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木行业最后的竞争一定是新品种的竞争

 阳光普照一生 2018-01-02






搞苗木的人不怕找好品种,就怕找到好品种后大家跟风一起种,最后又陷入供大于求的老循环当中去,好端端又“报废”一个优秀的品种。想要避免这种现象,怎么做才好?


行业低谷期,业内一直强调抱团取暖,但落到实处是怎样的呢?我们自己又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是不是之前一种所谓的理想分工状态?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只是大趋势如此,于是乎嘴上也这么说。


如果说是一种分工状态,比如一个团队里面你负责这个我负责那个,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因为世界上的植物太多了,被替代的可能性大,想要一劳永逸地培育出一种不可替代的品种,从大方面来讲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从国外引进,还是国内的常规树种,总有一天大家都会有,再值钱也变得不值钱了。但是,这种情况也是可能的,其中巧妙地利用了时间差。将这个时间差利用起来,就是苗木人未来要走的路。



如何创造出一个时间差呢?也许有不少人想到的是,率先引进一些生长速度较慢的品种。其实非也,未来真正的竞争点,是大家所研发的新品种的竞争。有人说:“只有新品种是有稀缺性的,今天看起来好还离我们比较远,现在可能还不是特别明显,但过二三年,谁先走这一步谁占有更大的市场。”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反问,这个研发出来还不是要被跟风。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有保护的意识,那跟风绝对影响不到你。这里面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别人研发的新品种,而另一个是你自己研发的新品种。你在其中享有特殊的权利——品种权,一种受保护的植物,用做亲本也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哪怕是它的派生品种也不能进行商业销售。这个保护的期限也是非常久的,木本植物一旦授权,就能保护20年。所以,苗木公司最好培育自己的品种。



当然,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苗圃都有研发新品种的资本。难道以后的苗木行业都没散户的什么事了吗?这就是之前要讲的如何抱团了。


抱团不是为了加入其中各司其职,而是学习、研究,栽种别人的苗学习经验,培育自己的苗研究新方向,看看一个好的品种能不能优中选优,从变异苗中选出更好的品种,进而做成自己的品种


选育新品种一定要重视繁育过程,因为在做大量的播种苗的时候,一定会发生很多变异。而这些变异的品种里面如果在形态或抗性上有所突破,就能申报自己的知识产权。



现在业内已经很多人在做了。很多人在培育的时候发现有变异,他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些人知道也不去申报,他不明白新品种权对于育种人的重要性。


品种权的保护是全球性的,市场和利润更大,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我国这么多乡土树种需要驯化,那么多好品种还可以做二次研发,机会多多但也得争分夺秒。


现在,2017国家级林木品种审定申报工作已正式开始,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详细申请要求及过程,详见下文:【通知】2017国家级林木品种审定申报工作正式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