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雷戈·麦吉沃恩《精要主义》

 Triumph 2018-01-01

精要主义是一种人生思维方式,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它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通过学习《精要主义》,能让我们学会如何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少数精要的事情上,排除、放弃那些非精要的事情,并建立一个让自己毫不费力的行为体系。


01

更少,但是更好


林语堂说:“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


很多人本能地认为,事情做得越多越好,涉猎越广越好。然而,事实常常和愿望背道而驰。


越是想每件事情都做好,越可能是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好。越是想每个机会都抓住,最后可能连一个机会也没抓住。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像衣柜。设想一下,如果你从不整理,它会变成什么样子?毫无疑问,衣柜里会堆满许多你并不需要的衣服,变得无比凌乱,让人感到一塌糊涂。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面临的选择往往超过了我们对选择进行管理的能力。我们无法将重要之事从不重要之事中筛选出来。


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决定疲劳”。它意味着,你要做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就越差。


在这个如万花筒般的世界里,有必要对我们的人生进行整理。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若把时间花在一堆事情上,最后每件事都取得了一些小的进展,但没有一件事能达到产生效益的程度。这些进展好比一盘散沙,没有太大的意义。


精要主义者认为事情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做得“更少,但是更好”。他们集中精力做少数几件真正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则大刀阔斧地删去。


这样,他们在那些事上取得了可观且有意义的进展,能够产生效益或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02

你缺的不是选择,而是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选择,而是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高度互联时代,信息过载不断分散着我们有限的注意力,导致我们在不同信息之间蜻蜓点水般流转。这种连接使得我们看到更多他人的观点,导致我们的选择变得左冲右突。


同时,社会中诸如“你可以拥有一切”、“那些比你牛的人更努力”等论调的影响,让我们觉得自己需要更加拼命、珍惜每一个机会,做更多不同的事情。


以上现象,让本已忙碌的生活雪上加霜,而我们,如果不会选择,那就只能在纷繁的信息海洋里迷失,被繁忙琐碎的工作吞噬。


因此,要成为精要主义者,首先要重视选择的权利,学会选择的能力。为此,精要主义者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我们以杂乱的衣柜为例。


第一步是探索,不要问:“这衣服我以后还会不会有机会穿?”而要问一些更加尖锐的问题:“我喜欢这件衣服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你就知道该淘汰它了。


第二步是排除,假设你把衣服归为两类,一类是“必须保留”,另一类是“可能需要处理掉”。精要主义认为,你必须扔掉不穿的,让衣柜保持整洁。


第三步是执行,如果要使自己的衣柜保持整洁,你就要经常整理。用一个大袋子装好要丢弃的东西,直接扔掉或者卖给旧货商店。


一旦弄清了人生中哪些活动和努力要保留,你就需要一种方法来使执行变得毫不费力。


03

你和牛人的距离只差这一步


在工作中若是事无巨细,做了太多非精要的事情,可能你会焦头烂额。


渐渐地,你会把工作带回家。最初,可能是占有一两个工作日的晚上;后来,你的周末也没了;最后,下班对你而言,可能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工作而已。


显而易见,这样的生活已失去了平衡。你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把握自己的人生。


精要主义奉行“更少,但是更好”。它是对事业和生活的一场断舍离,拒绝新的非精要的机会和任务,停止正在进行的非精要事务,防止生活被非精要的事情填满。


牛人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这里。真正的牛人,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这上面。他们不是什么事情都做,而是只做少数精要事务,并将其做好。


相反,很多普通人其实不太知道自己要什么,别人说什么重要,自己就觉得什么重要。他们很容易活在别人的期望里,努力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却丢了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想要活成自己所期待的模样,你必须像整理衣柜一样,对人生进行一场彻底的断舍离。


04

找出那一小部分值得做的事


有时候我们常以“把握所有机会”为借口,拒绝轻易地做出选择。我们以为让选择保持开放性,就能拥有最多的选择权。但在实际上,维护所有的选择,会花光我们所有时间和精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一些选择需要进行甄别。选择虽然困难,但这是成为精要主义的核心所在。我们应该费时费心地去辨别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能帮助我们明晰生活的目标。


精要主义并不提倡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正确的事情。同时,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


这是精要主义的准则:学会区分差异,过滤筛选所有选项,择其精要之事而为之。


为何要精准目标呢?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做的每件事的重要性和回报率是不同的,所付出的时间和成本也都是不一样,效益自然也会不同。


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存在着“二八定律”。即最好的20%的产出占全部的80%以上,剩下的80%只有20%的产出。因此,我们应当了解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毫无价值的事情上,而是通过甄选把事情分成80%无意义的大多数和20%有意义的少数,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那些20%有意义的事情。


05

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去拥有,也不可能什么都做。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大可不必评估和淘汰各种选项。所以,一旦接受了取舍的现实,就不要再问:“我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切?”


而最应该问的是:“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瞎忙的人。他们可能在一个状态内忙着几件事,按照他们的能力而言,最多能完成其中的一两件。但是,他们误以为自己是超人,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认为自己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


然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为了所有的事情,不得不在各个事情上蜻蜓点水般地草草敷衍。结果所有事情的完成度都不高,他们用尽了全力,但是最终哪头都不落好。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人生的错觉,认为只要努力,就什么都能获得。但你光努力了,而没有效率,最后只会感动自己,让别人笑话。


你忙到最后,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你不懂得取舍。所以,当不得不在冲突中做出决定时,你就应该清醒地问自己:“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要成为一个精要主义者,就要高度重视自己选择的权力,能够从太多的噪声中仔细甄别出有意义的少数,认真审视每一个机会,做出理智、审慎的取舍。


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06

精要主义不是一味强调舍弃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都同等重要,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我们去做,很多时候“二者兼顾”注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做出选择,我们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定位,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而不是照搬照抄别人的做法。


对精要主义者而言,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做得更少,但效果更好”。


当然,精要主义不是一味的强调舍弃。而是在舍弃之前,尽可能地探索我们人生的各种可能,明白在那些做过的事情中,哪些值得做,哪些不值得去做。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如何辨别、取舍。


等待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很少。当你经历了一定量的事情后,你就会明白选择舍弃一些东西。也许是杂务,也许是任务,也许是你眼里的机会。


所有和目标无关的东西,可能都叫障碍,都应该被舍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