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澡时身体这几个地方搓出的“泥”,你们不要乱搓!不然会后悔莫及!

 螢火虫007 2018-01-02

你洗澡的时候有没有从身上搓下过“泥”?其实这个现象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但是关于这些“泥”的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其实,这“泥”的主要成分是皮屑、油脂、汗、灰尘。

人体的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运作,帮助人体新陈代谢,代谢在体表的产物就是皮屑。体表的皮肤和毛孔都会呼吸,呼吸的同时会排出多种分泌物,如油脂、汗水等。

同时,人生活在空气的环绕中,裸露的皮肤沾染到空气的灰尘,再正常不过了。通常那些喜欢吃油腻、不运动的人搓出来的“泥”会多一些,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越是这样,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一级寒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瘙痒,长湿疹→(灸7次以上效果明显)。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艾灸30次以上效果明显)。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艾灸40次以上效果明显)。

四级寒湿:在脏腑

(子宫、卵巢、睥胃、肺)。

冬病夏治,养生最佳的季节是夏季,错过一夏,再等一年→(艾灸60天以上有改善)。

五级寒湿:在身上

(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的。

祛湿方法

一、泡脚

在自己的泡脚水里放些艾草,有助于体内去除湿寒,因为艾草具有很强的祛寒作用,使用艾叶泡脚能够有效的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令体内的湿寒湿气排出体外。

二、针灸祛湿

针灸配合艾灸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能够治疗湿邪带来的疾病。

三、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