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有句谚语叫“无绍不成衙”,为什么会出现绍兴师爷这一地域性的庞大群体呢?

 莲y2o6nvj8lbc5 2018-01-02

“无绍不成衙”是流行于清代中晚期的一句谚语。这里的“绍”,一是指绍兴师爷,二是说绍兴胥吏。它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绍兴籍师爷和胥吏办理政务,衙门就不成衙门了。其中,又以绍兴师爷的作用最大。它反映了绍兴师爷在清代政治舞台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那为什么会出现绍兴师爷这一地域性的庞大群体呢?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是各个衙门需要师爷处理冗杂的政务。明清时代,读书人要当官,必须参加科举考试。应试的主要考核内容是儒家经典、文章诗赋。一旦通过了科考,这些官员根本不具备行政管理的知识,难以应付庞杂的政务。这时,他们就必须延请有专业管理知识的人,来辅佐他们处理政务。师爷就是这么一群有专业技能的人。这就决定了,衙门必然要有师爷。据《清稗类钞》所说,“上自督抚,下至州县,皆有此席”。

二是绍兴文风炽盛,出了很多官员。据统计,绍兴府在清代就产生了505名进士,居全国科甲排行榜第六位。这还不包括侨寓他乡的绍兴人及其后裔。进士是明清时代官员的主要来源。这些绍兴籍的进士在出任官员后,往往首先选择来自家乡的亲戚或朋友充当师爷。有数据显示,明代中叶以后,在中央六部中就以绍兴人占绝大多数。这就意味着,上至中央,下到州县,都有绍兴籍官员和绍兴籍师爷。明代小说《醒世恒言》中就称:“天下衙官一大半都出绍兴”。

三是师爷的入职多半是依靠相互提携、引荐。有人将“绍興”二字解读成:拗七拗八,一枝刀笔,一张利嘴;到处认同乡,东也戤半个月,西也戤半个月,一言以蔽之,曰八面玲珑。——说的就是绍兴师爷利用同乡之谊、拉帮结派的情形。《雪鸿轩尺牍》和《秋水轩尺牍》是现存的两部研究师爷文化的重要文献,它们的著者也是绍兴师爷。在这两部尺牍里,留下最多的就“托谋馆”、“求提挈”的推荐信函。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联结下,绍兴师爷逐步形成了一个具备鲜明地域性的幕僚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