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有的是用阳历日期来定的?

 guohfy2012 2018-01-02
二十四节气是非常严谨、标准的阳历。它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在日晷上的投影长度和角度,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严格地按每走过15度角,精确计算地球一个回归年的历法。它巧妙地避开了日、月积年的模数限制,应该说,比现行的公历(阳历)还要精准。它虽隶属于中国的农历,但完整的农历是阴阳合历,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正是农历中阳历的典型代表。历法是人类用来连续记录日期的规范法则,是以时间为坐标的记录手段,用以记录历史、指导当下、预测未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认知的有限和不同,各民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历法。我国现在采用公历(西历、阳历)和农历(阴阳历)并行纪年。辛亥革命后,曾颁布法令采用世界通行的公历,以公元纪年,废除农历。但是,公历顺利实行了,农历却没有被废除(特别是农村),一直使用至今。说明我们中国老祖宗发明的农历,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确实有其一定的科学性,有着久远的应用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我们这个文明灿烂、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起到过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农历历法的单位,从小到大依次为:刹那(相当于秒)、刻(15分钟)、时辰(2小时)、日(12个时辰,一个昼夜)、月(月亮盈亏一个周期,阴历)、节气(一个节气大约半月,共24个;阳历、地球绕太阳公转准确的回归周期)、季节(三个月,阳历)、年(12或13个月,阴阳历、靠闰月加减实现与回归年同步);中周期纪年(12地支、属相轮回);长周期纪年(5天干、与12地支,排列组合60年轮回还甲子、大致对应人的一生)。天干地支纪年法,属推演历法,主要用于预测未来,俗称黄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是根据24个节气,也就是非常确定和有规律的阳历,来安排生产活动的;而天干地支、年、月、日、时,也就是阴历,是用来组织社会生活的。为什么农历比公历复杂呢?这是因为,古代人并不知道,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月亮、地球和太阳以及众多星辰的真实位置关系。他们坐地观天,以大地为中心,认为天圆地方,日月星辰是围绕大地而旋转的,就是所谓的地心说。那么,将太阳东升西落一个周期定为一日;月亮盈亏一次定为一月,就成了历法的最基本单位。由于月亮、地球的公转周期不是日和月单位的整数倍,时间拉长到超过一个地球绕太阳公转回归年(365.2422天)以后,年、月、日周期性对应关系就变得紊乱了。聪明的古代中国人,通过日晷观察到太阳在大地上的投影长度和角度有严格的、周期性的回归对应关系,于是结合天象、地表变化,创造了对应太阳周期性变化的阳历,即24节气。以大致半个月15天来准确测定,所以就有了题主所说的:农历的节气对应阳历固定日期。其实,严格来说,这话也是不准确的,只是大致对应得上。因为阳历也是每4年有一个闰年,在2月末加一天。我们的祖先创立阴阳历,主要还是受到了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初始学说—阴阳太极的影响。认为对大地时刻不离、影响最大的太阳(日头)、太阴(月亮),就共同参照它们两个天体的运动规律创造出这个比较科学的阴阳历法—农历。不得不说,古人在没有望远镜、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先进的技术设备观察宇宙的简易条件下,能够以实证主义的手段,发明出比较精确的阴阳历法,已经是很有智慧、很不简单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