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工出细活的美第奇画师!

 公司总裁 2018-01-02


尺寸 52厘米×40厘米 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他的作品从来都是发自内心的柔软。” ——波士顿

2017年8月24日至2018年1月14日,美国杜克大学纳舍博物馆(Nasher Museum)里,一个名为“美第奇画师——卡罗·道奇与17世纪佛罗伦萨(The Medici’s Painter, Carlo Dolci and 17th Century Florence)”的展览在这里展出,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的关注。据悉,该展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卡罗·道奇(1616年至1687年)的画作为核心的艺术展。

卡罗·道奇在他的时代颇受美第奇家族与当时艺术界的推崇。然而他对于一些宗教主题的阐述与理解在19世纪逐渐“失宠”,以至于卡罗·道奇如今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不过,本次展览将带观者进入这位在技法上精益求精、在画作中注入自己灵魂的美第奇画师的世界。

卡罗·道奇 《圣母玛利亚与孩童和百合》

布面油画 1642年创作

尺寸 80厘米×66.5厘米 法国蒙彼利埃法布尔博物馆藏

据纳舍博物馆助理策展人Molly Boarati介绍,本次展览是一次巡展,杜克大学是此番巡展的最后一站。巡展所选作品要不就是来自美国博物馆的馆藏品,要不就是私人收藏品以及欧洲重要博物馆如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等机构的藏品。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如今汇聚一堂,旨在对这位古典大师的重新审视与剖析,以重建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在走进这位古典大师之前,我们还是来说说美第奇家族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吧,这对人们了解道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美第奇家族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对艺术的热衷与赞助以及持之以恒,令世人称道。而其用财富堆砌出文艺复兴的中心佛罗伦萨,因而其也被称为“文艺复兴的教父”。其中科西莫·美第奇(Cosimo de Medici)与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是两位大力赞助艺术家的美第奇家族中的代表人物。据记载,洛伦佐的家中聚集着如桑德罗·波提切利、列奥纳多·达芬奇、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还经常介绍其他的赞助者给艺术家们。

卡罗·道奇 《花瓶中的郁金香》

布面油画 1662年创作

尺寸 70厘米×55厘米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

作为17世纪的艺术家,卡罗·道奇是一位少年天才,其卓越的才能很早就被洛伦佐以及其他当时佛罗伦萨位高权重的人所赏识和重用。道奇对于细节的刻画细致入微,特别是面部特征和手部描绘以及复杂的衣部褶皱。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了道奇仅存的几幅非宗教主题人物肖像,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属“Stefano della Bella肖像”。道奇在这幅作品中准确刻画了模特的人物性格,衣服的每一个褶皱与折痕都被细腻地描画出来,包括复杂的层次、缜密的亚麻材质衣领等,充分凸显了道奇高超的技巧与捕捉能力。

“美第奇画师”展览为观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道奇缜密技法的机会。道奇不辞辛苦地大量运用极细画笔,鲜少运用普通画笔刷。如此有助于道奇精确且集中地描绘画作中的细节部分,使之看上去与真实并无二致,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在《圣母玛利亚与孩童和百合》中道奇对孩童脚下的布料的表现,质感柔顺且舒张。道奇的技巧往往极其耗费时间,追求细节准确的极致。他的“慢工出细活”可谓名声远扬,是一个可以用11年时间不停完善一幅画作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的完美主义者。值得一提的是,道奇是位对宗教极其虔诚的教徒,他作画的每个笔触间隙会诵读基督教诗歌,有时也会在画作的背面题字,这也是使得道奇作画如此耗费时间的另一个原因。

卡罗·道奇 Stefano della Bella肖像

布面油画 1631年创作

尺寸57.9厘米×46厘米 意大利佛罗伦萨碧提宫美术馆藏

在“美第奇画师”展中,观者往往第一眼注意到的是道奇对色彩的超乎常人的敏感与品位。道奇的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种种昂贵的材料,如真金与青金石,这也让他对颜色的把控卓尔不群和“上档次”。“道奇是一位令人难以置信的完美调色师,” 纳舍博物馆负责人这样评价道,“观众会陶醉在道奇的颜色中,比如那美丽浓重的青金石蓝。”

展览中还展出了道奇为数不多的静物作品,像这幅《花瓶中的郁金香》,花瓶正中的美第奇家族纹章代表了这幅画作是道奇所不能拒绝的作画邀请,尽管道奇是一位极为虔诚的基督教徒。

卡罗·道奇 《诗歌(诗学)》

布面油画

尺寸 54厘米×42厘米

意大利佛罗伦萨科西尼宫国家美术馆藏

原文:《慢工出细活的美第奇画师》-妮娜

资源出处:《中国收藏》2017年12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