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千年的“和氏璧”居然还是...

 大山图文书馆 2018-01-01


平时老是说传承传承,像老一辈的老人家们,最喜欢把祖传的东西传给下一代或者子孙,就有了“家传之宝”的说法。除了家传之宝,传国之宝你听说过吗?!

讲到传国之宝,还与我们耳闻能详的“和氏璧”有着莫大的关联呢!为什么美玉会这样说呢,别急,接下来美玉给你们解开谜团~~


“完璧归赵”


美玉从大家都听说过的“完璧归赵”讲起吧。在公元前283年的时候,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很快地就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没过多久,赵王就收到了秦国的信函,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

当时秦强赵弱,很多大臣都推断秦绝对不会拿出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只是碍于两国友谊,又不适宜强行拒绝,或者当面指出。后来,蔺相如毛遂自荐地去护送和氏璧,坦言若是秦国不兑现承诺,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带回赵国!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朝见秦王▼

很多朋友都知道,若不是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恐怕和氏璧当时就真得便宜了秦昭王。这也是我们对“和氏璧”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历史故事。

其实,有关于“和氏璧”的历史,远远不止这些,它还有另外一个叫法,被称为“传国玉玺”,传承千年的传国玉玺说的就是和氏璧,它流传的数千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和氏璧”前半生   


和氏璧被赵国缪贤重金购买之前,曾经是楚王的爱玉,在他眼中这是纯天然的璞玉,被他宝贝地珍藏起来。后来,相国昭阳立了大功,楚威王为了表彰他,特地赐予了给昭阳。

春秋时楚人卞和三献和氏璧给楚王▼

后来和氏璧又是怎么流落民间的呢?那是因为,某天昭阳设宴与宾客游赤山时,想着拿出和氏璧供人观赏,让大家一饱眼福。谁知道,也就是那天和氏璧不翼而飞!辗转50余年后,被缪贤在集市上偶然所得,就这样传到了赵国了。


 “和氏璧” 后半生 


虽说蔺相如有勇有谋,一时保住了和氏璧。只是在弱肉强食,想要一统天下的古代,最后秦国灭了赵国之后,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了秦国手中。可惜的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关于和氏璧的记录就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至今也下落不明。但有传说,秦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

印玺▼

▲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双边(内边线较细、外边线较粗)。传国玉玺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

从古至今,史上鼎鼎有名的传国玉玺只有一个。之所以称为传国玉玺,美玉推测一方面是传国玉玺有着“和氏璧”的前生,在不同朝代都传承下来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秦统一了六国,玉玺这类型的国物一直是皇帝传承给下一任帝王的重要标志!

秦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字▼

结语:

看完和氏璧的一生,是不是有一种很唏嘘的感觉。我想有很多朋友,在没有了解过和氏璧之前,可能认为这就是一块璞玉。后来,了解到,原来,它还和传承千年的“传国玉玺”有关,甚至陪伴着不同帝王渡过盛衰之际。我想,连它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这一世会过得如此辉煌,这也正正体现着它价值之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