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阴阳】(138)   婚媾之“合”

 书蠹之家315 2018-01-02


 

婚媾之“合”是人类社会当中一种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合”,说其重要,是因为没有这种“合”,人类将不复存在。在周易经文中,有许多地方谈到了婚媾之“合”。

 

婚媾之“合”有合乎人道与不合人道之分,合乎人道的婚媾就叫“匪寇婚媾”,不合人道的婚媾通常叫“取女”、“纳妇”等等。我们知道,婚媾是男女两性之间的事,表现在爻画上一般就是用阳表示男,用阴表示女。

 

婚媾原则最先是屯卦中提出来的,屯二讲“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屯四讲“求婚媾,往吉,無不利。”所谓“匪寇婚媾”就是指的初爻至二,初为阳,二为阴,这里有一个阴阳和合的机会,由初至二合乎人道,所以是“匪寇婚媾”。二爻为什么是“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呢?原来屯初为乙,屯二为己,由乙至己需要四个时间单位,再加上二四互衡,所以初二之间的婚姻虽然合乎人道,但是不合时宜,二爻这个“女子”只有等待。屯四为阴,五为阳,由四至五合乎人道,这也是个“匪寇婚媾”,但屯四为甲,五为戊,由甲至戊也需要四个时间单位,与屯初至二不同的是,由初至二是“升”,是上层次,四与五是同一个层次。屯四还有一个选择是至初,这里也有一个阴阳和合的机会,而且合乎天道,所以爻辞讲“往吉,無不利。”

 

从屯卦得到的启示是:1、婚媾必须有阴有阳;2、婚媾有合乎人道与不合人道的区别;3、婚媾可以阳求阴,也可以阴求阳;4、不合时宜的婚媾必须或可以等待。

 

以上几点,可以看做是“婚媾”的一些原则。“匪寇婚媾”一辞另见于卦四爻和卦上爻,四为阴,三为阳,所谓“匪寇婚媾”指的就是三爻至四;睽上为阳,五为阴,所谓“匪寇婚媾”指的就是五爻至上。

 

“取女”与“纳妇”是蒙卦中最先提出来的,蒙二讲“納婦,吉。”蒙三讲“勿用取女。”这是两例不合人道的婚姻。蒙二为阳为庚,蒙五为阴为己,所谓“纳妇”就是二爻接纳五爻。蒙三为阴为甲,蒙上为阳为癸,所谓“勿用取女”是说蒙上不要至三,这有损卦体的稳定。所谓“見金夫,不有躬”是说二爻是三的“金夫”,二爻至三虽合人道,但相隔四个时间单位,强行进取,难免给三爻造成伤害。

 

从蒙卦得到的启示是:1、不合人道也可以媾合;2、合乎人道但不合时宜的强取也可能给对方造成伤害;3、婚媾要看对卦体的稳定是否有利。

 

我们已经知道,“合”与“和”的最大区别是看有没有新的事物产生,比较屯蒙与需讼,可以看出需讼比屯蒙多了两个阳爻,少了两个阴爻,这种变化,就是屯蒙卦中阴阳和合的结果,到底是哪个阳爻与哪个阴爻“合”的呢?原来屯二这个“女子”,并没有与初爻结合,而是经过了蒙卦最终与屯五结合,变成了需二。屯三辞没有谈到婚媾,但它却与屯初结合,经过蒙卦变成了需三。

 

