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名医单养和——别树一帜治疳积

 为什么73 2018-01-02

儿科名医单养和——别树一帜治疳积

2018-01-02 顾宏平 大象医友会

单养和,江苏武进芙蓉圩人。父镇安,擅长小儿推拿。单氏幼承家学,尽得其传,擅长中医儿科及小儿推拿。单氏临床经验极为丰富,精于望诊,对面、舌之观察,有精湛心得;处方用药,以轻灵、辛凉见长。自制“和儿丸(散)”,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极佳,堪称一绝。现就单氏诊治要点和自制“和儿丸(散)”及病案为例,以示一斑。疳积病多由饮食失节或虫积内聚而成,总责之于脾胃。单氏认为:若未累及他脏(心、肝、肺、肾等),治疗则以健脾助运和中为主,消导为辅,既不主张过用消导,孟浪攻伐,以免更伤脾胃;也反对滥用补益,腻滞脾胃,使运化益呆。若因虫积而致者,必先驱虫,然后再调脾胃收功。尤重视饮食护理,对初期和断乳后始得之疳积(俗称奶痨),单氏认为,不一定要吃药,一般只需挤出强壮妇人之乳汁饮服。其方法是:先以生姜一薄片放在碗底中,然后再将奶汁挤入,隔水燉热,每天1-2杯,连服3-4个月,即可恢复。对一般疳积病,未及他脏者,不问患儿大小,不拘病程长短,不限病情轻重,常单服或配服“和儿丸(散)”可取卓效。

单氏“和儿丸(散)”组成

皂矾1440克,小麦粉1440克,使君子肉240克,土炒白术180克,滑石180克,炙五谷虫180克。

制法:先将皂矾及小麦粉,用适量酸醋和浓米汤等分调和,作成饼状,以呈赭色为度,然后再将其余各药研成极细末,再与上药等分,共同和匀,待用。或将以上药末水泛为丸,煅皂矾粉为衣,如芝麻大。

服法:丸药每日服2-3次,每周岁15-20粒。散剂可调和在牛乳、豆浆、蛋汤及粥饭等食物内同吃;或和入面粉内,加入适量的糖或食盐,再用冷水及豆油拌和,做成饼状,烤熟后服食。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荞麦及饮茶叶茶。

病例举隅

陆宝宝断乳之后,饮食无节,脾胃渐伤,便泄完谷,腹部膨大,形瘦骨立,每至午后,有潮热,时带烦燥,贪食不厌。苔中垢,脉细数。治拟健脾和中,清热止烦。处方:土炒白术4.5克,土炒淮山药4.5克,炙五谷虫6克,陈皮2.4克,云茯苓6克,胡黄连1.2克、炒扁豆9克,银柴胡1.2克,陈米蛀屑12克,穞豆衣4.5克。

二诊:叠进健运清热之品之后,午后潮热已退,心烦亦安,惟便泄腹膨仍然。苔心垢,脉细带弦。治宜消健并进。处方: 原方去陈皮、云茯苓、胡黄连、银柴胡,加大腹皮9克,蜣螂1个、谷麦芽(各)9克、使君子肉9克。

三诊:腹膨较消,大便稍厚,面渐转华,神志安宁,苔垢已化,脉仍细弦。治以再守原意,以善其后。处方:原方去蜣螂虫,加陈秫米9克。另服和儿丸, 每日三次,每次20粒,饭后服。

如上所述,单氏治疳辨证精细,神于处方。提出奶痨患儿不一定服药,只需服用强健母乳即可恢复之法。此外,单氏对疳积病虚热患儿的治疗,使用胡黄连、银柴胡的剂量上亦有一定分寸,以上两味药各仅用了1.2克,剂量很小,体现其用药轻灵、辛凉见长之特点。先生尝云: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稚阳柔弱,若过用凉药,则易伤阳。且鉴于小儿每多怕服药,自出心裁地创造了剂量小、疗效高的“和儿丸(散)”。单氏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独创的诸多治疳法,可谓别树一帜。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年第5期,由大象医友会校编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