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分钟让你成为陶刻鉴赏达人

 红豆居士 2018-01-02


清 曼陀华馆 心舟制 石瓢

紫砂陶刻是紫砂壶最主要的装饰手法。紫砂肌理色泽丰富,器表光挺细滑,以其原汁原味的质朴古雅特色著称,十分符合传统文人的欣赏趣味,所以自古以来便有文人雅士吟诗作画于紫砂器上,再用刀具进行篆刻做为装饰。




陶刻是指用钢刀或者竹刀在坯上刻画文字图案的一种方法。明代时大彬,清代陈曼生瞿子冶等书法篆刻家和紫砂大师都是此道高手,且推动了陶刻的发展,形成融造型、诗名、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的装饰风格。七老艺人之一的任淦庭大师就是以精湛的陶刻技艺与双手同时镌刻之绝技而著名。


紫砂陶刻分三种

刻底子

先用毛笔在坯体上书画或用蜡纸把纸上的文书画印在坯体上,定稿后用陶刻刀依照墨迹篆刻。


空刻

不借助任何画稿,直接徒手在坯上镌刻,对陶刻技巧和艺术功底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多用单刀法刻画,强调用刀起头落笔,并适当作相应的改刀。


着色刻

先在坯上清刻画面,然后刮平底面,再将例如山水,花鸟,诗文等根据创作要求填充颜色,使画面更有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着色刻容易脏。



陶刻刀法基本分两大类



刀正入法

是两面用刀起底,刻出的底面为三角底、平圆底、沙地自然形底等,犹如碑碣石刻,比较端庄严谨


刀侧入法

运刀需胸有成竹,下刀可轻可重,虚实结合,恰似信马由缰却自然流畅。



陶刻装饰

有别于其他器物的雕刻,紫砂器的器表非平整的表面,通常具有较大弧度与倾斜度,或多线条等复杂的造型,刻绘起来有一定难度。看紫砂陶刻,不单仅看刻工如何,更要看刻绘内容与壶型的协调性。完美诠释了“知其白,守其黑”,即处理某一部分时,要考虑到其未处理的另一部分,把握事物的整体,使之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紫砂是陶刻的载体,陶刻是紫砂的附加,两者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相映生辉







蜀工坊坚持以推广紫砂文化为己任,

我们不仅有优质的砂器,还有有趣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