除了屯、蒙、贲、睽,周易中还有许多卦也谈到了婚媾问题,如小畜卦三爻讲“夫妻反目”,上爻讲“載婦”;泰五讲“帝乙歸妹”;随卦二爻讲“系小子,失丈夫”,三爻讲“系丈夫,失小子”;观二讲“利女貞”;剥五讲“貫魚以宮人寵”;大过二讲“老夫得其女妻”,五爻讲“老婦得其士夫”;咸卦辞讲“取女吉”;恒五讲“婦人吉,夫子兇”;三讲“畜臣妾吉”;家人辞讲“利女貞”;卦辞讲“女壯,勿用取女”;困三讲“入于其宮,不見其妻”;鼎初讲“得妾以其子”;震上讲“婚媾有言”;渐卦辞讲“女歸吉”,三爻辞讲“夫征不復,婦孕不育”,五爻辞讲“婦三歲不孕”;歸妹初讲“歸妹以娣”,三爻辞讲“歸妹以須,反歸以娣”,四爻辞讲“歸妹愆期,遲歸有時”,五爻辞讲“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等等。这些辞句,也是从不同角度对婚媾原则的补充。比如小畜卦三爻讲“夫妻反目”,这是因为三爻为阳,四爻为阴,由三至四合乎人道,这也是一个“匪寇婚媾”,但三爻的天道方向是二,四爻的天道方向是初,这好比两股道上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故其反目属于必然。上爻讲“载妇”,是因为上为阳,四为阴,由上至四合乎天道,但不合人道,所以不说“匪寇婚媾”,只说“载妇”。泰五讲“帝乙歸妹”,“歸妹”也是婚媾,但形式特殊,泰五为阴,上爻也为阴,由五至上是三道皆合,这里不是通常的用阳表示男,用阴表示女,因此这种婚媾,只能理解为两个贫弱家族的联姻。随卦二爻讲“系小子,失丈夫”,三爻讲“系丈夫,失小子”。这是因为随卦初爻为阳,二爻三爻为阴,但这三个爻不在同一条道上,顾此失彼,顾彼失此,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观二讲“利女貞”,这是从稳定卦体的角度考虑;剥五讲“貫魚以宮人寵”,这是从通达的角度考虑。大过二讲“老夫得其女妻”,五爻讲“老婦得其士夫”,这是两例合乎人道但不合时宜的婚姻。咸卦辞讲“取女吉”,这是既从通达也从稳定的角度考虑,这里没有考虑人道。恒五讲“婦人吉,夫子兇”,则是既从人道考虑,也从通达考虑。三讲“畜臣妾吉”,这是因为三为地元,视初二为“臣妾”。家人辞讲“利女貞”,这是从稳定卦体考虑。卦辞讲“女壯,勿用取女”,也是从稳定卦体考虑。困三讲“入于其宮,不見其妻”,这是因为困卦三四之间是个“天人相悖”。鼎初讲“得妾以其子”,这是因为鼎初至五是个“天地皆合”,但是不合人道,五爻为阴为“子”,这是以阴象男。震上讲“婚媾有言”,这是说的上爻至四,震上至四合乎地道,但不合天道与人道,而且不利于卦体的稳定。渐卦辞讲“女歸吉”,这是讲阴爻宜主动;三爻辞讲“夫征不復,婦孕不育”,这是讲二三之间有一个小小的时间差;五爻辞讲“婦三歲不孕”,这是因为三四之间隔着三个时间单位。歸妹初讲“歸妹以娣”,这是因为初爻虽为阳爻,但在这里的身份是“娣”;三爻辞讲“歸妹以須,反歸以娣”,这是三爻虽贵为“君夫人”,但需追随富裕的“娣”;四爻辞讲“歸妹愆期,遲歸有時”,这是因为四五之间也有一个小小的时间差;五爻辞讲“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里的“帝乙”是指初爻,初爻至五合乎天道,所谓“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是说三爻政治身份高过初爻,但却不及初爻富裕。

 

从以上诸例得到的启示是:

 

1、阳爻并不一定表示男,阴爻也不一定表示女。比如说鼎五、归妹五是阴爻,但它们表示的却是男;归妹初是阳,但它却表示的是女。

 

2、婚媾之“合”的条件主要是三道,特别是天道,合乎天道的一般说来就能够“合”,当然这有可能要承受道义上的谴责,比如说否三为阴为己,否上为阳为庚,否三至上既合天道,也合地道,如果把否三至上的行动看成是“求婚媾”,应当说这个婚媾具有良好的客观条件,但一则这是一个以阴包阳,二则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三则是不合人道,所以爻辞说是“包羞”。鼎初至五也是既合天道,也合地道,因为不合人道,所以爻辞说是“得妾以其子”。合乎人道但不合时宜的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一种没有结果的“合”,就会出现“不字”、“不孕”、“不育”、“愆期”等等情况。如果出现了“天人相悖”,也会发生“夫妻反目”或“入于其宮,不見其妻”等情况。

 

3、婚媾不仅看三道,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卦体的稳定和诸爻的通达,有的时候,单从阴阳与三道情况来看并非不适合婚媾,但这种婚媾对卦体的稳定与通达不利,那就不能够婚媾,比如说蒙卦与卦的“勿用取女”;观卦和家人卦的“利女贞”,就是从维护卦体的稳定考虑;震上的“婚媾有言”更是如此。卦体的稳定与通达是个全局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婚媾之“合”要服从全局,这也是一个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