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大雅雍容——清代后妃肖像》专场拍卖会上,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作品《纯惠皇贵妃朝服像》拍出1亿3740万港元高价,刷新中国御制画像拍卖世界纪录。 郎世宁《纯惠皇贵妃朝服像》 郎世宁这个名字看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吧?其实这个中国名字的背后是一个“歪果仁”!
郎世宁,本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是一名来华传教的意大利画师。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进入宫廷。 郎世宁《孔雀开屏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皇帝接见他后,虽不同意郎世宁传教,但对郎世宁艺术水准表示了肯定,召他进宫做起了宫廷画师,这一画就是51年。 郎世宁《十骏图之爾云驶》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替皇帝画画听起来是个美差,却要随时注意绘画的题材,呈献的时机,与皇帝对话的方式,否则丢了差事,那还是小事。
郎世宁从西洋带来的透视法油画,虽然逼真不已,但却与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形似”及“神韵”相抵触。在康熙的指示下,郎世宁马上开始学习中国书画,学习毛笔、绢、墨等中国绘画用具的使用。 郎世宁《花阴双鹤图》 数年后,郎世宁逐渐摸索出一种能被康熙皇帝接受的新画法,时人称“海西体”。在西画的写实技法上融汇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是真正的“中西融合”。这番磨练不仅让他的绘画获得了康熙皇帝的青睐,更让他从一个汉语都不利索的老外,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 郎世宁《平安春信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722年,四爷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继位,由于雍正皇帝对西方传教士的政策更为紧缩,普通传教士连遭厄运,宫内纷纷猜测郎世宁也即将失宠。然而,郎世宁的情商之高超乎所有人的预料——他早有准备。 雍正皇帝 郎世宁在祝贺新帝登基时,将精心绘制的《聚瑞图》呈献给了雍正帝。 郎世宁《聚瑞图》 上海博物馆藏 面画上,一束插在瓷瓶里的荷花,取谐音“和平(荷瓶)”,配上两株斜出的稻穗,一根茎上长两株稻穗叫“嘉禾”——只有圣明之君出现的时候,田野里才会出现的“祥瑞之兆”。两株稻穗,谐音“岁岁(穗穗)”。连起来就是“圣明君主,岁岁和平”。这幅画在这样的日子献给皇帝,雍正爷可谓龙颜大悦。 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郎世宁已经吃透中国传统文化,也深知皇帝的个人喜好。
乾隆皇帝尤其喜欢传统文化,诗书画文无一不通,而他对郎世宁的重用,让郎世宁达到了他画师生涯的巅峰。 郎世宁《高宗大阅兵图》 郎世宁《弘历观荷抚琴图》 郎世宁《弘历采芝图轴》 乾隆元年,郎世宁就被直接提拔为宫廷首席画师,并且几乎每天,这位喜欢书画的“十全皇帝”都要亲自去画室看郎爱卿作画。 郎世宁《弘历哨鹿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每逢宫廷活动,乾隆皇帝都愿意叫上郎世宁为活动进行绘画,这一时期也是郎世宁的画作存留至今最多的时期。 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拔达山汉纳款》 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平定回部献俘》 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通古斯鲁克之战》 郎世宁《乾隆岁朝行乐图》 郎世宁晚年,乾隆皇帝甚至让这位外国人进入后宫,为乾隆和他的嫔妃作肖像画。 郎世宁《乾隆朝服像》 要知道,皇帝的妃子,很少有其他男人得以一见,如果大臣前来与皇帝商讨政事,碰巧撞见妃子,都要低下头或避开视线,否则,皇帝追究起来,这是杀头的罪过。
郎世宁不仅能够直视乾隆的嫔妃,还为他们画下了这幅著名的《心写治平图卷》,可见郎世宁受乾隆的信任程度↓(图卷太长,请横过来看) 《心写治平图卷》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六月,郎世宁病逝,乾隆皇帝对其非常关切,命人料理丧事,拨银三百两作为抚恤,与其它来华传教士葬在一起。
今天,在北京西阜成门外的传教士墓地里,依然能看见“耶稣会士郎公之墓”,他用颜料与画笔诠释了自己身为画家的一生,而这方墓地像是画卷的落款,静静地伫立在这里。 郎世宁墓 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樱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四 金翅猃》 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十 雪爪卢》 郎世宁《八骏图》 郎世宁《锦春图》 🌿 |
|
来自: 楼底堂主 > 《书画艺苑--国画》