保险公司工作,开始疯狂写作。他擅长用作品里的恶来治愈现实中的恶,著名的《审判》和《变形记》都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但因为被父亲支配的恐惧,导致不论是恋爱还是婚姻都充满了不顺遂。卡夫卡没有孩子,为了写作,他选择放弃家庭生活。


不善交际江户川


原本活着这件事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

——江户川乱步



相信你们和我一样,最早听说“江户川”这个姓,都是来自著名恐怖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江户川乱步以植入的形式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推理小说家。当然这只是玩笑,他是日本侦探小说兴盛之父。

 

江户川小时候身体不太好,每次生病,母亲都会画风清奇地给他读侦探小说。这类故事听得多了,江户川变得越来越内向。他讨厌体育,从不肯脱袜子光脚下地,总是一个人默默看书,没什么朋友,在漆黑的夜里边走路边自言自语。



十七岁那年随着父亲的破产,江户川的生活急转直下。在经历了务农、印刷厂、家教老师、图书馆管理员、文员等一系列工作之后,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并成功搞砸了所有工作,学位证书也没有拿到,生活入不敷出。

 

在经历无数次退稿之后,江户川写出《阴兽》、《妖虫》、《黄金面具》等侦探名作,但每次只要看到报纸上有文章批评他的作品,他就想“封笔”不写。


看完了这些作家丧丧的名言,老实说,小蜗觉得心里好受多了。你觉得谁最丧?



丧,原来不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是一群人的狂欢。谁不是一边嘴上喊着丧,一边又拼尽全力地生活呢?




每天免费读书一小时

长按关注

不疾而速 与你共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