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无定名之前世今生

 老大姐嗨 2018-01-01

《辞海》中,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为楷模,故称为楷书。是继隶之后的又一种正书体。楷初名为隶,后又名真书,正书,宋朝时才称为楷书。

?楷书最早可追溯至三国钟繇,甚至更早,西汉未年《属国封陌茹君》碑,隶书中夹杂正书,到了三国,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尊为正书之祖。

?楷书最容易和隶书相混,阮元在《北南碑帖论》中说:“御撰《晋书.羲之传》惟曰:‘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而已,绝无一语及止于正书,行草。’而羲之隶书,世间未见也。”晋时,楷书名隶书。

?卫恒《书势》云,王次仲始作楷法。又云,伯英下笔必为楷。从文中可以看出,王次仲是八分创始人,张芝写草,八分和草书也称楷书。

?刘熙载在《书概》中说:“楷无定名,不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睦善史书,世以为楷,是大篆可谓楷也。”史书指秦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那么,秦八体在汉时也统称为楷了。

?从书体演变来看,楷源于隶,隶源于篆,虽名和几次变更,但同源同流,楷书发展到今天,单独的只是指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的字体了。学习书法应理清这些称谓与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